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與賊人

作者:清言
font print 人氣: 459
【字號】    
   標籤: tags: ,

從前,有一僧人在廟中修行頗為精進。當時盜賊肆虐,有一天晚上僧人夢到神告訴他說:「你明天就要死了,有個騎白馬的賊叫朱二,他與你前世有怨仇,你躲不過去了。」僧人在夢中哀求道:「念我今生多行善事,求您救護。」神說:「我不能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了。」

第二天天亮,果然有賊人入山,賊人將廟中僧人抓來後,問他此地財物和女人的所在,並且威脅讓其帶領前去。

僧人一看賊人所騎的馬,果然是一匹白馬,隨即想起昨夜之夢,心想:我的罪業已經致死了,如果再領著你們去掠奪財物、淫人婦女,那我就是業上加業了。於是大聲對賊說:「我不領你去,你不是朱二嗎?我讓你殺我,只殺我一人就可以了。」

賊人聽了僧人一番話大吃一驚問:「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你肯定是神僧了!」僧人於是將前夜之夢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賊人。

賊人聽後深有感悟,他將凶器扔到地上說:「怨怨相報何時窮盡啊!神說不救你,其實已經救你了。你不領我前去作惡,這已經是你自己救了自己啊!你我之間的所有怨仇現在就此化解了,這有什麼不可以呢?」隨即在神像面前跪拜再三,方才離去。

僧人因為一念之仁,在救了他人的同時,更救了自己免遭殺戮。賊人朱二尚有些悟性和善念,他領悟到「怨怨相報何時了」的道理,寬恕原諒他人,從而將這宿世怨仇善解,並且改惡向善,這全緣於神佛的慈悲點化。人真的信神敬佛時,神佛就會慈悲於人。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就要通過修身養德來實現,....
  • 原有的,倒無了;原無的,倒有了。都有天理管著,不是由人盤算計較...
  • 俗語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居心太過歹毒,等於自找絕路」,這些有益的話,聽得進心中是有好處的。
  •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個神醫姓賈,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治病時常以因果教化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