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麗‧流華-中國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歌壇不倒翁 中國情調融合西洋風—姚敏

浮生之歌‧詞人篇
作者:曲典飛

1928年的上海外灘,圖右下角建築為歐戰紀念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59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上海流行歌曲的流行的20世紀1930、1940年代,人們對於愛情的願望與表達方式以不再以深情委婉為寄,火熱的露骨的表白也多能見。姚敏和李厚襄兩人都是在歌詞中兼表委婉之情和火熱之愛的詞家,同時兩人皆詞曲兼擅,使其詞情的融合更上一層。

「歌神」委婉火熱共冶 映現時代風情

姚敏是繼黎錦光和陳辛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界最有影響力的詞曲作家,他能曲、能詞,還能歌,多才多藝,博得「歌壇不倒翁」、一代「歌神」的讚譽。水晶在《流行歌曲滄桑記》提到流行歌曲的三大名家是「狀元黎錦光,榜眼陳歌辛,探花姚敏」。

姚敏本名姚振民,1916年生,上海人,祖籍寧波,1967年病逝香港。他最常用的筆名是梅翁,另外還有秦冠、周萍、萍戈、杜芬等。小時候喪父家貧失學的姚敏,先後做過雜貨店學徒、電影院領票員、海員等。他聰穎敏慧,勤奮好學,從小就喜愛音樂,自學二胡、唱京戲,也會彈鋼琴。

他的胞妹姚莉16歲時被嚴華發掘進入歌壇後,姚敏隨後被薦引進入百代唱片。姚敏進了百代唱片公司,開始作曲生涯。他創作的歌曲,從民間小調到西洋爵士,體裁廣泛、風格多樣、旋律優美。

舅父替他們改了藝名姚敏、姚莉,取其諧音「要名要利」的意思。早期姚敏、姚英、姚莉三兄妹共組「大同社」,在上海華興電台擔任播音節目,由於反應十分的好,於是他們也曾先後在電台作歌唱節目,每節約45分鐘的歌唱節目,姚敏負責歌唱,也為姚莉演唱時作鋼琴伴奏,而姚英則主持報告。在早期,歌壇以女歌星為主,男歌星只是陪襯的角色,姚敏和嚴華、黃飛然是比較知名的男歌手。當時男女對唱的歌不少,尤其姚敏、姚莉的兄妹檔,和嚴華、周璇的夫妻檔,頗有名聲。

姚敏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憑著音樂的天賦和苦練,在流行歌曲界發光發熱,成了20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流行音樂界詞曲唱兼善俱優的後起之秀。大陸變色後,他移轉陣地到香港發展,更是光芒四射,穩居流行歌曲界的第一把交椅,支撐香港流行音樂界的半邊天。姚敏的歌曲具有典雅的中國情調,也有融入西方爵士曲調特色的作品,反應那時代中西交揉的時尚。

中國情調的「雷聲」

姚敏的歌詞風格委婉深情、典雅綺麗;他的曲旋律動聽,能巧妙融會及模仿各種中西歌曲形式,兼容並蓄,受到聽眾的歡迎。〈雷夢娜〉是姚敏早期的成名曲,歌唱早年上海近郊度假村麗娃河(Rio Rio)的風光,節奏強勁,是中速的布魯斯(Blues)舞曲,轟動舞廳,據說當年上海舞廳幾乎不可一日無「雷聲」,描述了〈雷夢娜〉歌聲的風靡。另一曲他作詞的〈莎莎再會吧〉也在上海的舞廳造成轟動。他的〈第二春〉被英國舞台劇《蘇絲黃的世界》改編成英文歌曲,成了繼〈玫瑰玫瑰我愛你〉之後流傳歐美的第二首中國流行歌。他的〈河上的月色〉、〈迎春花〉、〈南海之晨〉就是他一人包辦寫詞作曲的例子。

姚敏的歌曲有典雅的中國情調,也有揉合時代變風的西化作品,能夠和黎錦光、陳歌辛鼎足而三,不是偶然,也非溢美。1949年以後,流行歌曲在大陸被中共政權視為腐敗的象徵,而禁絕30年,留在大陸的作曲家、作詞家不是銷聲匿跡就是改行轉作。大陸變色,姚敏選擇到香港發展,使得上海流行歌曲在香港發揚光大,延續十幾年。姚敏短短半百人生,在1967年猝逝,大柱倒塌,香港流行的時代曲星光歲月也黯然。

片羽記情‧歌詞附錄

〈迎春花〉
正月裡來迎春花兒開,迎春花兒人人愛,迎春花兒處處開,
幸呀幸福來,幸福來呀幸福來呀,大地放光彩,
迎春花咱們大伙栽,嘿嘿那荷呀荷嘿,齊心養培勤灌溉,
人人都把迎春花兒愛,無愁無慮樂自在,年華似水容易過,切莫再延哎,
莫延哎莫延哎,時光不等待,迎春花咱們合力栽,嘿嘿那荷呀荷嘿,春花永遠為我們開。

