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孝莊:統兩朝之養孝 極三世之尊親

作者:魏谷
font print 人氣: 2802
【字號】    
   標籤: tags:

說康熙說大清,怎能忘記孝莊文皇后,那是守護君王的萬民之母、雄才大略的巾幗翹楚。後宮三千佳麗,幾人能出塵如她。她走來,從歷史的深處。

歲月的輪迴走到了明末,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的早春二月,草原上的貴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迎來了他的二女兒。二格格的名字叫做布木布泰,這將是一個世代稱頌的美名。

廣闊的草原練就了她健美的體魄,蒙古人的血液使她養成了開朗豪放的性格。高貴的身份令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嗜讀史書」,蒙漢文兼通。生在一個貴族之家,有優越之處更有使命,科爾沁蒙古在努爾哈赤時代即已歸附後金,聯姻是聯盟的紐帶,13歲的豆蔻年華,布木布泰在兄長的伴送下來到了皇太極的身邊,從此成了皇太極寵幸有加的側福晉。這皇太極便是那大清的開國之尊。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稱帝於如今的瀋陽,那時的盛京。

含苞欲放的花蕾,在十幾年的時間裡,綻放得國色天香。秀麗端莊的二格格,已是後宮中有名位的五宮后妃之一——莊妃。五宮中,莊妃最年輕,在後宮的閨閣深帷裡,她安享聖王寵幸,為大清誕下了三位公主,一位皇兒。她生下的皇九子,就是日後的「世祖」帝。孩子起名福臨,寓意為「福從天降臨」。

崇德八年(1643年),那個不期然來臨的日子,「鷹揚天下」的皇太極走完了他文治武功的一生,突然駕崩。51歲的皇太極,還那麼強健,怎料得命定的日子來得那麼快,他的身後出現了激烈的皇位之爭。諸親王和大臣最後折衷決定,讓6歲的福臨繼位,多爾袞攝政。

她嫁了一個偉大的丈夫,開創出一番宏闊疆土,而她的兒子尚在總角之年,已承繼下這番家業。幫助他守護好錦繡河山,便成了她的使命。生老病死的起承轉合,就這樣把一個在滿族的皇廷深宮裡的蒙古女子,推上了政治舞台。

福臨繼位,改元順治,31歲的莊妃年方紹華,失夫之痛還未褪去,她已經有了新的稱呼——聖母皇太后。

她的一生,與許多重大的事件都聯繫在了一起,命運的安排不讓她淡泊平靜。然而夫君早早駕鶴仙去,八旗群龍無首互相傾軋,宮廷鬥爭的漩渦裡,皇太后施展謀略,從容進退。

夫君規劃的,是一個清平的新時代,她的兒子也必須有掌國家興亡的能力。她選擇最有學問的滿漢大臣作為福臨的老師,傾心培養小皇帝成為合格的君王。她令「擇滿漢詞臣充經筵講官,於景運門內建值房,令翰林官直宿備顧問,經書史策,手不釋卷」。福臨每次到皇太后宮問安,總「長跪受教」,領受母親的望子成龍之心。

奈何天意弄人,順治十六年,傾注了皇太后全副心血的順治帝福臨,沒有來得及施展鴻圖,已罹患天花不治,誰來繼承皇位?經深思熟慮後,布木布泰極力推薦皇三子玄燁繼位。她的獨子染天花不治身亡,她需為江山社稷打算而遴選體魄健康的君王,在清廷任職的德國人湯若望提出「玄燁出過天花,有免疫力,終身無虞」,這是她堅持立玄燁的重要原因之一。雖哀毀骨立,她卻瞭然清醒,為大清選定了一位明君。

正月初九日,她的愛子病逝後的第三天,又一個垂髫童兒一身孝服坐在了紫禁城金鑾殿的寶座中。年僅8歲的玄燁繼位,改元康熙。孝莊皇太后又改了稱謂——聖祖母太皇太后。

從格格到莊妃,從皇太后到太皇太后,她一步步走向頂峰;皇太極在世,她側侍權榻,順治病危,她親厘國是。她早已歷練得胸有韜略,進退有餘,在宮中一言九鼎。朝中大臣皆讚她具雄才大略。

她搖搖頭,「無建垂簾之議」,歷史的樞紐轉到她的手中,她卻隆重地交給了四位輔臣。再多的榮華富貴,哪能比得上千秋功業。建國之初,朝廷立下過后妃不臨朝干政的規定,為的是記取外戚干政導致亡國的教訓。她要大清的萬世延綿,貽息後代的事,她一絲一毫都不會去想。

48歲的太皇太后,傾力調教孫兒玄燁,培養他治國安邦的才能,以便他親政後能擔當起統御龐大帝國的重任。

慈愛溫敦的祖母之愛,潤澤少年失怙的皇孫,玄燁的飲食起居,她悉心照料,她也十分嚴格,完全按照帝王的標準訓練這個愛孫,無一不及,「凡飲食、動履、言語,皆有矩度」。

她的貼身侍女蘇嘛喇姑,既親手調理小皇帝的生活,又教他說、寫蒙語、蒙文。泱泱大國的君主,更得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儒家的《四書》、《五經》,由漢族的飽學之士教授,且「必使字字成誦」,令「不敢自欺」。

然「祖宗騎射開基,武備不可馳」。孝莊親自寫下訓言,諄諄教導皇孫,被堅執銳之勇猛,戎馬青劍之豪邁,草原健兒有責任傳承。玄燁的騎射本領,如同讀書寫字一樣,在祖母親選的侍衛的教練下,日有課程,終得「弓馬嫻熟,箭不虛發」。

