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我我我!」為何今天的孩子更少做家務

文/李適 陳潔雲 譯

( Ilike/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6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10月29日訊】按:本文作者李適為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中國語言文化講師。本文原載TheConversation.com。

今年8月,澳洲財政部長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警告說:「等着依賴政府的一代澳大利亞人正在成長。」學界稱之為「我一代」(Me Generation),有的學者甚至說:「我們面臨著『我、我、我的流行病』。」

為甚麼今天的年輕人變得更自戀?據研究,年輕人同情心水平的下降,應部分歸因於1980年代家庭教養方式的變化。

在過去,孩子是一個家庭獲得生存壯大所需的實際幫助、甚至經濟收入的途徑之一;而今,孩子則被視為情感資產,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被愛。如今的父母更注重在讓後代幸福而成功的基點上養育他們。

養育模式為何發生改變

從1980年代起,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技術的發展(包括洗衣機和洗碗機問世),孩子們做家務的時間就有所減少。孩子不再被視為對家庭生存壯大至關重要的貢獻者,家長的關注重點也從家庭責任轉向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結果,孩子的權利感膨脹,責任感的培養卻被忽視,家務不再像以前那樣受重視。

尤其是1979年至2015年間出生的中國年輕人,他們出生在獨生子女政策下,通常被叫做「小皇帝」和「小公主」。其父母多數在大饑荒和文革中經歷了磨難,誓不讓自己的遭遇在唯一的孩子身上重演。他們對孩子不計一切地付出,導致許多孩子不承擔任何家庭責任,包括家務。

西方的孩子也是如此。研究發現,讓孩子做家務的美國父母不到30%。正如學者理查德‧蘭德(Richard Rende)在其著作《養育能幹的孩子》(Raising Can-Do Kids)中所言:

「今天的父母希望孩子花時間在可以帶來成功的事情上,諷刺的是,我們卻不再從事一件實際上可引向成功的事,就是家務。」

責任如何讓家庭紐帶更牢固

家務在傳統上是一項家庭義務,辛苦而枯燥。但研究表明,做常規家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社會正義感,因為每個人都須做家務,這體現了公平的理念。家務也為孩子提供了加強親情紐帶和責任感的途徑。

社會正義感的培養,意味著孩子會認為他們與父母的關係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片面的。家庭紐帶有兩個相互作用的維度:父母愛孩子,而孩子也感激父母所做的犧牲。

就後者而言,只有通過讓孩子明事理,還有更重要的——確立家庭規範(家務包含其中),父母之愛才能變成實踐,從而促進親子間的彼此關愛,強化家庭紐帶。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一個人,既沒有可以炫耀的祖先,又沒有值得一提的宗族姓氏,而最終卻能夠名播四方,並且傳之後世,不也是做學問的結果嗎?所以,君子是不能夠不學習的!
  • 我受朝廷的深恩,被委任為吏部尚書,那就絕不能辜負朝廷對我的信任。我仔細考慮過,如想要徹底杜絕走後門、通關節等營私舞弊的行為,必須首先從家裡人開始!
  • 柳公綽治家歷來謹嚴,對子弟要求相當嚴格,其家法深為士大夫們所欽佩。柳公綽的舅舅薛能、薛從都是朝廷要員,一個繼舅和他一樣也擔任節度使,而岳父在朝廷中官職也很高,可說是一門顯赫。但柳公綽從不因官位高而傲人,依舊謙恭守禮。
  • 因為數學考試都100分,被同學暱稱為「裘一百」,科技部次長裘正健卻意外踏入生醫研究且屢獲肯定,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裘正健吉他尤其彈得好,大學還差點休學要改走音樂路。
  • 作為傳統海外華人聚居地之一的溫哥華,聚集了大量的香港、澳門以及以往早期在中國東南沿海閩粵一帶的移民,但隨著說普通話的新移民的湧入,即使在溫哥華,粵語的生存空間也日益被擠壓,但最近一家教授粵語的中文學校將唐人家變成了「活學活用」的教室。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