迎春歌(姚莉.姚敏演唱)視頻

〈河上的月色〉
河上的月色,異樣的明朗,我對著它想念,想念我的情郎。
有這麼一個夜晚,隔岸的夜光使我們的心蕩,我們偎著吻著,羞看漫爛的波光。
有這麼一個夜晚,隔岸的歌聲使我們的心傷,我們愁了泣了,背向漫爛的波光。
河上的月色,異樣的明朗,我對著它想念,想念心愛的情郎。

河上的月色(白虹演唱)視頻

〈恨不相逢未嫁時〉
冬夜裡吹來一陣春風,心底死水起了波動。雖然那溫暖片刻無蹤,誰能忘卻了失去的夢。
你給我留下一篇春的詩,卻叫我年年寂寞過春時,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才開始不提你的名字。
可是命運偏好作弄,又使我們無意間相逢,我們只淡淡地招呼一聲,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苦痛,盡在不言中。

恨不相逢未嫁時(李香蘭演唱)視頻

〈如此上海〉
摩登的misss and gentle man,個個都時髦華麗巧裝扮。
萍水相逢一見恨太晚,願我兩共結同心永相愛。
高樓和大廈還嫌住不慣,倒不如公寓旅館少麻煩。
每日裡燈紅酒綠常安排,化幾千用幾百也不管。
誰知道遍地血淚哀號,窮苦人家破人亡,忍飢寒徘徊街頭徬徨,生活悽慘流浪。
暮煙漫漫滿布大上海,黑暗重重淹沒大上海,有錢人揮金如土無憂煩,勞苦人一生忙碌永不安!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起源於中國傳統民間曲藝,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錦暉在1930年代前創作的頗有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國民間曲藝的元素創了早期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
  • 今日一般人對1930、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可能封存著鴛鴦蝴蝶、兒女情長的印象。的確,以愛情為主調的「桃花派」歌曲的情調符合當代上海都市常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成了上海流行歌曲最大的一支,然而,如果打開上海流行歌曲的歌匣,就會發現它的內涵豐藏,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鴛鴦蝴蝶、兒女情長所能涵蓋。
  • 「中國流行音樂之父」黎錦暉是中國近代國語教育學家,在推行國語教育中,運用了音樂、歌曲、戲劇的元素,自編教材並且組織團隊推廣演示。後來,因緣際會,推動平民音樂、歌舞表演又成了他青壯期的主要生涯。
  • 黎錦暉有培養栽培人才、塑造歌星影星的理想和才能,當年的流行歌曲明星及電影明星,如:王人美、周璇、嚴華、黎錦光、黎明暉、黎莉莉、白虹、陳燕燕等等,都是明月歌舞團培養出來的,構成了上海流行夜空的「星圖」。
  • 從1932年到1940年,嚴華灌錄了不少唱片。當時的流行歌壇中,男歌星獨唱不流行,故嚴華除少數獨唱曲外,先後與當時當紅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龔秋霞、李麗華等合作演唱。因嚴華曾主唱富有民歌風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劇〈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稱號。從1932年到1940年,嚴華灌錄了不少唱片。當時的流行歌壇中,男歌星獨唱不流行,故嚴華除少數獨唱曲外,先後與當時當紅的流行女歌星王人美、周璇、白虹、龔秋霞、李麗華等合作演唱。因嚴華曾主唱富有民歌風味的〈桃花江〉,主演歌舞劇〈桃花太子〉,加上他俊美的小生外表,博得「桃花太子」的稱號。
  • 中國1940年代著名音樂家黎錦光創作200首流行歌曲,〈夜來香〉最為出名。明星演唱,家喻戶曉。多首名曲至今為人深愛,他完美演繹中國人的感情方式,壓倒那些喊打喊殺的紅歌黨曲。
  • 陳歌辛是早年上海流行歌曲界最令人矚目的一顆星,是個天才型的作曲家、作詞家,他短短一生一心投入音樂,也是在四十年代中國流行音樂歌壇樹立標竿的經典人物。在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壇陳歌辛的聲名和歌王黎錦光相埒,實力在伯仲之間,兩人是中國流行音樂第一階段成熟期的雙峰。
  • 在一九1930、1940年代中涉足流行音樂歌詞創作的,除了曲詞兼擅的音樂師匠之外,有一派舊派小說文人。從晚清以後到民初流行的通俗文學小說,章回小說體裁,亦文亦俗,常見典麗駢文,主題內涵以才子佳人的故事為主線。這些才子佳人之類通俗文學被當時的「新文學」運動者批判為「鴛鴦蝴蝶派」。
  • 范煙橋作詞的電影歌曲有《西廂記》插曲〈拷紅〉、〈花好月圓〉,《惱人春色》插曲〈鍾山春〉、〈天長地久〉,《李三娘》主題歌〈夢斷關山〉、插曲〈春風秋雨〉,《長相思》主題歌〈燕燕于飛〉及插曲〈夜上海〉、〈花樣的年華〉、〈星心相印〉、〈黃葉舞秋風〉和〈凱旋歌〉等。
  • 陳蝶衣(西元1908-2007年)是上海流行歌壇的鴛鴦蝴蝶風格詞人,也是其中生命最長、創作生命最長、歌詞產量最多的一個,有「詞仙」之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