高牆闊苑的學堂中,不時會有高顴骨深眼的面孔出現,德國人湯若望、意大利人利類思、葡萄牙人安文思、比利時人南懷仁,教授給明日之君的是天文、數學、地理、繪畫和醫學。

太皇太后心中明瞭,大清基業甫建,視野宏闊的天子方能穩掌中原遼疆,拳拳愛心下的少年也不負祖母所望,「知黽勉學問,好讀書,嗜書法,留心典籍」,發奮學習文韜武略,用功到「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日後親政治國平天下,也是勤政為民的好君王。

康熙永遠感激祖母的良苦用心,常歎祖母的恩德無人能及: 「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

「三藩之亂」 歷時八年,吳三桂利用山區地形作亂,官兵久攻不破。卻不料某一日,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吳三桂的叛軍哪裡見過這個陣勢,聽到炮聲隆隆,叛軍軍心渙散,炮聲所到之處,殺傷眾多兵丁,吳三桂從此節節敗退。這是康熙帝命他的欽天監副官南懷仁——一個比利時人製造的輕型火炮。三藩平中國統,「聖祖」康熙彪炳千秋的功勳裡,祖母的鋪陳閃爍在絲絲縷縷處。

當煌煌宮廷裡的小兒脫去稚氣,會是頂天立地的男兒,她還要做的,就是雕琢他的修為,端正他的品行。她的皇孫應該「寬裕慈仁,溫良恭敬」,懂得 「蒼生至眾,天子以一身臨其上,生養撫育,莫不引領」,使國家富強,人民富裕。

基業初定,居安思危,她謹守節儉,宮中器具、床帳、輿轎、花毯,每年花銷極少;她垂范於後宮的繽紛佳麗,灑掃宮女等合計止134人。母儀天下之尊,如此賢德,影響波及整個宮廷。康熙擒鰲拜,平三藩,孝莊拿出省下的銀兩,「悉充餉」;當黃河流域洪水氾濫時,後宮的掏私房錢也是賑災的救命錢。

令她欣慰的是,天子果敢堅毅,胸懷天下,小小年紀已是一派聖君之相。走過大半生的苦和樂,布木布泰終於可以退到幕後,一享孫兒繞膝承歡之天倫。

舐犢情深,康熙也誠敬至孝,每日「晨昏敬睹慈顏豫」,祖母每次出行,康熙都親奉祖母登輦;祖母染疾,康熙帝親嚐湯藥、晝夜守護。

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染沉珂不起, 34歲的聖君竟乞求上蒼,以減少他本人的壽命為交換,希冀祖母生命延長。那年十二月初一,康熙沐浴淨身,步行至天壇為祖母祈壽,祭文也由他親撰:「伏懇蒼天祐助」,「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

雖在場的王公大臣「無不感泣」,康熙還是沒能留下他至愛的祖母,孝莊的天命結束在年關。她的一生無限榮光,卻也含辛茹苦,怎不叫人灑一鞠動容清淚。三十年後,她的皇孫念及她時依然「涕下如雨,哀不自勝」,「每念教育深恩,哀痛實難自禁」,對康熙來說,「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如果說,縱橫捭闔開「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光耀華夏,深明大義的孝莊文皇后也不失暉麗灼爍,在中華古國的文明中散發那牡丹之芬芳。@#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蘇麻喇姑的生前死後歷史上的蘇茉兒的確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爾沁大草原一個貧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約在明萬曆四十年 (1612年)前後。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後,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 「六十甲子配卦」是校正《推背圖》歸序最系統性的科學方法﹐如果通俗版金批本卦序沒被亂混﹐第 N 卦就管第 N 象之讖曰頌曰和插圖﹔但從配卦表很明顯的第 7 象〈天雷無妄〉98 (洛書數代號) 確實是錯位了﹐它不能對應第 7 卦庚午 〈火地晉〉31。
  • 「六十甲子配卦」由於洛書數代號之有序﹐可用之以系統化校正《推背圖》歸序﹐前文從第 1 卦到第32卦我們已取得了絕佳好結果﹐接著很順理成章地來破解「文王後天卦序」五巽大運之預言有清王朝興亡史。
  • 電視劇竟然都弄錯了!
  • (shown)圖中二人身著「盛裝」而立,暗喻孝莊(裝)之後的「康乾盛世」。
  •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他以博大的胸懷和對萬民的仁愛,勵精圖治,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眾多、經濟最富庶、文化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國家,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是自古以來少有的一代明君。
  • 據史書記載,蘇麻喇姑,原名索瑪勒,出生於科左中旗的一個牧民家庭,自幼在科爾沁貝勒宰桑家當使女。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作為隨身侍女,被孝莊文皇后帶到後金宮中。此後在皇宮中一住就是八十年。她是蘇茉兒是康熙皇帝生命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守護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九旬高齡在清宮作古。
  • 通讀《弟子規》,概而括之,就是一個「孝」字。儒家孔子講「百善孝為先」,可見「孝」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是何等重要。
  • 以孝治天下是中國古代聖王治國的基本思想之一。中國自古以來推行的儒家思想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認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結構,家和則國和,家庭穩定則社稷穩定。所以自古教化百姓都首先從齊家開始,齊家便是遵循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倫五常,使得家庭和睦。孝道這種家庭倫理推廣到社會,便是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治國法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