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篇(13)

【故國神遊】昂昂宰輔器 可以濟大川

作者:宋紫鳳
font print 人氣: 977
【字號】    
   標籤: tags:

茫茫大海上,風浪漸高,大宋出使高麗的官船在風浪中搖來蕩去,如一葦敗葉,似乎下一個浪頭過來,就會被埋沒浪底,船上的人驚恐萬狀。而此時呂端卻獨坐艙中,手捧一卷,憑案展讀,如坐書齋。多年以後,這位於傾危之際端坐讀書、毫無懼色的呂端成為太宗的當朝宰相、託孤重臣。而他果然不負厚望,輔佐真宗順利登基。

宰相往往被喻為「濟川」之才,想來呂端的這段「濟海」經歷也真的是命應台輔。在他之前,值得稱道的兩位宰相趙普和呂蒙正,一位輔佐太祖掃平諸藩開國立朝,一位輔佐太宗在北伐失敗後收拾局面勵精圖治,俱可謂濟川之才,他們的故事已在《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佐聖功》中提到過。而另一位在《功居將相等閒事 還向樽前醉笙歌》中提到的寇準則輔佐真宗抵禦了有宋立朝以來最大的一次來自遼人的危機,使大宋朝轉危為安,亦是濟川之大才。而自呂蒙正至寇準間,雖然邊患不斷,幸有楊家將鎮守北方鎖鑰,故而朝野上下得享太平。而說起這段太平之世的太平宰相,則呂端、李沆、王旦是也。

宰相之職,輔佐天子,總領百官,親附萬姓,鎮撫四夷。責任如此重大,必然非其人而不處。《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自然,宰相之器全在有德。而所謂宰相之德,則在正大,在威重,在器量,今觀呂端、王旦、李沆一輩宋初名臣,俱為宰輔之大器。

呂端早在拜相前,即以老成持重、處變不驚而聞名。趙普當年任宰相時,就曾說:「吾觀呂公奏事,受嘉賞未曾喜,遇抑挫未曾懼,亦不形於言,真台輔之器也。」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寇準也曾向太宗舉薦呂端器識非常。不過,那時太宗並不以為然。然而這個心寬體胖、平易近人的呂端卻處處顯露出不平凡的過人之處。

一次呂端為某事牽連被貶商州,太宗命人給他帶上木枷,臨行前正值有幾份公文有待處理,呂端堅持要處理完畢,鎮定自若的說道:「只管拿來,戴枷判事,古亦有之。」而貶去商州的路上,呂端談笑如故,不以得罪為苦。又如淳化三年(992年),開封府尹皇子元僖暴斃。朝庭降罪審查,一時官員廣受牽連,時任開封府判官的呂端亦不免禍。不過,其他官員紛紛請求減輕處分時,呂端卻說自己是「罪大而幸甚」,主動自求外貶。呂端故事,皆此類也。於是到了至道元年(995年),宋太宗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而太宗交給呂端的最後一件大事,則是輔佐太子登基的託孤重任。其後果然,太宗駕崩之日,李皇后欲改立皇長子為新君,全賴呂端之力,皇太子才得以登基,是為真宗。真宗登基後,垂簾召見群臣,小事上看似糊塗的呂端,在此重大關頭,卻極為心細,他立於殿下,並不急於參拜,而是請求將簾子捲起,之後,呂端走到真宗面前,端詳確認無誤後,才轉身下殿,率領群臣拜呼萬歲。呂端在真宗朝可謂德高望重,真宗皇帝見到呂端即肅然起敬,從不直呼姓名,而以官名尊稱。

論威重者,莫若呂端,而論正大者,莫若李沆。史載李沆為人有骨鯁之操,臨大節而不奪,不苟隨人主之意以取寵,平時處事,皆守法持正,雖危言抗論,孤立特行,亦無所畏憚。

一天夜裡,真宗派人送來手詔,讓李沆擬旨封劉氏為貴妃,李沆以為不合法度,於是當著使者的面,就著燭火把詔書燒掉了,並請使臣回覆真宗,只說「臣李沆以為不可」。於是真宗便不再堅持。又一次,駙馬都尉石保吉求為使相,真宗幾次向李沆徵求意見,李沆始終以保吉既無戰功,也無資歷,認為不可予以使相之銜。

李沆面君入對,從不密奏。一次真宗問李沆: 「別人都有事密奏,你卻從來沒有,這是為何」。李沆答道:「臣身為宰相,所行皆為公事,公事自然要公言之,何須密奏?但凡人臣有密奏者,非讒即佞,我最厭惡這些,又豈能傚尤」這一段不長的對話,載於宋史之中,使今人讀之,仍可想見李沆端凝宏遠的正大之氣。所以李沆立朝之日,朝中無小人,而李沆歿後,則被宋人尊為聖相。

常言道:宰相肚裡能撐船,講的是器量。宰相者,為百官之首,萬民所瞻,自然要有包荒含垢、兼容虛受的德行。而宋初名相中,王旦的器量最為人所共知,能恕小過,能忘舊惡,而在這一點上,剛忿不能容物、嚴毅幾至苛刻的寇準亦深服之。

