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巧醫郎中

作者:山行
font print 人氣: 536
【字號】    
   標籤: tags: ,

張仲景是東漢時期的一位名醫。他一生為民醫病,深受百姓的愛戴。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且醫德高尚,他虛心地為同行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行醫經驗。
  
過去許多郎中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他一生沒有子女,整天惆悵後繼無人,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地郎中為沈槐看病可誰也看不好,他的病情越來越重。張仲景知道後就奔沈槐家來。張仲景察看了沈槐的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藥方,用五穀雜糧麵各一斤,卵成蛋蛋,外邊塗上硃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看到藥方心裡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穀雜糧麵做成的藥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藥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醫病?笑話!笑話!」朋友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麵,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藥方。我看幾十年病,聽都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到了腦後,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在魯班門前耍錛了。」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

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輕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僖宗乾符年間,黃巢攻陷長安、洛陽。長安城中的士大夫有很多都離開京城去北方躲避戰亂。當時有個叫王敬傲的前翰林待詔,是長安人氏,能奕棋,尤善彈琴,風骨清峻。
  • 郎顗的父親郎宗,字仲綏,擅長觀察天象以預測世間吉凶。漢安帝時,郎宗被任為吳縣令,當時經常突然刮起暴風,郎宗預測到京師將要發生火災,於是將時間記下來,派人等候著,結果真如他所預測的一樣京師如期發生了火災。
  • 有一次,許叔微在落第回鄉的途中,泛舟經過平望小鎮,夢見有位神人指點他說:「你想要登科,須要憑借陰德。」許叔微問:「我家貧窮沒有錢財可以施與別人,怎麼辦?」神人說:「何不學醫?我能助你智慧。」
  • 王世盈為人治病,絕對不收取別人任何的醫療費,所有的藥物都是王世盈自己配好,完全不為自己謀取絲毫的錢財。長期以來,他治好了無數骨折患者,口碑極好。
  •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年輕時在醫學上就有名望了,但他仍勤奮好學,四處查訪名醫,登門求教。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