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7)錯誤婚姻種下禍根

文宇
font print 人氣: 16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3、克勞狄烏斯(Claudius)(公元41年~54年)

卡里古拉死後,近衛軍擁立他的叔叔,提貝里烏斯的侄子克勞狄烏斯為帝。

克勞狄烏斯執政期間,在施政大略上採取中庸之道,力求各階層各民族間的和諧,他修補了卡里古拉當政時造成的與元老院之間的裂痕。

雖然克勞狄烏斯在位期間,完成的工程不多,但卻都是對民生有利的重要工程,他修建排水道,引富基努斯湖湖水進入羅馬城,他還擴建羅馬的外港奧斯提亞,修築攔波堤,並立燈塔指引夜間航行的船舶。

奧斯提亞(FoekeNoppert/維基百科)

克勞狄烏斯尊重氏族大會與公民大會,也尊重元老院的決定,所有的舉措加上他為人謙遜溫和,使他贏得羅馬民眾的好感。一些史學家批評他個性懦弱,是無能帝王的典型,這主要是因為他曾受到妻子和自家被釋放奴隸的欺騙和背叛。

克勞狄烏斯天生殘疾,從屋大維到提貝里烏斯時代,都被視為王家之恥,不被允許參政。因此他從少時起便窩在家中專注於研究典籍學問,曾著有多部歷史著作,是位博學的帝王。

克勞狄烏斯(Wikimedia Commons)

由於他的意外登基,事先沒有培養自己的執政班底,他便重用自己府邸被釋放的奴隸,任用他們做秘書,幫助處理國政。這也是羅馬帝國內廷政治的開始。

公元49年,克勞狄烏斯的王后美撒利娜背叛了他而被迫自殺,克勞狄烏斯便娶了自己的侄女小阿格里皮娜。

小阿格里皮娜(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公元54年,克勞狄烏斯因食物中毒而死,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是王后小阿格里皮娜投毒。因為這位王后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尼祿出人頭地,之前曾經毒死過一任丈夫。在嫁給克勞狄烏斯後,她不斷施展各種陰謀詭計,迫使克勞狄烏斯放棄自己親子的繼承權,培養她的兒子尼祿為繼承人。她生性狠毒、權力慾極強,生活淫亂奢侈。在古羅馬歷史中,小阿格里皮娜的名字成為了淫蕩、狠毒、陰險、殘忍、惡毒、變態的代名詞。

出土的古羅馬文物中,有一件克勞狄烏斯針對亞歷山大城中希臘裔和猶太裔之間流血事件的敕令,從中可以看出克勞狄烏斯對兩個民族間對立的歷史淵源相當了解,敕令中他措辭威嚴、恩威並施,勸誡雙方以祖先的和平方式共處,相互體諒容忍對方的信仰和民族傳統…… 史學家稱,克勞狄烏斯是第一位正確理解猶太地區動亂本質的羅馬帝王。

在後世王朝的一些羅馬帝王的繼位誓詞中,有這麼一段,「吾將遵循神君奧古斯都、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之施政……」。由此可見,克勞狄烏斯的統治在施政上還算可圈可點,但是家事管理不善,縱容家奴干政,最大的敗筆是娶了尼祿的母親。@

責任編輯:畢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周刊》第23期藝術欄目【故宮大英展】
  • 【周曉輝】迫害基督徒致羅馬帝國滅亡 中共正步其後塵
  • 漫步今日羅馬,諸多建築遺蹟仍讓人追想古帝國的輝煌:神廟、城牆、廣場,噴泉、凱旋門、浴場,當年無不精緻奢華,圓形競技場和馬戲場的規模更加令人歎止,然而羅馬帝國也以背離道德的文明著稱。從帝國一隅開傳的基督教,其信眾因不隨時俗而遭到恨惡,隨之而來的是長達三百多年的迫害;幾乎同時,從羅馬城開始,羅馬帝國全境至少爆發了四次大瘟疫,其覆亡給今人留下深刻的警示,從眾多傳世畫作中,我們仍可見到這場正邪大戰的生動見證。
  •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眼中,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絲國」,直譯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Seres被認為是源於漢字「絲」,也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一詞的來源。
  • 羅馬帝國全盛時版圖跨歐亞非三大洲,約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當時世界上只有東方的大漢王朝可以與之匹敵。
  • 愷撒生前政績斐然,在疆土、政治體制、經濟司法、文化學術等各方面為其後到來的羅馬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生前雖未稱帝,但因其創下的輝煌功績及對羅馬帝國的深刻影響,被後世稱為「愷撒大帝」,成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王,被視為帝國真正的開創者。
  • 屋大維得知愷撒被刺的噩耗時正在阿波羅尼亞軍中,時年十八歲。史學家形容屋大維「外表異常英俊,也極其優美,雖然他從不在意其個人的打扮...
  • 1787年由藝術家繪製的《維吉爾對奧古斯都和屋大薇朗誦埃涅阿斯紀》,現藏倫敦國家美術館。描繪詩人維吉爾親自向皇帝奧古斯都朗誦詩作,皇帝的妹妹小屋大薇被詩歌的內容感動,抑制不住情感而昏倒。(公有領域)
    羅馬帝國雖被稱為帝國,但王位的承傳上卻並非世襲制,受幾百年共和制影響,羅馬帝國的元首之位原則上應該是選舉制,也就是說從法律上來講,任何一位德高望重且有能力之人都可成為元首候選人...
  • 正因為對正信者的迫害,羅馬帝國雖綿延百年,卻一直充斥著各種天災人禍,瘟疫、火災、政變、暴動、外敵入侵等等的動盪不安。
  • 一些史學家把羅馬帝國的衰亡歸結於獨裁帝制,殊不知歷史上有多少輝煌強大的帝國與王朝,而帶領國家民族走向強盛的帝王偉人也比比皆是。因此,君主制不是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民主制也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所在。「道德」才是一個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決定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