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年最佳電影

作者:Mark Jackson 張小清 譯

人氣 5748

【影片簡介】《聚焦》(台譯:驚爆焦點)據普立策新聞獎真實事件改編:2001年,《波士頓環球報》「聚光燈小組」秉持新聞工作者追求真相的社會責任,對頻傳的神父性侵孩童事件展開調查,循線查到近九十位犯罪神父。在他們追根究底的調查之下,結果震驚了全世界。

該片已獲《時代雜誌》、《娛樂周刊》、《紐約郵報》選為「年度十大佳片」冠軍;繼入圍金球獎最佳影片等三大獎之後,又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不但橫掃全美四大影評人獎項,日前還拿下被稱為「最準奧斯卡風向標」的評論家選擇獎「最佳影片」大獎。影片將於2月19日在台灣上映。

本文作者Mark Jackson為英文大紀元影評人,本文原載英文大紀元。

* * *

或許是作家湯姆‧沃爾夫(Tom Wolfe)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他沒說,我也會說):「美國人的『集體無意識』(心理學家容格語)就像是一位年老的『教堂女執事』。」

我們美國人喜歡公開鄙夷珍妮特‧傑克遜穿衣「走光」,私下裡卻去看色情網站。道貌岸然和矢口否認,這二者是個危險的組合。

這就是為甚麼達納‧卡維(Dana Carvey)反串「教會女士」(the Church Lady,即教堂女執事)會在《週六夜現場》(SNL)節目中獲得極大成功。「她」曾諷刺西恩‧潘當時的妻子麥當娜的出位表演,說麥當娜「完全……辜負了……她的同名人(Madonna與聖母同名)」。

「教會女士」在插科打諢中否認心理壓抑(這在她對粗鄙話題的津津樂道中洩露無疑),助長了她的假虔誠。而我們美國人也喜歡對比爾‧克林頓的緋聞指指點點,同時又去放大有關的細節。「教會女士」集中體現了美國人來自清教徒歷史的某種心理。

談到聖母,《聚焦》(Spotlight)作為2015年最好的一部電影,是講述2001年波士頓羅馬天主教教會如何包庇戀童癖神父,不僅辜負了其崇拜的聖母,每當披著道袍的雞姦犯向有罪的信徒道一聲「萬福瑪麗亞」,也是對聖母的極大褻瀆。

片中一句台詞說明了這一切:「如果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人協作,要侵害一個孩子也是如此。」集體無意識中的教會女士綜合徵:道貌岸然,加上矢口否認。

「聚焦」甚麼

《聚焦》不但控訴了戀童癖神父,也控訴了天主教會這樣的宗教機構在包庇隱秘罪行時的那種「嚴陣以待」——除了曝光的天主教神父們,身為摩門教高級神職人員的弗蘭克林‧柯蒂斯(Franklin Curtis)也是個超級戀童癖。

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片尾,連姆‧尼森(Liam Neeson)飾演的奧斯卡‧辛德勒為自己沒能從納粹集中營救出更多猶太人而悲傷;看完《聚焦》,觀眾心中也會想,如果有人早點發現、指證並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好。

像通常的情形一樣,在性侵兒童事件上,當時有人站出來,而人們懷疑這種事還會繼續發生。這部影片就聚焦了「新聞界精銳部隊」的一次行動,從頭到尾都讓人目不轉睛。

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2001年,馬蒂‧巴倫(Marty Baron,由列維‧施瑞博爾扮演)從《邁阿密先驅報》(Miami Herald)離職,接任《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報社主編。報社請他加入的契機,是大版面的報紙在與互聯網的競爭中正處於艱難時期。

《環球報》有個精幹的調查部門叫「聚光燈」,由沃爾特‧「羅比」‧羅賓遜(邁克爾‧基頓飾演)負責,手下幹將包括邁克‧雷詹德斯(Mike Rezendes,馬克‧魯法洛飾演)、薩莎‧菲佛(Sacha Pfeiffer,瑞秋‧麥克亞當斯飾演)和馬特‧卡羅爾(Matt Carroll,布萊恩‧達西‧詹姆斯飾演)。四位記者會花費數以月計的漫長時間去調查一個事件。

