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生活:在瑞典考駕照的經歷(四)標準篇

浩然

人氣 198

【大紀元2016年01月29日訊】綜合我幾次路考的經歷,以及從不同的教練那裏學到的一些經驗,我感到在很多細節的處理上,沒有死板的規定,全憑經驗和臨場的發揮。

回想自己在練車時,在一些操作的細節上,不同的教練有不同的說法,也確實讓我曾經很困擾。在一次路考之後,我乾脆直接問了考官。(在考試前和考試中間,考官是不回答技術問題的。)我問:在進環島之前,是否一定要用二檔?否則就無法通過考試?因為有的教練是這樣告訴我的。考官的回答是:「不一定,要根據路況和周圍車輛情況決定,不那麼絕對。有時掛三檔進環島也是可以的。」

有時考官給的答案,打破了我的思維局限,讓我有機會更深地理解駕駛的內涵,但要真正做到他們所說的境界,要經歷一番磨練之後才能達到。

就像上邊問題的回答,其實不是沒有標準,而是標準很具體,也許要分四、五種情況討論。所以當我試圖用一刀切的方式找答案時,只能是無功而返。

現在回顧自己的練車過程,也算是有點滴感悟,供那些與我有同樣疑問的朋友們分享。

人車合一

因為在國內考駕照是一次通過的,在瑞典又開了幾年車,自我感覺良好,練都沒練就上了考場。

臨場發揮一塌糊塗,水平退回到當年國內考駕照時的水平,連平時在瑞典開車時的水平都沒表現出來。結果當然很乾脆的掛掉。我發現差距很大,有點緊張了。在考點附近找個駕校,上了一次課,發現不靠譜,還不如買輛二手車自己練呢!

練是練,但意識上並不覺得標準上有甚麼差距,只以為是熟練程度的區別。聽一位朋友說他有一次是進環島時猶豫了一下,結果就因為這個沒有通過。考官的評語是沒有做到人車合一。我一聽,這標準很高啊!那就得多練,得熟練到那個程度,才能「人車合一」。

當感覺恢復到來瑞典後的最好的駕駛水平了,第二次上考場。

預判能力不足

這次的問題是在進環島時預見性不好。具體表現是:快要進環島時,發現左側來車速度比預想的快,只好停車讓它,剎車比較倉促,所以剎車時我的身體有點向前衝。

有朋友曾經告訴我:「你要是讓考官幫你踩了剎車,你就肯定通不過了。」在中國是這樣,但在瑞典路考標準明顯更高。我個人理解,如果自己剎車稍微重了一些,基本上就別指望通過了。因為重剎就說明我對路面的情況觀察不足、判斷不清。

當我以現在的眼光回顧當時的情況,可以很明確地感到,不是因為剎車重通不過,顯然考官在剎車的5秒之前,就已經看出我的水平不夠了。因為我看到了左側來車,但減速不夠,到路口剎車重是必然的。原因當然就是他所說的預見性不好。

融入整體

第三次是碰上最嚴厲的考官。雖然很嚴厲,但她也是讓我收穫最大的一個考官。她讓我對駕駛的理解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她也提到我預見性不好,而且進一步解釋。她說:「你不是一個人在用這條路,你與其它所有人是一個整體。你必須清楚他們的意圖、位置,從而做出你的判斷和行動。你在這方面有很大差距。」

她的這段話令我茅塞頓開,我以前一直認為,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一切就完美運行了。所以我只要管好我自己就行了,沒必要、也不可能知道其它人的想法和意圖。因此我能想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人車合一」。在車流中自由的穿行,在有危險發生時,能精準操控,避免事故。而現在我才明白,她所說的「融入整體」才是更高的境界,對周圍車輛、路況瞭然於心,根本就不會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又何必要緊急避險呢?

她說的「融入整體」的概念,還有一層含義,就是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從而達到整體效率最高。

對這層含義,我當時只是知道概念,但做不到。我在後來練車和考試過程中不斷地摸索體會,到我通過考試時,我已能感覺到自己的變化。我真的可以從其它車或行人的微小動作中,判斷他們的意圖;同時也能提前把自己的意圖傳遞出去,從而使自己能與其它人或車更好的互相配合,使整個駕駛過程更加得心應手,流暢自如。

現在再回想自己前幾年在瑞典開車的狀態,真是有點危險駕駛的感覺。當時許多規範我都不知道,與其它車輛的預先交流幾乎沒有,想起變道就變道,不該停車的地方也停車。自己當時覺得沒造成甚麼影響和後果,還以為自己駕駛技術比在國內提高了。

其實是我周圍的司機水平高了,他們的容忍度也更高,預判能力也更強。在我還沒做出危險動作之前就通過觀察我的行車方式,瞭解了我的駕駛水平,而提前就留出安全距離,或特別注意我了。這樣我在做出不規範的操作時,就不會發生意外。

現在當我看到有的車在路口急剎,或匆忙變道,就會笑著對自己說:「這個司機拿的肯定不是瑞典駕照。」有時我看到一些車開得不太靠譜,也會拉開距離,或是以安全的方式超車,遠離他。

(責任編輯:童景)

相關新聞
北歐生活:瑞典人從小「搞政治」
北歐生活:烏普薩拉之行
北歐生活 :一起動手做一顆聖誕之星
北歐生活:參加房地產與投資論壇隨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