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連百萬之眾橫行天下」的石勒

作者: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氣: 470
【字號】    
   標籤: tags:

正史讚他:「遠嗤魏武,則風情慷慨;近答劉琨,則音詞倜儻。」司馬光評價他,「舉鞭一麾」,遂兼劉曜之國。若無過人之處,豈能「連百萬之眾,橫行天下」?明朝史者認為他為人恢廓倜儻,外能屈身於祖生,內能降心於右侯。其言侃侃有烈丈夫之風。五胡之中,有此風度之人,正是後趙國主——石勒。

《晉書》記載,石勒出生時紅光滿室,白氣從天上貫穿到庭中,當時所見之人紛紛稱奇。

石勒長大後愛好騎射,尚文亦尚武。在他居住的武鄉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鐵騎之像,家園中生人參,花葉甚茂,悉成人狀。」族裡的長輩說:「此胡兒相貌奇異,志度非常,其終不可量也。」長輩常勸鄉里人要善待石勒,族人多認為是笑談,不足以為信。惟有郭敬、甯驅常常資助石勒。石勒感激二人恩惠,更加勤懇地耕種。

西晉太安年間,并州發生饑荒,石勒與佃客胡人逃亡走散,被「東嬴公」司馬騰劫掠,準備賣掉充當軍餉。期間,石勒飽受張隆將軍的虐待和毒打。石勒被囚期間,因飢餓困乏、受盡凌辱,幾近喪命,幸遇故人郭敬相救,方保性命。幾經輾轉,石勒被賣給山東茌平的師歡為奴。一天一位老父看到石勒,對他說:「你的魚龍在髮際上已長好四道,日後當貴為人主。」

師歡感其相貌奇特,於是免除他的為奴身份。石勒成為自由田客不久,就遭遇另一場劫難,被游騎散兵抓獲迫其充軍,恰好有群梅花鹿跑過,軍卒眼界大開,都轉而去追梅花鹿,石勒趁機逃走。

時值天下紛擾兵征不斷,石勒幾經磨難後,最後決定與牧馬人汲桑召集的十八人組成小隊騎兵,自闖出路。這支應運而生的「十八騎」包括漢人、匈奴、烏桓等民族。後石勒加入劉淵建立的漢趙,因他帶軍作戰有功,被封為平晉王。

石勒不識漢字,在軍中就命儒生讀《春秋》、《史記》、《漢書》等給他聽。一次他聽《漢書》,聽到酈食其勸漢高祖劉邦要把六國的後代立為王侯,漢高祖馬上刻印,就要授予爵位,石勒吃驚地說:「這樣只會失去天下,怎能得到天下!」當他聽到留侯張良勸阻漢高祖時,石勒說:「幸虧有此人!」

西元308年,石勒兵馬迅速壯大到十餘萬人,一派「士馬雄盛」的氣象。石勒在攻打常山時得到謀士張賓。張賓博涉經史,豁達有大節,他常言自己的智算與鑒識不下漢世張良。張賓將軍中有學識的漢人集中起來,組成石勒的智囊團,即「君子營」,專以研究策略、布防軍事。

西元319年,石勒稱王,定都襄國。因石勒係胡人出身,所以也特別忌諱眾僚百官言及「胡」字。參軍樊坦清貧,石勒命他擔任章武內史,以便獲得較多俸祿。樊坦辭行時,石勒見他衣冠破舊,就吃驚地問他為何貧困至此?樊坦乃耿直爽快之人,未加思索就回答道:「遭遇無道胡賊,令我資財蕩盡。」石勒聽後笑著說:「既然胡賊橫暴打劫於你,今天就悉數償還。」樊坦適才發現犯了禁忌,連忙跪下泣謝。石勒安慰他說:「孤律自防俗士,不關卿輩老書生也。」遂又下令賜他車馬衣裝錢三百萬。

張賓臨死前,曾對石勒說將來應在鄴城建都。石勒憶起故人之言,決定於次年四月去鄴城建立新宮。當時廷尉續咸直言上書大力反對。石勒震怒,陡起殺心。中書令徐光進言:「陛下天資聰睿,超邁唐虞,卻不以忠臣之言為樂,豈不是重蹈夏桀、商紂亡國之路?凡臣子中肯之言皆可採納;偏頗之言應當寬以容之,為何一旦直言進諫就斬殺大臣!」石勒嘆曰:「是呀,身為人君豈能獨斷自專?朕豈不知其言所忠?講句戲言,尋常百姓若有百匹之資,尚且更換住宅,何況擁有天下之富、萬乘之尊?還是應當修繕王宮。但為成全忠臣直言之美。朕暫下令停建。」

石勒遂下旨賜續咸布百匹、稻穀百斛(音胡),並又下書令公卿百官每年推薦賢良、方正、直言、秀異、至孝、廉清各一人,資質上等者拜為議郎,中等者拜為中郎,下等資質拜為郎中。此令一下,賢路大開,文士俊傑紛至沓來。

石勒又讓人在襄國城西起造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的明堂、辟雍和靈台。後來天降暴雨接連數日,暴雨從中山西北漂來巨木「百餘萬根」,集於堂陽。石勒見狀大悅,對文武百官說:「眾卿知否,這是皇天助朕營建鄴都也。」

後趙建平三年,石勒設宴款待高麗使臣。宴席上,石勒問徐光:「愛卿,你看孤能和前代哪個皇帝並論?」徐光說:「陛下高過漢高祖劉邦,而軒轅黃帝在陛下之上。」石勒笑著說:「人怎可無自知之明,此話過矣。若能遇到漢高祖劉邦,我會向他俯首稱臣。若遇到漢光武帝,孤則要和他馳騁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豈能像曹操、司馬懿欺負孤兒寡母,篡奪人家的天下?」

