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籌備昭君劇 大賽選手李可欣獻原創舞蹈

人氣 595

【大紀元2016年10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蓁美國紐約報導)古樂響起,身披粉紅色斗篷的絕世佳人,合著旋律翩然起舞,上演一幕沉魚落雁的傳說。為參加今年的「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來自紐約的李可欣決定挑戰自己,獨立創作一部古典舞劇,演繹四大美人王昭君的和親故事。

這部舞劇名為《昭君出塞》,講述的是王昭君離開長安、辭別故土的感人片斷。早在兩年前,李可欣便在專業課上創作了一篇文字稿,詳細設計了講述昭君故事的舞蹈動作。今年借著古典舞大賽的平台,她決定將其進一步完善,變成真正的舞劇,把自己對昭君的理解表達出來。

王昭君本是漢宮美女,因拒絕賄賂宮廷畫師,多年來默默無聞。後來匈奴王提出和親請求,王昭君主動提出去塞外和親。現在的人大多從悲劇角度解讀昭君,但李可欣更傾向於把她視作敢於犧牲自我的和平使者。她說:「古時候的人胸懷博大,做事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別人,她這麼做是為了漢朝和匈奴的和平,也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為了更準確地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李可欣凭借八年习舞的心得,深入揣摩昭君的心境。她表示:「她剛離開長安時,對漢朝充滿依依不捨之情,想到自己的責任,她便心志堅定地奔赴胡地。」因此在作品中,李可欣精心設計古典舞動作,重現昭君的心路歷程。

在舞蹈開頭部分,李可欣有一個雙臂平舉抱圓,類似行禮的動作,象徵她向漢帝拜別;然後身體轉向另一邊,表現她的生活從此轉變;再往後她又朝著漢朝方向看了兩次,流露出對家鄉的眷戀。快結束的時候,她右手五指張開,模擬彈琵琶的姿態。李可欣說,因為昭君精通音樂,在和親途中彈奏一曲《出塞曲》,連天上的大雁都為之心碎,這就是「沉魚落雁」中「落雁」的由來。她希望透過這個動作,突出昭君的才情,更細膩地反映中華傳統文化。

舞蹈中,她還設計了一段脫下斗篷的舞蹈片段。她說:「一個是為了便於展示舞蹈動作,更深的含義是,放下斗篷代表她甘願放下過去,再次穿上斗篷則表現她的心境發生轉變,義無反顧地踏上和親之路。」

李可欣還透露,今年是她第四次參加大賽,以前參賽演繹的人物性格都比較歡快、活潑,從來沒有表現過悲傷的心境。「我記得舞蹈老師說過,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要什麼都能演,演什麼像什麼,所以這次就想鍛煉一下自己。」

經過這次獨立編舞,李可欣對中國古典舞有了更深刻地體會。她說,創作一個全新的舞劇,比直接學習現成的舞蹈,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要大得多。「你編的動作不僅要符合劇情和人物性格,而且還要讓觀眾看懂,就要經過多次嘗試。」一個出手,一個眼神,就蘊含多重意義,就需要不斷練習,才能傳遞給觀眾準確的信息。

 

2016年10月20日,新唐人第七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圖為青年女子組參賽選手李可欣表演舞蹈《昭君出塞》。(戴兵/大紀元)

在大賽舞臺上呈現的王昭君,是李可欣設計多個版本的動作後,確定的最完美一幕。她曾把每個版本跳給老師、同學看,然後根據他們的建議不厭其煩地修改。直到比賽前三天,她還在完善舞蹈的動作細節。這次比賽她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發自內心做好每個動作。

「中國古典舞講究以意帶動形體,你的心一定要到位,才能跳出自然又能打動觀眾的舞蹈。」李可欣表示,中華文化的內涵博大精深,裡面有無數表現仁義禮智信等傳統道德的故事,都是古典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她希望通過古典舞表現出傳統文化最精華的內容,讓人們找回失落的文化記憶,這也是她連續參與古典舞大賽的真正目的。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組圖: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少年男子組
組圖: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青年女子組
組圖:中國古典舞大賽複賽——青年男子組
為觀眾負責 日本青年創作《移孝為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