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草藥

中國古代的醫學是相當發達的

文:Chwinn Cosgrove
font print 人氣: 76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8月11日訊】中草藥是中醫治療疾病使用的一種獨特的方法,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神農氏,華夏太古三皇之一,漢族民間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以及人類茶葉的發明者,他嘗遍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也因為此兩項重要貢獻,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榖王」、「五榖先帝」或「神農大帝」等,為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不但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

神農聖帝的雕塑。(嘉邑大天宮提供)

相傳神農的內臟清晰可見

漢族傳說神農氏的像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內臟清晰可見。由於之前神農氏嘗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什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後來,神農氏因食用斷腸草不治而亡。

神農這種以身實踐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中國中醫學的基礎,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中醫學文化。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中醫還包括其他治療方法,如按摩,針灸,氣功,等等。

本草學的博大精深

中藥主要由植物的根、莖、葉、果,與動物的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中草藥的藥材包含大地萬物,是一門精深的學問。(fotolia))

中藥應用理論比較獨特。中藥有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藥性的寒、熱、溫、涼。五味指藥物的辛、酸、甘、苦、鹹。中草藥的氣、味不同,其療效也各異。中草藥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有用藥物加水煎熟後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還有丸劑、膏劑、酒劑、片劑、衝劑、注射劑等。

中草藥中有許多名藥,植物藥以人參、靈芝、何首烏、枸杞最為著名。動物藥以驢膠牛黃、熊膽、蛇毒、鹿茸等最為珍貴。礦物藥以朱砂、赭石、滑石、芒硝等為最為常用。

以黃土入藥 嚇壞宋神宗

中醫的草藥藥方組合搭配不同的草藥成分。有許多祖傳秘方在民間流傳著。傳說,宋神宗的皇太子生了大病,請了許多名醫診治,毫無起色,病情越來越重。皇帝十分著急。宋代著名的兒科醫生,錢乙被招進宮內。

錢乙診視後,寫了一帖「黃土湯」的藥方。宋神宗見上面有一味藥竟是黃土,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錢乙胸有成竹,據理力爭。宋神宗終於讓步。結果太子服下一帖後,抽筋就很快停止,用完兩劑後,竟痊愈如初。許多草藥治病的神奇故事世代相傳著。

現代製藥借助中藥應用

中國古代的醫學是相當發達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超過近代的西方醫學。近年來在歐美國家,植物提取物及其製品包括植物藥、食品補充劑、護膚品、化妝品等等,也在迅猛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前景,已發展成一個年銷售額近80億美元的新興產業。

責任編輯:陳順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天、地和萬物是怎麼來的,西方人認為是上帝創造的。在中國,則有著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根據中國三國時吳國人徐整所著的《三五歷記》中的記載,宇宙是由一個叫盤古的神所創造,他創造了天、地和萬物。
  • 宜蘭縣五結鄉有機米產銷班班長方福在,獲選2015全國十大神農獎。12日宜蘭縣長林聰賢及五結鄉農會理事長、總幹事均到府致贈「農業之光」木匾,恭賀獲得殊榮。
  • (shown)

    懷抱與生俱來的農業興趣,熱中農業的專業稻農方福在,使用先進農機耕作,率領有機夢田越光米產銷班獲選102年臺灣20大優良產銷班,帶領大吉社區推廣「有機村」,榮獲101年度宜蘭縣農糧類模範農民、2015臺灣十大神農獎……

  • 農委會26日下午舉辦「2015年十大神農及模範農民頒獎典禮」,今年得獎者橫跨老、中、青,其中以神農得獎者鄭育松最年輕,僅有32歲,最年長則是80歲的陳發生。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農業絕對不是夕陽產業」。期許神農獎得主引領示範作用,讓農業翻轉,
  • 屏東縣高樹鄉棗農潘志民「漂鳥」回鄉種蜜棗,捨得疏果提高蜜棗的品質,並且利用品牌行銷,他的頂級蜜棗1顆賣到新台幣165元,僅僅6年,他就抱得神農獎。
  • (大紀元記者蔣曉華美國休斯頓報導)以研發出「扁康丸」有效治癒鼻炎、哮喘、過敏性皮膚炎等慢性病的韓國名醫徐孝錫醫師,2015年6月20日上午十點在中華文化服務中心多功能室舉辦講座和義診,數百名聽眾出席了講座。徐醫師精彩的講座,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並與徐醫師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 自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後,為了豐富人們的技能,提高人們對宇宙、地球和自然界的認識與適應能力,天上又下來了一些神,教導人們掌握各種基本的生活技能與知識,開始了神與人同在的遠古時期。神農氏就是其中一個來到人間的神,他是我國古代三皇之一,他教人類種稻穀、認識草藥的技巧,被稱為農業之神和醫藥之祖。
  • 連年的食安問題,將「非基改」、「安全食品」話題正式拱上台面,從政府到民間,都充分意識到──「今天不做,台灣農業與人民的健康沒有未來」。有教授天天與農民為伍,投入微生物研究近20年,研發「蔡18菌」,將農民從化肥、農藥中拯救出來;有不畏揹貸款的青農,誓言「非基改黃豆,要自己種」。這股來自民間的力量,正一點一滴開創台灣綠金的堅強實力。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