出於對這起特別事件的空前震撼度、戲劇性及巨大意義的敏感,「羅比」捲起衣袖,和手下一同拿起了翻查原委的鎬頭。

左起:瑞秋‧麥克亞當斯、馬克‧魯法洛、布賴恩‧達西、邁克爾‧基頓和約翰‧斯萊特里在《聚焦》中的劇照。(開路影業官方劇照)

事出他們調查涉及警察部門的一樁新聞時聽聞當地牧師侵犯多名兒童。調查一開始,許多受害者就浮出了水面,同時也顯示教會高階人員是隱秘的共犯,按法院文件,他們將不得不起訴天主教會。

如我們現在所知,這一事件就好比難除禍根的「九頭蛇」,在世界數以千計的地方紛紛露頭,波士頓當地的涉事神父在羅馬天主教會高層人員的批准之下,被悄悄調到另一教區,而收受了好處的律師們則狼狽為奸,緘口不言……

引人入勝的細節

《聚焦》(Spotlight)導演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表示,能夠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就是意義所在。表面上,片中只是有關法律文件、法律術語、定期審查、記者會,還有記者們坐在悶熱的辦公室裡等待採訪等等——都是讓人打哈欠的場面,但影片沒有一分一秒讓人感到枯燥。

在對細節的描摹與對千言萬語的概括提煉外,影片並沒讓觀眾的大腦超負荷,觸動觀眾的是神職人員令人髮指的行為給無辜兒童造成的影響。長大成人的受害者手臂上的一排排針孔是「精神自殺」的痕跡,背後則是難以承受的長年抑鬱。

也許,片中最有力的話出自成長在天主教家庭的邁克‧雷詹德斯的獨白:在兒童唱詩班演唱《平安夜》的溫馨畫面前,他苦澀地說,真希望有一天能回去,回歸那個純真無邪、愛去教堂的童年的自己;而在「聚焦」團隊有所發現之後,這個夢想已經永遠破滅了。

為何是最佳電影?

手邊的2015年電影中,這一部講故事講得最好,還要加上《奎迪》(Creed,台譯:金牌拳手)和《荒野獵人》(The Revenant,台譯:神鬼獵人)。不過,除了講故事之外,《聚焦》還做了藝術應做的事:通過一步步拆掉那堵隱秘的牆,讓心靈療愈創傷、獲得昇華。有句話說,我們保守的秘密有多病態,我們就有多病態。

天主教修士發誓終生獨身,這種禁慾人生充滿危險,如同獨自攀爬2萬英尺高的喜馬拉雅山。獨身絕對不是開玩笑,不適合入門者以及那些不堪勝任、無誠意和偽善的人。如果做不到,輕者是宗教騙子,重者則是十足的魔鬼。

《聚焦》劇照,左起:邁克爾‧基頓扮演的沃爾特‧「羅比」‧羅賓遜,列維‧施瑞博爾扮演的馬蒂‧巴倫,馬克‧魯法洛扮演的邁克爾‧雷詹德斯,瑞秋‧麥克亞當斯扮演的薩莎‧菲弗,約翰‧斯萊特里扮演的小本‧布拉德利,布賴恩‧達西‧詹姆斯扮演的馬特‧卡羅爾。(開路影業官方劇照)

這部影片的主要貢獻,就在於它認識到和精神信仰有關的事物對人類是何等重要。它展現了天主教教會的病態如何為世人所知,從而使得同類事件有望不再發生。名副其實的一盞聚光燈。

《聚焦》(Spotlight)


《聚焦》(台譯:驚爆焦點)台灣版電影海報。(采昌提供)

導演:
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人生訪客》(The Visitor,台譯:幸福來訪時)]

主要演員:
邁克爾‧基頓(Michael Keaton) [《鳥人》(Birdman)]
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 [《復仇者聯盟》(The Revengers)]
瑞秋‧麥克亞當斯(Rachel McAdams) [《時空戀旅人》(About Time,台譯:真愛每一天)]
列維‧施瑞博爾(Liev Schreiber)
布萊恩‧達西‧詹姆斯(Brian d’Arcy James)
約翰‧斯拉特利(John Slattery)

時長:2小時8分鐘

評分:4.5星

責任編輯:黃小渝

相關新聞
戀童案 教宗坦承教會處理不周
教宗對遭性侵兒童苦難表達哀痛
加州神父性侵和解金近2億美元
不滿神父性侵 梵蒂岡百人示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