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松:讓中國古詩詞廣為傳揚

人氣 256

【大紀元2016年01月30日訊】筆者對中國古詩詞所知甚少,僅在上中學時學過一些《詩經》與唐詩、宋詞,數量不多。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2015年在一位朋友那裡先後借閱了《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深感唐詩、宋詞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的精華,中國古詩詞的廣為傳揚是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同時,在與比較精通中國古詩詞的一些朋友的交往、交談中也有不少收益,特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中國古詩詞中的不少作品,雖然距今已經過去了上千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依然閃閃發光,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精美的精神食糧。

比如,唐朝詩人李紳的那首《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從小就讀過,並一直記憶猶新,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大陸的大饑荒時期餓肚子時,更是體會深刻,把碗裡的飯吃得一粒不剩,還把盛稀粥的碗舔個乾乾淨淨。

如今,吃飽穿暖早已不成問題,但是要愛惜糧食的習慣依然堅持,看到孫子輩的小孩在吃飯時把一些剩飯菜都扔掉,我就教他們讀這首唐詩,讓他們懂得節約,不要浪費。

又如,一位朋友的孫子,學習不大用功,成績屬中等,朋友就教他孫子學習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以此詩內涵去鼓勵孫兒奮發努力。最後在各方的努力下,他孫兒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這中間,王之渙這首五絕也起到了一定的鼓勵推動作用吧!

還有宋代詩人邵康節的《山村詠懷》,二十個字中包括了從一到十這十個數字:「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次朋友聚會,閒聊時談到這首詩,一位朋友說:「多年後,有了機動車,如汽車、拖拉機,但有的車輛常出故障(又稱拋錨),有人就借用這首古詩,改了一些字,調侃此現象:「一去二三里,拋錨四五回,再走六七步,八九十人推。」大家笑了起來。另一位朋友說,上中學時,班上一位同學很聰明,但寫作文時匆匆忙忙,錯別字較多,受到老師批評,他很自覺,編了一個順口溜自嘲:「一寫二三句,別字四五個,再寫六七行,八九十個錯。」後來他改正了這個寫錯別字的毛病,受到老師的表揚。

上述這三首古詩,屬於五言絕句,寫得通俗易懂,甚至有點像順口溜、打油詩。然而,由於其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別有新意,故能流傳千古,實在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常言說「詩言志」,在古詩詞中有許多言志、勵志的詩篇,並且這種精神代代相傳直到近代、現代。如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代詩人于謙的「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清朝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及近代烈女秋瑾的「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等等,皆是千古名言,光照後人。

多年前,我讀到一則令我十分感嘆、敬佩的史實:民國元老于右任(1879~1964)在1961年寫給蔣經國一個條幅:「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這14個字的親筆題詞也就是兩句七言詩,可謂古代勵志詩的傳承與升級。蔣經國將之當作座右銘高懸堂中。更重要的是,蔣經國在其後的政治生涯中認真紮實地按照于右任老的所言行事,在臺灣努力發展市場經濟,惠及民眾,在政治上向民主、憲政漸進,並最終解除黨禁、報禁,做出了劃時代、里程碑式的壯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習近平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國會演講中引用了「計利當計天下利」這句話,讓海內外華人擊節稱讚,說習近平與蔣經國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並稱習是「中興領袖」。一位久居美國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他得知此事後,即寫了一首打油詩,念給我聽,我立即記下:

民國元老于右任,詩贈經國座右銘。
經國銘記並實踐,解除雙禁行憲政。
當今轉贈習近平,「中興領袖」志氣宏。
大陸憲政大開張,習總必留萬世名。

是的,習近平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這將是一個對中國、對世界都大有益處的、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創舉。不僅讓于右任這兩句七言詩的箴言更加光輝燦爛,更讓習近平成為21世紀偉人,留下萬世英名!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銀波千頃照神州(下)
韓正挑釁習近平 官媒發文「要求一致」
解放日報挑釁習微博只存活1天
韓正下屬上海市教委主任傳外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