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經書獲福 訕謗經書獲罪

作者︰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440
【字號】    
   標籤: tags:

據史載,明代時陝西武功縣西邊有一座寺廟,寺中有毀壞廢棄的經書,康對山年少時曾經和五位同學在寺內讀書。時值隆冬天寒,四人用廢經燒火取暖,一人用以燒洗臉水。康對山心中雖責怪他們不敬經書的行為,但卻不敢說出來。

當天晚上,康對山夢見三位官員開堂,怒斥燒書之人,消減了他們的福壽,又判燒水洗臉的人考試不中,最後指責康對山說:「你為何不勸阻他們?」康對山說:「我心知他們做法不對,但我年幼不敢說。」

官員說:「一句話勸解可免去五人的罪孽,現在姑且不追究你的過失。」康對山醒後將此事記在書本後面。不久,燒經取暖的四人全家得瘟疫而死,以經書燒水洗臉的書生多次考試不中,最後以教童生而告終。

唐朝的國清禪師弘揚佛理善化眾生,前來聽經的人很多。但是,有某位官員向來就不相信神佛,看到很多人聽經非常氣憤,就把禪師綁起來打了二十大板。

這位官員晚上就夢到死去的父親很生氣,而且哭泣的向他說:「你竟敢污辱禪師,閻羅王為了這件事情也打了我二十下的鐵鞭,連你的官位也被削除了啊!」這位官員不久即被免去了官職。

唐朝太史令傅弈,年少時就博學善辯,對天文歷數很有研究。他不信佛法,想盡辦法極力毀謗,上表廢除佛經,輕視修行人,還把佛像拿來當磚瓦使用。當時傅弈、傅仁均及薛賾,三人同為太史令。

薛賾欠傅仁均五千錢還未還,傅仁均就亡故了。薛賾一次夢到了傅仁均就問他說:「我以前欠你的錢,要付給誰呢?」傅仁均說:「可以付給泥犁人呀!」薛賾問:「誰是泥犁人?」傅仁均回答:「太史令傅弈就是泥犁人。」

薛賾恍惚中又來到一個地方,那兒有很多是已故的人。薛賾就問:「佛經上說,造惡得罪、造善得福的報應之說,不曉得是否一定有?」亡者回答說:「當然有。」

薛賾又問:「像傅弈這種人生平不信佛法,死了會受甚麼報應?」亡者回答說:「善惡罪福一定是有的,至於傅弈已經被發配到越州的泥犁地獄去了。」這時薛賾就醒了,嗟嘆罪福這種事不可不信。

第二天,薛賾就照夢中所言把錢拿給傅弈,並把夢中之事告訴他。幾天之後,傅弈忽然就病死了。

善惡有報是天理。唯有一切遵從天理而為,才能有光明無量的前程。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時,張允濟在武陽縣做縣令。當時,武陽旁邊的元城縣有個人,把一頭母牛托給丈母娘家餵養,自己到外地打短工去了。幾年以後,那人從外地回來,到丈母娘家去討牛。只見當年的母牛已經生下了好幾頭小牛,大牛、小牛都養得肥圓滾壯,煞是可愛。
  • 清代,山東福山縣人安某,確有速行奇技,他一天可走五百餘里,人們稱他為「安飛星」。他也沾沾自喜傲視於人,甚至還常常仗技欺人....
  • 這正應驗了老百姓常說的話:是你的東西丟不了,不是你的別爭,爭也爭不來。老天有眼.....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