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論文造假猖狂 大陸高校腐敗曝光

人氣 6215

【大紀元2016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目前畢業生論文抄襲現象,在中國各高等院校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到博士生,從學生到教授到校長,甚至到中科院的院士。近日,有媒體人曝光大陸學術界跨國論文造假

論文跨國造假產業

據《南方週末》10月4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家名為「剽竊監督」(Plagiarism Watch)的抄襲監測網站,挖出了一家被稱為「世界科學史上最大規模」的英文論文造假公司。

被舉報的是巴西雜誌《遺傳學和分子研究》(英文名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簡稱GMR)。該雜誌被舉報疑似為研究人員跨國批量生產、發表學術論文。研究者發現,2015年該雜誌發表的中國學者文章達到1605篇,占總發表量的78.1%。

報導稱,其中至少11篇SCI論文,有著完全一模一樣的實驗圖表。如果沒有舉報信,哪怕是最先進的技術也很難識別,其中一個名為圖表三的流式細胞檢測結果,出場率更高達9次。

這些論文的作者都來自中國,其中兩篇論文作者都是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的醫生,余者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機構。

報導披露道,中日友好醫院的唐弢、張國超、王文躍等人和威海市文登中心醫院的蔄輝斌、畢偉平、蔄紅好,不但在論文中使用了同一張圖表3和圖表1B,他們甚至是同時在2015年9月向GMR投稿,文章還發表在了同一期期刊上。

「剽竊監督」網站分析認為,這些文章不可能有相互抄襲的可能,是第三方論文造假代寫公司製造了上面的這些論文。

報導表示,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簡稱為SCI的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文資料庫,一直被視為最重要、國際公認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工具。但如今,這一系統內的部分雜誌,正用收版面費的形式,為中國論文造假者大開方便之門。

報導介紹,他們共同的特點:都屬於OA期刊,即作者或機構付費、讀者免費的出版模式,都收取不菲的版面費。——在2015年,中國為此支付了7217萬美元(人民幣約4.7億元)。而這些錢,大部分由科研經費和機構買單。

論文代寫者:這個是買賣

雖然論文代筆被認為是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但是代筆公司並非全生活在暗處。在一家名為「肽度時界」的醫藥服務平台網站上,居然有公開招標代筆公司的服務。

2016年3月,有一個SCI論文代發的需求在該網公開招標,7家公司參與了競標。按照標書顯示,中標者需要在年底前,為發布者各代發一篇心血管方面的SCI論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據《南方週末》報導,南京德亨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出示一份合同顯示,一篇影響因子為1分左右的SCI論文,從合同簽訂到發表文章需要一年時間,價格是64,000元,如果加急半年價格則是68,000元。

該公司負責論文從設計到投稿的全部工作,而客戶只須提供需求、作者的人數、名字。工作人員介紹,時間越急則價格越貴,另外影響因子越高,價格也更貴。

據報導,李傑(化名)是一名專業代寫者,在一家頗具規模的公司裡做論文撰寫組的負責人,專門負責設計課題、撰寫和發稿。李傑稱經過他的筆發表的SCI論文加起來,有一百多篇了,但「這些文章的產權都不是我的,我只負責寫,這個是買賣」。

報導稱,這些面目可疑的論文發表者,很少自掏腰包,「一般科研經費都能夠解決」。在各大醫院、醫學院校,都有針對SCI論文發表的獎勵制度,並能報銷版面費。

學閥讓大陸高校更腐敗

FT中文網9月26日發表一篇名為《「學閥」現象加劇高校學術腐敗》的文章,文章列舉多個國外雜誌,涉及論文造假,大部分假論文來自中國大陸。

文章介紹,在此之前,中國學術界曾被曝出三起國際學術期刊的撤稿風波:2015年3月,英國BMC出版社(BioMed Central)撤回43篇論文,其中41篇系中國學者發表的論文;

同年8月,全球著名學術出版集團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發表的64篇論文,而這些論文全部出自中國學者之手;

