宋紫鳳:熱招博士保安 冷眼教育危機

宋紫鳳

人氣 9

【大紀元2015年05月20日訊】

題記:中共教育之蠹政,使人學無所成,空耗歲月,非但人才不得,反成蝗蟻之聚,所謂禍亂當世,貽害後輩者更有甚於此者乎?!

小時候,常聽家長這樣教育子女:「不努力讀書,將來就去看大門」。誰知道這話數十年後一語成讖,今年四月初四川大學保安處一則面向博士生的招聘廣告,廣而告知了看大門都需要博士生的人才極大豐富時代之到來。不知這則廣告對於還有一個月就要到來的被喻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又當作何詮釋,而與廣大網民的熱議溫度成反比的則是中共治下每況愈下跌至冰點的教育危機。

而說起中共治下的教育危機,先由中共偽政權建立之初,以破懷中華傳統文化為目地的一系列運動與革命開其端緒,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利益追求為目地的教育產業化為重要推手,終於造成了今日中共治下,教育機構臃腫、教育制度落後、教育費用昂貴、教育質量低下、生員數量龐大、人才培養無成的亂局,而這也不過是皮毛表相,更不用說中共治下的教育,在意識形態上的悖謬等諸多關係根本的核心問題。

高等教育 高額收費

今者,僅就中共教育產業化這一皮毛問題試述一二,其危害之巨,亦足以令人心悸。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開始的高等教育收費改革是為中共教育產業化之標誌,且以九十年代中期高校試行並軌招生為躍進,使高校收費持續增加,年增長幅度達到30%~50%,而進入本世紀初,全國高校學費大都達到了5,000元以上,而當時中國內地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僅為5,854元,農村人均收入只有2,210元。也就是說,對於廣大普通民眾來說,受教育已成奢侈消費。

高校擴招 財源廣進

不過,一胎化政策以及政府的誘導,使得中國人永遠肯為兩件事終身賣命:一是上大學、二是買房子。再窮的人也要讓孩子上大學,似乎擠進大學府的門坎已成人生必經之路,哪怕眼下學費飆升,將來就業無門。至於最後擠進學府之門,是學有所成的結果,還是高校擴招的假象,疲憊不堪的學生與家長們大都不想再做討論,至少眼下的難關已經渡過,至於四年之後的事,那就四年之後再作考量。而中飽了私囊的高校與充實了府庫的政府更是不亦樂乎――掛著孔聖人的旗號、打著孔方兄的主意,教育產業化不僅一本萬利,且名利雙收,而次年的政策當然還要繼續擴招!

自2000年始,本科生就業形勢越發嚴峻,每年有幾百萬高校畢業生湧出校門,卻發現,「學士」的光環竟如同一頂破草帽,而在大街上頂著這樣一頂草帽的人竟有好幾百萬!走進就業市場,只望見黑壓壓的一片,呼吸著污濁沉悶的空氣,卻對「討生活」這個一向以為遙遠的詞彙有了一次從未有過的深刻領悟――十幾年的寒窗,父母半生的積蓄換來的就是今天的大夢方醒。於是一個新階層出現了,這就是蟻族。而蟻族竟也要分三六九等,底層最悲慘者竟然還有所謂的零工資就業。而習慣於麻醉自己的人們對「零工資就業」卻頗能聊以自慰的謂之積累社會經驗,增加競爭實力。

碩士通漲,博士貶值

不過,淪為蟻族與成龍成鳳的理想落差畢竟巨大,於是成績較優的畢業生們終於踏出一條不是出路的出路,這就是考研,一旦擠入研究生學府之門,不僅避免了淪為蟻族的悲慘,而且還能在眾學士中鶴立雞群,何樂而不為。這一點不僅廣大的學生們想到了,家長們想到了,而生財有道的學校和政府也早已為大家想到了,於是2003年,研究生開始擴招;2005年,考研大軍突破百萬,2012年,高校研究生招生計劃竟達58萬人還多,較之十年前翻了一倍,時至去年,仍在以12.6%的比率繼續增長――當年大學府擴招的情形,不加改動的在研究生院翻版了。

然而隨「教育產業化」之深入與碩士教育之「普及」,於是如同本科生的氾濫一樣,研究生的通漲,乃至博士生的貶值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從2009年以來,碩士生就業率連續下降,至2010年已然不及本科生。而與此相連帶的惡性延伸則是博士生就業日趨艱難,以至今日有熱招博士保安此天下第一怪事。

教育蠹政 貽禍無窮

說起中共教育產業化為禍之深,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即使按中共之描述,在中國第一批大學府出現的所謂舊社會,有腐朽的滿清政府、有搶錢奪權為業的軍閥、有所謂具有歷史局限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可是今天看來,無論是哪一派,至少都認同科舉,學校之事乃立國之元氣、致強之根本。而當今中共治下之教育體系,雖然學府林立卻完全不顧質量,單一以經濟利益為驅動,將教育與金錢掛鉤的做法也實在是只有中共才能想出的創意,而中國社會之危機亦由此更為深重。所謂「百工居肆成其業,君子居學成其道」,能使人人得而為學本是大好事,而中共教育之蠹政,使人學無所成,空耗歲月,非但人才不得,反成蝗蟻之聚,所謂禍亂當世,貽害後輩者更有甚於此者乎?!

--轉自《新紀元周刊》  自由評論

責任編輯:唐青

相關新聞
宋紫鳳: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宋紫鳳:《浮生漫記》之大日
宋紫鳳:  漢風綺麗水袖間
宋紫鳳:九評滅共劍出匣,十載霜天吐蓮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