石勒稱王的第三年,詔令家鄉父老來到襄國,共聚一堂敘舊言歡。他的家鄉有一人李陽,原是石勒的鄰居,兩人每年因爭麻地互相毆打。現在石勒當了趙王,故而李陽不敢前來。石勒遍見父老故人,卻惟獨沒有李陽。石勒言道:「要取信於天下,豈能計較個人恩怨。」就派人將李陽召來和他酣暢歡宴,席間對李陽說:「孤往日非常厭恨你的老拳,你也飽受孤之毒手。」一場歡謔之宴,化開故仇舊怨。石勒又封李陽為參軍都尉,隨後又免去家鄉父老的三世課稅和徭役。

寒食節源於介子推。昔日晉文公為哀悼介子推,於三月五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趙王出身羯族,對漢人風俗不甚瞭解,曾一度禁止此節。後因天降雷震、冰雹,導致人畜傷亡慘重。呈報傳至王宮,石勒著正服於東堂,召問徐光:「歷朝歷代是否有這樣的災難?」徐光說:「周、漢、魏、晉皆有,天災雖為天地無常之事,但是聖主明君多以此為鑒,自責省身以敬上天。去年國都取消寒食節,以致王道虧空,群神怨憾。介子推乃晉國忠臣,備受歷朝歷代尊崇。即使天下不能一統此節,但在介山一帶應當尊奉。」於是石勒下書曰:「寒食節乃并州風俗,不能因朕生疏其俗,再做改動。」

這位戎馬一生的後趙國主,他流離於屯難之世被迫為奴,歷經重重磨難,於晉綱弛御之時,一展俊拔英才聚百萬之眾,成為後趙的開國者,建立起版圖遼闊、崇儒宣文的國家,也留下風情慷慨的為君之道,由後世傳說。@#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亂世烽火路,是百姓的苦難,也是英雄猛將書寫傳說的畫卷。那出生入死、橫刀躍馬的壯懷歲月,那替天行道、濟世安民的英發雄姿,創造了千古風流人物,譜寫了萬世正氣長歌。李唐起於隋末天下大亂之機,創三百年繁華盛世,開國武將功不可沒。這些功績如山的將領中,有一位特殊的將軍,他三次解救秦王於危難,在凌煙閣功臣中排名第七,為初唐武將第一人。
  • 他是一位契丹貴族奇才,從小博覽群書,天文、曆法、術數、醫卜、釋儒之道無一不精。身為遼國開國之君的九世孫,顯赫身世若錦上之花,為他傳奇的一生再添精采。他秉性剛烈,直言進諫敢觸龍顏,言語剛正又不亞於魏徵。他以「治天下之匠」的胸襟,力濟蒼生,使上百萬百姓躲過屠戮得以保全。他就是蒙古帝國的宰相——耶律楚材。
  • 美人歌歇,鐵騎揚塵,問天下誰是王者?隋末唐初是一個尚武的時代,在區區二十載的光陰裡,呈現了一部英雄輩出的戰爭史詩。數支裝備精良的軍隊沙場相逢,各為其主,生死相見,給這段歷史塗抹上鐵與血的主色調。有一支王者之師,皆皂衣玄甲,每戰便似烏雲蓋雪衝鋒陷陣,似一桿金剛不破的巨筆,在中原大地鐵畫銀鉤,勾勒出一個力透山河的「唐」字。
  • 命運最坎坷的中國傳世名畫,一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八百多年裡幾經戰火,顛沛流離,五度入宮,四度出宮;另一個是元朝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歷經巧取豪奪之紛擾,於清初竟遭火焚毀容之災,從此身首異處,輾轉漂泊,現分別藏於台北和浙江博物館。
  • 「科舉廢,世族子弟孤潔秀拔,率從釋老游」。(釋老:釋迦牟尼和老子的並稱)科舉重開,取士的只是聊勝於無的萬分之一,還時斷時續的。當年丘處機一言止殺,成吉思汗給了道士免稅免役的優待,全真教發展至鼎盛。其離俗出世的思想,對於飽受兵役戰亂之苦(對外擴張侵略、對內鎮壓起義)的宋朝遺民,尤其處於「九儒十丐」地位的知識份子頗具吸引力,吸納了大量人才。
  • 明清時期的各種文人筆記中記載了許多關於黃公望羽化登仙的逸聞。如周亮工《書影》記載明代的書畫家、收藏家李日華說黃公望某天與人同游杭州虎跑寺,忽然間只見四周雲霧擁溢,黃公望被團團圍住,仿佛仙人一般駕雲而去。孫承澤《庚子銷夏記》也有「人傳子久於武林虎跑石上飛昇」的記載。而清代畫家方熏《山靜居畫論》,更稱在黃公望辭世多年後,有人在塞外見他悠然地吹奏著笛子,是為「蟬蛻不死」。
  •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
  • 他生於富貴之家,卻不以燕酣綺靡、紈絝為尚,偏跑至錢塘以賣藥為生;他承襲兩淮長官之爵,掌管軍民、司法大權,卻甘願讓爵位於弟,歸隱杭州。身在富貴之鄉,卻以「酸齋」為表字。翩翩公子,以駿逸為當行之冠;高歌吟詠,向雲霄抒情;更在山林中參禪悟道,使一顆道心總對天開。這位公子就是維吾爾人貫雲石。
  • 數千年的青史長卷中,公子扶蘇之名就像一曲雋永的樂音,縈繞在人們心頭揮之不去。扶蘇既有文王長子伯邑考的剛烈仁孝,又有亦如蘭陵王一樣悲愴的結局。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