王旦與寇準是同榜進士,故而以同年互稱。寇準喜直諫,不留情面,連他的王同年也免不了被他批評指責,而王旦卻常對真宗稱許寇準。真宗不解,王旦答道:「我久在相位,政事必然多有闕失,寇準直言無隱,更見其忠直,這就是我推重他的原因。」

彼時,寇準在樞密院,見中書省公事有違條例,便奏報真宗,中書官吏包括王旦在內一併受罰。不久,樞密院亦有違例之事,中書堂吏送呈王旦,希望他也奏寇準一本,王旦沒有這樣做。事後,寇準慚愧地對王旦說:「同年,你怎麼這麼大的度量。」後來寇準被罷樞密使時,認為自己資深功高,曾向王旦求使相之銜,王旦斷然拒絕道:「將相之任,豈可私求。」令寇準很是下不來台。過了幾日,真宗降旨,授於寇準使相,寇準入朝告謝,沒想到真宗對他說,這是王旦所薦。寇準回來後,感而歎道:「王同年的器識,非吾所可以測度。」

大川之濟,舟楫之利。回顧北宋前期的這段太平之世,先後主政中書的除呂端、李沆、王旦外,又有如李昉、畢士安、向敏忠等諸多賢士,俱是一時名臣。在中書省深靜的公堂下,這些賢士大夫兩兩相繼,開創了一段君臣同心、朝野太平、經濟富庶、政治清明的治世。@#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行山下,北伐的大軍拔營回師。數日前,他們剛剛收復了瀛州、莫州,又克定了易州,正準備舉兵東向進取幽州之際,周世宗卻一夜病倒,不省人事,於是進取計劃只得放棄,北伐之師功敗垂成。此刻,士兵們士氣低落,軍將們憂心忡忡,這其中也包括了水陸都部署趙匡胤。他不時駐馬回望,一顧再顧。在他的身後,是太行山的北麓,向著東北方向蜿蜒而去。以這條山麓為界,其西北至東南分布著燕雲十六州。而十六州之北,則是契丹鐵騎無法越過半步的長城。自然這些都在趙匡胤的視野之外,而他此刻極儘目力所望見的,是如兵氣結成的陣雲,瀰漫在太行山上,終年不散。
  • 新邦初造,宋太祖刻碑立誓:不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人。誓碑蔽以黃幔,藏於太廟,立為家法。宋太宗登基,改年號為太平興國,將修文德以致治作為新政之重,上承太祖未竟之志,下開有宋太平氣象。而普天下的讀書人,更是生逢其時,得遇了一個屬於士大夫的時代。
  • 扶搖子站在太華山雲台峰頂,俯仰大千。其下,正值五代亂世,天下板蕩;其上則是景雲含彩,明星璀璨;其內,盡是五行布陣,太極演像;其外,更有汗漫之宇,希夷之境。所謂希夷者,聽之不聞是為希,視之不見是為夷,不過扶搖子卻於那希夷之境中,恍惚時見雲光鶴影,依稀可辨廣樂天音,而這些卻不是凡夫所能知曉的了。
  • 《逍遙游》寫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又將「揹負青天」「而後乃今將圖南」。想來扶搖子以摶為名,圖南為字,亦懷大鵬之志,將做逍遙之遊。譬如此刻,扶搖子下山而去,如白雲之出太華,倏忽之間竟至潞州。
  • 西元988年,這一年是大宋太宗朝端拱元年。所以改年號為「端拱」,自然是為了追跡上古先王無為而天下治的聖功。新元新氣象,朝廷也剛剛任命了兩位新宰相,一位是開國元勳趙普,一位是後進新人呂蒙正。
  • 呂中說:燕薊不收則河北不固,河北不固,則河南不可高枕而臥。這句話道出了終始北宋的大患。中原人忘不了,沒有了燕雲十六州的屏障,契丹人的鐵騎曾長驅而入,直搗彼時仍是後晉都城的開封,而他們撤去時,所過之處盡為赤地,劫掠無遺。半個世紀過去後,中原已是大宋天下,但遼人窺覷中原之心卻一刻未忘,此外,大夏國亦雄起西北。然而無論是遼人或是西夏人都沒能再捲土重來,蓋因天祐大宋,遂有楊家將滿門忠烈,世代守衛邊疆,是為中原之藩籬。
  • 太宗朝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的陽春,東京城外的金明池綠波蕩漾,其南的瓊林苑亦是春意盎然,新舉進士們雲集苑中,他們剛剛通過了殿試,又趕赴天子賜宴,這真是普天下讀書人的莫大殊榮。此刻瓊林苑的春光若有十分,這些天子門生們則占盡了七分,他們個個意氣風發,明媚如早春。
  • 巴東之地有江,江邊有亭,名曰秋風。立於秋風亭上,一川江水橫亙目前,特別是在波平浪靜的時候,獨對遠水接天,久也不覺其單調。而在這秋風亭上,曾有一位年青人,憑欄而立,望著一葉孤舟,浮在為水氣與宿霧染青的江面上,從早至晚,脫口吟道:「遠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這位年青人,就是年方弱冠的巴東縣令寇準。
  • 景德元年秋(西元1004年),遼人南侵,大戰在即。
  • 新年的鐘聲敲響,回顧往事,靜思未來,正當其時。在這紛繁的世界,哪裡去尋覓心靈的寧靜,訴說內心的嚮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