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蟬有遠韻

古代詠蟬詩蘊涵的人文精神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575
【字號】    
   標籤: tags: ,

詠物詩賦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借物喻事、喻人,托物言志是文人們慣用的手法。花草魚蟲、風霜雨雪、雲霞山川這些自然之景很早就成為詩人寄託的對象和載體,這其中就包括蟬。

詩人對蟬通過聞其聲、視其行、觀其容、察其性,借助這只小小的鳴蟲或表達高尚的品行,或代言時光的流逝等,留下了大量詠蟬詩賦,使其成為含有深刻文化底蘊的一種意象。

把蟬作為高潔品質進行歌詠的傳統要上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曹植在〈蟬賦〉中寫道:「皎皎貞素,侔夷惠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認為蟬的貞潔品質可以與伯夷、柳下惠相媲美,是帝王與臣子的楷模和典範。

(Bruce Marlin/維基百科)

傅玄在〈蟬賦〉中寫道:「美茲蟬之純潔兮,稟陰陽之微靈;含精粹之貞氣兮,體自然之妙形。……台群吟以近唱兮,似簫管之餘音;清激暢於遐邇兮,時感君之丹心。」

陸機在《寒蟬賦.序》中稱蟬有六德:「夫頭上有緌,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時,則其信也;加以冠冕,則其容也。君子則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豈非至德之蟲哉!」藉以說蟬來表明君子事君立身的行為準則和規範,刻畫出正人君子的形象,表達了對君子品格的追求和讚美。

到了唐代那樣一個詩的國度,詩歌藝術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貞觀詩風和思想影響著後世。詩人筆下的物象更加豐富多彩,詠蟬詩的數量也更為空前,單以蟬為題的詩就達七十多首,要統計含蟬意象的詩句更是不計其數,小小的鳴蟬唱響著唐詩那意境深遠的詩韻。

貞觀年間,唐太宗及其群臣的詩歌創作,多述懷言志或詠史之作,志向遠大,剛健質樸,無不展現出包容的氣度和寬廣的胸懷,如太宗的「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經破薛舉戰地〉)、「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還陝述懷〉)等。

(王嘉益/大紀元)

太宗的詠蟬詩也很清新淡雅:「散影玉階柳,含翠隱鳴蟬」(〈賦得弱柳鳴秋蟬〉),隨後大臣們的詠蟬詩也很多,如李百藥的〈詠蟬〉:「清心自飲露,哀響乍吟風。未上華冠側,先驚翳葉中」。從這君臣詠蟬詩句的字裡行間,如「玉階柳」、「含翠鳴」、「清心」、「華冠」,這些純粹透明、高貴而典雅的辭藻,能看出他們冰清玉潔的高尚品德,君臣唱和中盛唐精神盡出。

李百藥曾為隋朝桂州司馬,歸唐以後任中書舍人、禮部侍郎,人品耿直,曾多次直言上諫太宗,為太宗所採納,還受命修訂五禮、律令等。

同是太宗的名臣的虞世南也有一首詠蟬名作:「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詠蟬詩將蟬人格化,通過寫蟬的形體、聲音和習性,表達了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達到了物我互釋的完美融合。

垂綏,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類似於蟬的下巴上的細嘴。蟬用細嘴吮吸清露,這裡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高官要追求清廉。蟬立於高大挺拔的梧桐樹之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的蟲類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

蟬聲之所以能夠遠播,並不是因為借助了秋風,而是因為居高致遠的緣故。詩的弦外之音,這種居高自遠完全來自立德,絕非依憑任何外在因素所致,讀者從人格化了的蟬兒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可以看到虞世南的為人為官之道。

虞世南曾為陳隋重臣,為官清廉,德才兼備,歸唐以後任秘書監,深受太宗的稱賞和器重。他與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此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歎:「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唐代詠蟬詩以蟬的棲高鳴遠,比喻做人首先要立品,要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盛唐氣象。

蟬感節應候,也成為自然界春秋代序、氣候的變化代言者,不少詩就借蟬表示節令的更替。如《禮記》中說:「仲夏之月蟬始鳴,孟秋之月寒蟬鳴」;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聞蟬〉中寫道:「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清.玉蟬佩件(國立故宮博物院)

蟬也常被用來表現一種靜境、靜趣,如王維的「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表達了詩人潔身自好、淡泊名利,與山水自然相契合的清淨心境。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詩詞歌賦中,詠物詩以其優美深遠的意境體現出神傳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詩人寄託賦予蟬的意象美中可以看到他們對社會、人生的心理感受和理性思索,追求高清高潔高遠的境界。同時也是對世人的希望:把高潔、德操作為自己處世立身的準則。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 在《列子‧湯問》中有一則奇技的記載,說在西域之國有一個巧工匠偃師造出了一個「俳優」送給周穆王。這個「假人俳優」能動能言,能歌能舞,在周穆王眼中怎麼看就是個「真人」!後來它的一個動作引得周穆王勃然大怒,非要處置它不可。這個「假人俳優」有什麼奇特之處?
  • 張居正解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天下之事,必須謹之於初,而後可善其後。如與人以言語相約,本是要踐行其言,但其所言者,若不合於義理之宜,將來行不將去,則必至爽約失信矣!故起初與人相約之時,就要思量,必其所言者皆合乎天理之宜,而與義相近,則今日所言的,他日皆可見之於行,而自不至於失信矣。所以說言可復也。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