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真人蓋世張三丰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16) 金殿飛昇

千古英雄人物張三丰(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40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十、金殿飛昇

張三丰在民間聲名遠播,神乎其神的仙跡,使之成為家喻戶曉的活神仙,震動天子。

張三丰全集》記載,自明太祖就開始了對張三丰的尋訪。洪武十七年甲子夏,詔求故元退老、一百三十七歲老人、武當山隱士張三丰,不見。十八年春,以張三丰弟子沈萬三、邱元靖再求武當山隱士張三丰,又不見。二十四年夏,又以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事的張宇初,求武當山隱士張三丰,始終不得見。

永樂間,侍讀胡廣上奏張三丰深有道法,並呈上張三丰的《捷要篇》,雖然其中奧妙深不可測,但明顯看出內合玄機。戶科給事中胡濴,曾與三丰相識,成祖慕張三丰高風亮節,命胡濴遍巡天下,訪求隱士張三丰。過了五年,不見胡濴回京,成祖刻刻不忘想見三丰之心,心想三丰雲車不定,但總會回到武當山,就命張三丰弟子孫碧雲到武當山等候張三丰,並致書相請。書中說,成祖「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仰慕張三丰「超乎萬有,體合自然」之懷。

「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朕才質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謹致香奉書虔請。拱候雲車鶴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惓惓仰慕之懷。」

成祖「命安車迎請」,其意之誠,其禮之至,古今無二。然而張三丰隱而不見,回詩一首,讓弟子孫碧雲轉交成祖,說成祖本「福德無疆」,唯願陛下能「澄心治理,屏慾崇德」,而長生之訣就在「澄心寡慾」。

《答永樂皇帝》:

「皇帝陛下,福德無疆。臣本野夫,於時無益,荷蒙宸翰,屢下太和,車馬數馳,猿鶴相訝。伏願陛下,澄心治理,屏慾崇德,民福主福,民壽主壽。方士金石,勿信為佳。恭進一詩,乞賜一覽。外附口歌三章,皆義山人祛慾修身之道,毋視為異術,則臣幸甚。

「地天交泰化功成,朝野咸安治道亨。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鼓鍾清。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若有情。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慾是長生。

「天機不肯輕輕洩,猶恐當今欠猛烈。千磨萬難費辛勤,吾今傳與天地脈。皇帝尋我問金丹,祖師留下長生訣。長生之訣訣何如,道充德盛即良圖。節慾澄心澹神慮,神仙那有異功夫。」

後明成祖大修武當,祭拜真武大帝。建「遇真宮」,塑像祀奉張三丰。永樂十四年令尚書胡廣繼續尋訪。胡廣星夜抵武當,焚香泣禱。三丰見胡廣情切,先自飛身而去。成祖正在上朝,得見張三丰,笑而問道。張三丰於是唱了一曲訪道求真走天涯的歌,唱罷,從容走下台階,一時卿雲瑞彩,彌滿殿庭,良久始散,張三丰飛身而去,君臣歎異,始信世上果有真仙。

天順三年,明英宗素敬道德之士,張三丰鑒其誠,乃現身宮中謁見。張三丰紫面凝朱,修髯如戟,髻垂腦後,和玄武(真武)的模樣相同,腹大肩厚,腰絛首笠而來。稽首言曰:「臣三丰願陛下修己安人,黜邪崇正」,然後就隱去了。於是明英宗親製誥文,封為「通微顯化大真人」。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朕惟仙風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靈文,集陰陽之正氣。顧長生久視之術,成超凡入聖之功。曠世一逢,奇蹤罕見。爾真人張三丰,芳姿穎異,雅志孤高。得仙籙之秘訣,餌金鼎之靈膏。去來倏忽,實得造化之機;隱顯微芒,吻合乾坤之妙。茲特贈爾為通微顯化真人,錫之誥命,以示褒崇。尚期指教,式惠來英。」(《明天順皇帝敕封誥命》)

成化(明憲宗)時僧道兩徒,濫竊封誥,貪縱不法,明憲宗厭之,因科道官進奏,遂削僧道兩徒國師、真人之號。成化二十二年春,為表張三丰高風峻節,明憲宗特封三丰為「韜光尚志真仙」。

「成化二十二年春,詔特封前太和山隱士張三丰為『韜光尚志真仙』周顛為『宣猷輔化真仙』。」(《張三丰全集隱鏡編年》)

嘉靖四十二年,明世宗晚年頗好密宗,得知張三丰顯化南京,於是找來全部張三丰著作,讀了《玄要篇》之後,歎曰:「我朝真仙也。」於是封張三丰為「清虛元妙真君」,並在張三丰舊日棲身之處,建清虛觀祭祀張三丰。

「嘉靖四十二年秋,封張三丰為『清虛元妙真君』。」(《張三丰全集隱鏡編年》)

