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綸治霸懲惡 扶弱安民

作者:默安

施世綸治霸懲惡,深得百姓的擁護。在他離開江蘇時,「民乞留者逾萬。既不得請,人出一錢,建兩亭府署前,號『一文亭』」,以示懷念。(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 ,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當官聰強果決,摧抑豪猾,禁戢(讀集,使之收斂)胥吏」的地方官。他「所至有惠政,民號曰青天」,在康熙朝眾多廉吏中「名尤盛,閭巷誦其績,久而弗渝」。他就是以懲惡安民而著稱、被康熙帝稱為「天下第一清官」的施世綸。

施世綸(1659-1722),字文賢,漢軍鑲黃旗人,施琅次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蔭生授江南泰州知州,後屢遷至漕運總督。

泰州作為施世綸任官的第一個地方,也是他以摧抑豪猾而聞名於世的地方。施世綸到泰州後,「殫心盡力」,注重安民,他對州內那些仗勢欺民者,一律嚴懲,毫不手軟,以致境內惡棍斂跡守法,不敢妄為。對於朝廷派下來的官員,如有擾民不法者,他同樣不留情面。康熙二十七年(1688),淮安患水災,朝廷派某要員,來督治河事。此要員到地方,「從者數十輩,驛騷擾民」,至泰州境內,仍肆行不法,根本不把地方官放在眼裡。他們隨意搶奪民財,欺凌百姓,侮辱婦女。泰州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但又敢怒不敢言。施世綸對這批仗勢欺人的惡棍十分氣憤,他下令:凡有不法者,必治之以法。這個要員的隨從官,「強奪州民已聘之女,為妾」,施世綸接到報案後,立即派人將其捉拿歸案,並繩之以法,使民女得以還家。對其他擾民犯法者,也一一懲治。於是,「餘眾咸遵約束」,百姓無不稱快。

不久,湖北發生兵變,朝廷派兵赴湖北援剿。按規定:大軍所過州縣,應備糧餉,以供軍需。而官兵卻「沿途侵掠」,所過州縣,均被攪得雞犬不寧。當援軍過泰州境時,他派人把軍糧置於路邊,作為供應的軍需。同時,為防止官兵搶劫百姓,他又「使吏人執梃,列而待,兵有擾民,立捕治。」終使過路搶劫的官兵,過泰州境時,「皆斂手去」,秋毫無敢犯者。再次保護了百姓的利益。

由於施世綸懲惡安民,使得「州大治」,而「輿情愛戴」。隨後,他又任揚州知府、江寧知府、江南淮徐道。在這些地方,他一如既往,「摧抑豪猾,禁戢胥吏」。因此名聲大振。百姓均稱之為「施青天」,其治霸懲惡的事蹟,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康熙帝南巡時,曾召見施世綸,與之長談,很讚賞他的所作所為,特別是對他懲惡安民的做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稱之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帝在不同時、地,數次讚許數位賢臣為天下第一清官)。但康熙帝也認為施世綸的思想有些偏頗,他曾做過這樣的評價:「朕深知世綸廉,但遇事偏執。民與諸生訟,彼(指施世綸)必袒民;諸生與搢紳論,彼必袒諸生。」不管康熙帝講的是否準確,但人們不難看出,施世綸為了安民,一直是扶弱抑強的,這或許正是他受到百姓愛戴的主要原因。即使在他後來擔任高官時,也仍然堅持這一原則。

康熙四十五年(1706),施世綸任順天府尹,負責管理京師地區的民政。京師不比地方,高官權貴勢力很大,要維持京師地區安寧,確實需要有勇氣和魄力。當時,步軍統領托合齊是皇上親信,因而出門必然轎前轎後,擁有侍從,以表示其位尊顯貴。

一次,托合齊外出,屬下又為其張羅。施世綸故意拱立道旁等候。托合齊知道施世綸的為人,便下馬,問何故如此?其實他心裡很清楚,只有諸王外出,才允許如此。施世綸正顏厲色地說:「根據國家典章制度,只有諸王爺外出,方能乘轎、擁有侍從。我還以為是王爺來到,拱於立在路旁等待,沒有想到原來是你!」並且表示一定要疏劾托合齊違制擾民。托合齊連忙向施世綸謝罪,從此再也不敢肆行妄為。為了進一步整頓地方秩序,施世綸針對擾民弊端,上疏康熙帝,提出四項建議:禁五城司坊擅理詞訟;禁奸徒包攬捐納:禁牙行霸占貨物;禁逐流娼歌宴。這些舉措,得到了康熙帝的批准,立即實行。

施世綸治霸懲惡,深得百姓的擁護。在他離開江蘇時,「民乞留者逾萬。既不得請,人出一錢,建兩亭府署前,號『一文亭』」,以示懷念。人民之所以懷念施世綸,並且「閭巷誦其績」,就在於他敢於摧抑豪猾,做到了安民。這種精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事據《清史稿》)@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毛竣德作為一個地方的父母官,勤政愛民,救民於水火,在短時間內做出了令人驚歎的政績,不愧為「父母官」、「管家官」的美譽。
  • 按照司馬遷的記錄,漢武帝是「悉延百端之學」。而其施政思想中除了王道(儒家),還包含 霸道(法家)、道家、陰陽家等等。要知道,五經中的《易經》也是道家和陰陽家的經典,《書經》則是夏、商、周三朝的行政法典。顯然,漢武帝儘管重視儒家學說,但卻不拘泥於一家,而是為了其統一大業,選取諸家學說中有用之處為其所用。
  • 西漢初年鐵犁和牛耕的使用面仍很狹窄,局限於黃河中下游的部分地區。淮河以南,尤其是江南地區仍未使用鐵犁和牛耕。《漢書‧地理志下》記載:「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褥。」這裏的耕作方式不用牛耕,而是用鏟、攫、鍤等。北方此時也並未普遍使用牛耕。從考古發掘來看,至今可以確認出有西漢前期鐵犁的遺址只有一處,即山東滕縣古薛城遺址。接近於這一時期的鐵犁,發現也不多。這說明此後的鐵犁和牛耕技術得到推廣。
  • 陳汝咸因治理漳浦政績顯著,而升調他任。縣民聞訊,聯名請求上官允許他留任。因上官不允,百姓即堵塞縣衙,晝夜環守,不讓陳汝咸離去 。陳汝咸只得乘夜間百姓不注意,以兩騎疾行出門。當百姓發覺後,追送十里許,號泣而歸。
  • 呂思誠為官清廉,其治理百姓也有獨特之處,那就是他十分注重對民眾的教化,對那些才學出眾、品德高尚、賢良孝悌的良民,予以大力表彰,面對那那些品行不端者, 則痛加指斥。
  • 〈北風〉這首講的是西周末年,也就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夏曆十月),西周朝廷的大史(讀「太史」)及一些官員棄官逃離王都鎬京的事情。
  • 《二十四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其中有許多名句警言宣揚傳統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們要順從天理,擇善而從。
  • 每個鄉里都要置一個木鐸(木鈴),選派一些年長之人,每月六次邊走邊宣講「勸農務本」的道理。各鄉里還都置有一面鼓,凡到農忙季節,每天清晨擊鼓催農民下田。
  • 悠悠蒼天!在中國百姓心中 ,那些能夠為民請命的人,就是他們的保護神!
  • 張三丰的《大道論》約五千字,意境高遠,用平實的語言說明大道之源,闡述遠超當時世間儒、釋、道各家的更高宇宙觀,論述天地間產生物質的根本原因、生命的起源,指點迷津。誠如張三丰所說,「予論雖俗,義理最美,所謂真實不虛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