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派克德科學獎揭曉 六華裔學者獲獎

人氣 1463

【大紀元2016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畢儒宗報導)美國派克德基金會(David and Lucile Packard Foundation)2016年科學和工程獎15日揭曉,16名得主中有六名華裔科學家。他們每人將獲得五年共875,000美元的研究經費。

六名華裔科學家分別是斯坦福大學的強納森范(Jonathan Fan,音譯)、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李波(Bo Li,音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馬登科、賓州州立大學的麥建輝(Kin Fai Mak,音譯)、哈佛大學的倪坤康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許可。

這是華裔近年來在派克德基年度科學及工程獎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年。這六名華裔科學家來自兩岸三地及美國,背景非常多元化,是凸顯不同背景華裔都能在美國科學界有傑出表現的最佳範例。

強納森.范是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副教授,2010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在過去兩年獲得多個科學獎。(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強納森‧范是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副教授,2010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在過去兩年獲得多個科學獎。(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強納森范是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副教授,2010年獲得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在過去兩年獲得多個科學獎,今年除了派克德科學及工程獎外,他還獲得史隆基金會(Sloan Foundation)物理學獎,去年獲得美國空軍年輕研究員獎。他的研究主題主要在影像處理,旨在通過結合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和計算設計的跨學科努力,拓展小型化光學系統的發展。

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生化系副教授李波畢業於北京大學,2009年獲得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生化系副教授李波畢業於北京大學,2009年獲得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生化系副教授李波畢業於北京大學,2009年獲得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曾獲Jane Coffin兒童紀念基金博士後獎學金及2012年美國國家健康院(NIH)Pathway-to-Independence研究獎。她的研究主題是探討細菌化學作用的演變和細菌產生的類藥物分子,試圖解開細菌基因組的化學作用並發現下一代抗生素。

清華大學校友馬登科2009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心血管研究院助理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清華大學校友馬登科2009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心血管研究院助理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清華大學校友馬登科2009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後在麻省理工學院生物系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心血管研究院助理教授。今年他還獲得史隆基金會神經科學獎。此外他是2014年-2018年美國國家健康院Pathway-to-Independence研究獎得主。他的研究調查在低溫/缺氧的情況下,生物如何發展出新機制來適應環境的改變。

麥建輝2005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201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現任賓州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麥建輝2005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201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現任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麥建輝2005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2010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博士,現任賓州州立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麥建輝的研究是探討具有多個內部量子自由度的電子系統所表現出的非常規傳輸現象和電荷粒子的多組分超流度(Multicomponent Superfluidity)。通過組合光譜和顯微技術,他在原子級薄材料及這些材料的異質結構上再進一步研究這些特性。他還獲得2016年美國空軍年輕學者獎、2015年聯邦能源部年輕研究獎及2014年國際純物理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量子電子學年輕科學家獎。

哈佛大學教授倪坤康在2000年高中畢業後移民美國,就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2009年獲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哈佛大學化學及生化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哈佛大學教授倪坤康在2000年高中畢業後移民美國,就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2009年獲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哈佛大學化學及生化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哈佛大學教授倪坤康在2000年高中畢業後、自臺灣移民美國,就讀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2009年獲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哈佛大學化學及生化系副教授。她也是2015年貝克曼年輕研究員獎(Beckma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得主及2010年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學(AMO)傑出論文獎得主。

她的團隊研究化學和物理的量子介面,簡單的規則如何產生出複雜的結果,以及讓分子處於停滯狀態的新技術,並將其用作複雜系統的量子構建塊。

許可是今年獲得派克德科學及工程獎的另一名清華大學校友,目前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化學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許可是今年獲得派克德科學及工程獎的另一名清華大學校友,目前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化學系副教授。(派克德基金會網站)

許可是今年獲得派克德科學及工程獎的另一名清華大學校友。2004年大學畢業後,許可於2009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化學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是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化學系副教授。他在納米線的超導電性及納米線的熱電效應等多個科研方向均有突破。他是2016年史隆基金會化學獎得主,並曾獲美國材料協會優秀研究生獎及加州理工學院納米方向優秀畢業論文獎(Demetriades-Tsafka-Kokkalis Prize in Nanotehnology or Related Fields)等獎項。

他是一位物理化學家,他開發新的工具在納米級別探討生物、化學和材料系統。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的實驗室採取了多維方法,協同集成顯微鏡、光譜、納米技術和細胞生物學。

設於1988年的派克德基金會是由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創辦人之一的派克德(David Packard)所設立,旨在鼓勵美國高等學府中最有潛力的年輕教授,提供獎金給這些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科學家,讓他們能夠享有充份的研究自由。 自創立以來,已經提供了3.78億美元給559位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3華裔學者獲年度派克德科學獎
2華裔科學家獲美國技術創新最高榮譽獎章
華裔高中生獲印州「科技小姐」獎  想讀哈佛
紐約華裔黃哲倫 當選美國戲劇聯盟主席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