天啟三年,明熹宗因時事多故,宮廷中設箕求仙,忽見紅光覆座,光中現張三丰真容。帝叩曰:「真仙教我,真仙護我。」降語甚密,移時隱去。帝感之,封張三丰為「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

「天啟三年秋,張三丰神現宮廷,晉封『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張三丰全集隱鏡編年》)

在明清兩代,四百年間,張三丰真人的神跡不斷,大明朝皇帝對張三丰鍥而不捨的尋訪,一次次的致書、加封,修建道家宮觀,在大明朝掀起了史無前例的崇道高峰,形成一個系統的大明玄教。

武當山 (Seth Kramer/Flickr)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點閱【千古英雄人物之張三丰】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宗征戰,並非只靠一己之勇。太宗治軍之嚴謹,布陣之精準,臨敵之應變,料敵之如神,用兵之出奇,戰術之多樣,戰略之高超,將將之貼切,更兼天意使然,遂使其百戰百勝,開創大唐王朝。太宗熟讀兵法,用乎於心,審時度勢,無往不勝,戰功卓著,然只留下極少兵法論著。成吉思汗所言之《唐宗兵法》即為後世所傳《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 作為中國神傳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榮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稱得上無與倫比。
  • 東晉以後,山水遊記體詩文開始受到關注,從唐朝開始,遊山水已擴大到對臺閣名勝、邊塞以及繁華名都大邑之遊歷。所以在唐詩中有很多優秀山水詩、邊塞詩。唐代很多文人在入仕以前都有長期遊歷經歷。這種遊歷除了遊賞名山大川、增聞廣見之需要,還有出於對佛、道之信仰而尋仙訪道的目的。李白在《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云:「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他是遊歷詩人的典型代表。
  • 在《古風》其七中李白寫出其與名道「千歲翁」安期公相見場景。《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則描述李白在嶗山東海親嚐安期公所贈之棗。近千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東巡琅邪之中,在嶗山曾經召見過這位比彭祖還壽長200年的安期公,密談了三天三宿。安期公師從河上公。當年,安期公離開時,給秦始皇留書並留言,「千年之後,求我於蓬萊山下。」(漢劉向《列仙傳》,晉皇甫謐《高士傳》)但千年以後,卻是李白親嚐安期公所贈之棗,並和安期公一同暢遊天庭。莫非歷史深邃的時空中藏有更深的謎底?
  • 史載,張三丰本名張全一,字玄玄,號三丰。祖先為江西龍虎山人,張三丰祖父精通占星術,南宋末年,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於是,帶家人遷往遼陽懿州。張三丰生於元定宗丁未二年夏(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子時。據古籍所述,張三丰降誕之夕,張三丰母親林氏「夢斗母元君手招大鶴,止屋長嘯三聲。」(明陸西星《淮海雜記》)斗母元君為北斗眾星之母。張三丰出生時便有仙人昭示並護持,來歷非凡。
  • 張三丰一曲《上天梯》,唱出他堅如磐石的出世修真之志。張三丰佩劒攜琴,離開遼陽老家,經太行山脈,首先來到道家洞天福地之一的恆山。張三丰在望仙嶺上結廬,潛心尋道。悠悠十六載,未遇大道,轉而東走齊魯(今山東),尋找神仙世界。
  • 延祜元年(1314年),張三丰六十七歲,三十幾年訪道求真不得,眼看著身體漸漸衰老,乾坤茫茫,何處問大道?三十多年往來名山古剎,十萬黃金撒手空,萬般辛苦,衣破鞋穿師難面。張三丰點燃香炷,祈求神開示,炷香預示他向終南山去尋訪。張三丰依神示登上終南山,發現火龍真人正在等他。張三丰百感交集,相見恨晚。
  • 元末明初,張三丰大道成真,超凡入聖。隨後明成祖朱棣大修武當,在大明朝再次興起歷史上崇尚道家文化的高峰,形成以玄天上帝為主神、張三丰為祖師的武當道家修煉法門,吸引了大半個中國的朝拜香火,高峰時,家家安鼎,戶戶煉丹。
  • 張三丰的《大道論》約五千字,意境高遠,用平實的語言說明大道之源,闡述遠超當時世間儒、釋、道各家的更高宇宙觀,論述天地間產生物質的根本原因、生命的起源,指點迷津。誠如張三丰所說,「予論雖俗,義理最美,所謂真實不虛也。」
  • 儒釋道的爭執和相互詆譭,把人帶入對儒釋道理論形式的追究,以至儒釋道又互相滲透,使人忘卻修煉的初衷。張三丰在《正教篇》講到其實只有兩教,一正一邪。人不要看重表面的形式,要看實質的作為是甚麼。「古今有兩教,無三教。奚有兩教:曰正,曰邪。」「孔、老、牟尼,皆古聖人。聖人之教,以正為教。」(《正教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