10月,愛思唯爾(Elsevier)撤銷了9篇論文,9篇也全部來自中國高校或研究機構。這三次撤稿風波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同行評價涉嫌造假」,也就是審稿人郵箱是假冒的。

文章表示,與發表在國外雜誌上的論文相比,國內論文抄襲、造假現象更為惡劣。雖然中國學術界內外對期刊充斥著大量不合格、造假論文的現象早已怨聲載道,但卻不見絲毫改善,甚至比10年前更為惡劣。

所謂「學閥」,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指憑藉勢力把持教育界或學術界的人。

文章表示,學閥一定要具備3個資質:博士導師資格、掌握行政權力、善於跑關係。博士導師手下的博士生,大多留校任教,有利於形成一個小利益集團;而行政權力則可以壟斷學術資源;拉關係,跑課題,演講等更可以鞏固其學閥的地位。

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曾表示,「學校內部的『行政化』主要是受官本位的影響太重。有些時候處長們會影響著太多的學術資源」。每年國家各類科研項目公布的結果當中,擁有行政職務的學者占的比重往往奇高。這當中就是因為高校的行政權力對資源分配擁有主導作用。

文章認為,正是得益於行政權力的市場化機制,學閥擁有比普通教授更高的收入。根據《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制改革研究》顯示,「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其年工資收入比不擔任行政職務的教授高18%;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比不擔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高25%」,前者的年均課題收入也比後者高36%。「可以說,『學閥』的隱形收入和灰色收入甚至腐敗收益根本無法估量。每年國家撥付的項目經費存在大量貪污現象,但卻罕見有人被查出來。」

除此之外,文章還認為學閥現象對高校正常學術秩序產生嚴重干擾,其表現在三個方面:結黨營私,阻礙學術自由,浪費學術資源。

在分析產生學閥的原因時,文章提出,「學術資源市場化也使得高校變得更為急功近利。」文章認為,學術資源單純地以量化指標作為評價和考核標準,這些量化指標往往過於單一,整個過程又缺少監督機制,這不僅使得高校對論文重量不重質,也讓學閥們有操縱評價和考核程序之機。

資源豐厚卻缺少監督制衡和懲罰措施,這些學閥非常容易成為學術不端行為的高發人群。

中國教育界根源

教育界的腐敗源自於江澤民時代。陳至立按照江澤民的指示,下令「高校擴招」和「教育產業化」,這些政策被外界認為禍國殃民,使學校成了骯髒生意的交易場,教育界亂收費愈演愈烈,偽造文憑,花錢買文憑等事情層出不窮,引起社會極大憤怒。

時事評論員橫河表示,「教育產業化」使大學學費昂貴,很多人可能要幾十年的工資,或者是全家人的努力才能勉強養一個大學生。那麼要在短時間掙回這筆錢,怎麼辦?那麼就「造假」。在一個完全沒有道德,不把這種事情當成一種丟人的事情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願意走這條路。

從去年底開始,王岐山在高校掀起反腐風暴,與李克強聯手清洗教育界。之後,高校高管接連被查和免職。據報,2015年,34所高校的53名官員被通報,其中一本院校被通報人數約占62%。今年3月中共兩會前夕,北京、山東、內蒙古、廣西、福建5省區總計120所高校被密集部署巡視。

今年5月2日,政府網刊登李克強在北大座談會的講話內容,李克強表示,大學要重視一流學科建設,不一定都要建成綜合性大學。李克強談到高等院校改革稱,要給學校更多辦學自主權,要抓緊修改或廢止不合時宜的行政法規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約學校發展的不合理束縛。

外界關注,李克強講話內容多方面抨擊江澤民當政時的相關高校政策;江澤民姘婦陳至立的利益地盤教育系統正被清洗、重新洗牌;以陳至立為首的一批江派官員可能將落馬和受到處理,陳至立或面臨清算。#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大陸73所「野雞大學」名單曝光 涉16省
李克強突破江派壟斷 引民資入電信石油領域
大陸第六批虛假大學曝光 詐騙手法有「創新」
【內幕】習舊部翻出陳至立教育產業化舊帳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