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多倫多「唐人餐」北美第一 紐約中餐館急需擺脫「外賣」形象

紐約時代廣場競技 加拿大廚師隊全勝凱歸 業界:美加中餐業格局不同

圖為紐約曼哈頓唐人街。(蔡溶/大紀元)

人氣: 1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上週末,新唐人電視臺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辦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總決賽上,遠道而來的加拿大多倫多團隊大放光彩,粵菜、川菜、淮陽菜、魯菜和東北菜五大菜系中,多倫多廚師在前三個菜系都拔得頭籌,粵菜師傅更是把金銀銅獎全部抱回家。

如此整體實力,也難怪大賽評委得出結論:「加拿大選手比美國選手更強。」

多倫多中國菜地道 「一輩子忘不了」

北美中餐館水準最高的地方不是紐約,不是舊金山,而是剛剛超越芝加哥成為北美第四大城市的多倫多!「對,你沒說錯,多倫多的中餐是全北美第一,在那裡吃到的唐人餐,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紐約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華埠商業改進區行政總監陳作舟亦深有同感地說,「下了飛機,有人請我們去吃餛飩,我以為開玩笑,為什麼大老遠要跑多倫多吃餛飩?可事實證明,那店裡的餛飩很有水平,一口咬下去,那種皮薄餡香的質感,那種滿口飽滿的感覺——鮮湯的滲透,讓人陶醉!」

陳作舟說,他這麼多年在海外,走南闖北,品中餐無數,感覺在多倫多才吃著真真正正的中國菜。

紐約中餐外賣形象「深入人心」

「紐約中餐業懂技術廚師太少,在目前是最大的困擾」,陳作舟今年想努力將大陸專業廚師引入紐約中餐業,希望唐人街能開出一些有品味、能夠產生品牌效應、代表中餐水平的高檔餐廳。因為目前紐約唐人街的中餐便宜、油膩、外賣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但是與傳統中餐的口味相去甚遠,概念和真正傳統的中餐對不上。

「很多在唐人街開餐館的同胞,在國內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烹飪培訓,大都是跳船(偷渡)半路出家的。放下農具拿廚具的後果,就是將中餐做成了快餐和低檔餐飲的代名詞。蠔油、大量的Sauce(醬料),往往是味道非常奇怪,油炸的一大堆,消費者看到這些東西都怕,外賣把我們的招牌都打壞了」,陳作舟說,這種中餐消費便宜,且吸引到的也是購買力有限的老外。

多倫多、紐約兩地格局不同

好廚師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其對地區餐飲的影響。陳作舟說:「九七(香港回歸)時候,香港很多富豪移民加拿大,都把(私人)廚子帶過去。當年來美國投資移民簽證要100萬,加拿大才20萬,所有香港的技術廚師都跑到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就這樣旺起來。」

6月27日,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決賽在紐約時代廣場落幕,多倫多廚師一舉奪得粵菜的金銀銅獎。圖為新唐人電視臺總裁唐忠(左二)分別為獲得金獎的多倫多「同德樓」廚師甘家亮(左一)、獲得銀獎的「老友記」廚師溫禧明(右二)和獲得銅獎的「豪門宴」廚師葉樂明(右一)頒獎。(戴兵/大紀元)
6月27日,第七屆新唐人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決賽在紐約時代廣場落幕,多倫多廚師一舉奪得粵菜的金銀銅獎。圖為新唐人電視臺總裁唐忠(左二)分別為獲得金獎的多倫多「同德樓」廚師甘家亮(左一)、獲得銀獎的「老友記」廚師溫禧明(右二)和獲得銅獎的「豪門宴」廚師葉樂明(右一)頒獎。(戴兵/大紀元)

獲得本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粵菜銅獎的多倫多「豪門宴」粵菜點心主廚葉樂明也說,多倫多的投資移民和專業技術移民多,消費能力高,這些人希望在海外也能享受到與香港一樣的飲食水準,對高端中餐的需求細膩,這推動粵菜精益求精,無論是餐品還是服務,「都提升了很多級」。
  
他說,粵菜在多倫多餐飲市場很強勢,他擔任主廚的「鴻福」和「豪門宴」兩家粵菜餐館分別是600和1000餐位,目前只有粵菜餐館能達到這個規模。按照加拿大華商餐會館的統計方式,把中餐館分為大型(300餐位以上)、中型(100-300餐位)和小型(100餐位以下),除粵菜外的其它菜系多為中小型餐館。
  
大型中餐館有能力與蔬菜生鮮供應商洽商,獲得最新鮮的食材,在保證品質、控制成本兩方面,都起了關鍵作用。粵菜注重原料的新鮮,「沒有雪櫃(冷凍食材)的味道,客人吃到新鮮,自然回頭率高。」一些粵菜酒樓的菜式,可以和香港媲美,不過到底競爭不如國內激烈,用料及做工仍然不如國內講究。

獲得銀獎的多倫多《川渝一家》川菜主廚朱軍分析,除了中餐產業格局外,加拿大政府對中小企業、有需求的少數族裔和新移民創業的政策傾向和扶持也值得一提。開高端餐廳需要大筆資金和人際關係,包括投資融資、宣傳推廣、管理與法律諮詢等方面的幫助與支持,對於事業起步者來說,亦非常重要。

獲大賽川菜銀獎的多倫多「川渝一家」廚師朱軍在紐約時代廣場的賽場上。(戴兵/大紀元)
獲大賽川菜銀獎的多倫多「川渝一家」廚師朱軍在紐約時代廣場的賽場上。(戴兵/大紀元)

傳統口味回歸 漸成主流

紐約華埠寸土寸金的高價租金、地稅水電上漲、遊客減少、泊車難等多重危機,威脅著這裡中餐館的生存,對於引進人才做正宗中餐之路,陳作舟還在探索。而喜歡參加各式「美食旅行團」觀察各地餐飲業狀況的葉樂明認為,隨著中國人日益成為海外中餐館最具價值和競爭力的消費群,口味的回歸將成為主流。紐約中餐雖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但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