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文創藝術 竹山竹工藝萌發新局

人氣 1041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10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孟憲騰 彭秋燕台灣南投報導)竹山位於南投縣境內,是擁有青山綠竹的好地方,日據時期這裡的竹工藝就名聞遐邇。60年代後,竹子加工業更成為當地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眾多的竹製品如竹筷、竹劍、竹椅、竹蓆等行銷各地。70年代中期後,由於大陸工資低廉,部份製竹產業外移,竹山工廠的機器慢慢沉寂。再加上921大地震後,曾經輝煌一時的製竹產業逐漸沒落。

為了恢復昔日竹產業的榮景,許多在地人積極嘗試開發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方式,期望再度帶動竹產業的蓬勃與再生。有的人將生產線移到低工資國家設廠;有的則在品質技術上提昇,藉由市場區隔因應環境變化。目前,也有一部份竹工藝人士試圖讓竹藝走向生活化文創藝術,希望讓竹山的竹藝工業萌發新局。

竹生活文化協會 培力藝術生活化

竹生活文化協會成立於民國101年,匯集了許多關心地方的人士,他們認為竹山必須從在地的生活中,找到定義與價值,由此來復興自己的生活文化。他們藉由申請勞委會的培力計畫,協會培養在地的人力,尋找竹工藝可能的發展方向,幾年內成效卓著。竹生活文化協會理事長林吉郎表示:「我們協會走的是一條很獨特的路,就是讓竹子走入生活,讓產品兼具藝術性跟生活性。」

暨南大學退休的教授林吉郎擅長非營利事業經營,是竹山的子弟,年輕時經歷過竹工業最繁榮的時期,更是第一個在竹山大規模栽種綠竹筍的家族。他一直想要為這個逐漸冷清的小鎮注入活力,於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竹生活文化協會。

成立之初,他們以借力使力的策略向勞委會申請培力計畫,招募竹山失業的婦女與年輕人來學習竹藝。這些學員完全沒有接觸過竹編,一切都必須從頭學習。還好,竹山擁有國際級的竹工藝師,於是,他們聘請了陳高明和蘇素任兩位老師,從上山認識竹子、砍伐、剖竹、刮青、剖篾教起,最後才開始教導他們竹編創作。

竹生活文化協會竹編QR Code商品。(彭秋燕/大紀元)
竹生活文化協會竹編QR Code商品。(彭秋燕/大紀元)

102年竹山城隍廟文化季,學員由南開大學林正敏教授所教授的竹編QR Code成品受到記者的矚目。當天,記者手機掃描竹編QR Code後,真的能進到廟方的臉書,並看到微電影,引起熱議,他們漸漸開始對自己有了信心。於是,他們開始思索,是否能將協會所生產的竹工藝品,更貼近民眾的生活需求。

林吉郎表示:「我們既然成立一個協會,一定要有雄心壯志,東西一定要能賣。初期,我們可以仰賴政府,但以後一定要自力更生。」接著,他們開始做一些簡單的竹球、竹青蛙、竹平衡鳥等,並在勞委會的活動中擺攤,希望產品能走向市場。因為擺攤他們開始有了收入,過程中,學員的技術量質也越來越好,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勞委會對他們的成效也相當肯定,並在往後繼續核撥經費支持。

此後協會更在各方面尋求突破,在產品上,他們開始和設計師合作,讓工藝品更加精緻而多樣。在銷售通路上,他們由活動展售走向辦活動並積極尋求其他通路。例如,竹山由台西客運宿舍所改建的特色竹編工藝餐廳「竹青庭人文空間」中,就有協會的竹工藝品展示販售。

林吉郎最後表示,我們將來要走的路,就是文創性與創新。而這個創新不是曲高和寡,而是要符合特定消費族群的喜好。協會的努力,也改善了學員的生活。劉秋蘭表示,自己是外地人,以前在家當保母,現在除了製作協會的東西,目前正在準備竹編檢定考試。也會製作竹編錢包,竹編配合在地花布實用又漂亮,很多消費者都喜歡,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

林家宏元氣竹牙刷 環保文創的生活質感

元泰竹藝社第二代林家宏。(彭秋燕/大紀元)
元泰竹藝社第二代林家宏。(彭秋燕/大紀元)

面對竹工業的困境,元泰竹藝社的第二代林家宏,以在地的孟宗竹開發出環保竹牙刷,並加上文創概念,讓牙刷成為具有環保文創的生活質感,為竹山竹工業提供一個可行方向。

元氣竹牙刷。(彭秋燕/大紀元)
元氣竹牙刷。(彭秋燕/大紀元)

林家宏原本從事IDF戰機發動機維修,退伍後自行創業,設計販售流行T恤。家族原本從事竹耳扒與竹棒針的製作,但因市場的萎縮而面臨發展困境。母親看見林家宏的T恤事業做得有聲有色後說:「你T恤賣的不錯,那我們家工廠關掉好了。」

在他眼中,家中的老工廠不僅是經濟的來源,也是家庭的精神支柱。他說:「很難想像工廠收掉,對我們家和老員工有什麼樣影響,所以我選擇先回來。」回家後,他覺得竹產業仍然有發展機會,只是需要年輕人從新找到可行的方向。

一回家他就發現,自己面臨原物料供應不足、成本過高、產業斷鍊等問題。他試圖將產品用新故事包裝開創新局,卻發現不管用。也想要將修飛機的SOP模式導入到老產業中,卻因此和家人產生世代衝突。於是,他決定深蹲,從頭認識整個竹產業做起。他先到山上去現場了解竹材,再去認識更多的加工廠業者,希望藉此尋找到可能的機會。

白天,他深蹲了解竹產業;晚上,他和朋友在竹山夜跑,誰知道因為夜跑,反而打開他事業的契機。因為長期夜跑,南投縣政府邀請他籌辦大型的路跑活動,因為這些活動,他累積了許多的社群人脈資源。朋友們都知道他是一個返鄉青年,目前正在從事竹產業。

在一次活動中,他遇到東埔溫泉業者,業者跟他提議,為飯店開發竹牙刷。至此,林家宏看到事業發展的新方向。他想,牙刷是生活必備用品,竹製牙刷又具有環保的特性應該具有市場利基。

林家宏選用在地三年以上的孟宗竹製作牙刷刷柄,又克服竹子不易植毛的技術問題,以尼龍纖維、馬鬃毛為刷毛,再用彰化有機的蜂蠟與食用級的亞麻仁油作為塗料,生產出天然環保的牙刷。他又在牙刷握把刻上「我醒來因為夢想」、 「可以醒來何必睡」等文句,讓牙刷實用又兼具文創質感。

竹牙刷漸漸受到市場的青睞,許多通路廠商都來與他洽談合作。他的成功給自己家的老工廠找到新的路,也替竹山其他竹加工業者提供一個轉型的方向。

竹籟文創父子聯手 竹藝結合深度在地旅遊

竹籟文創賴彥池手握竹製塑膠袋提把。(孟憲騰/大紀元)
竹籟文創賴彥池手握竹製塑膠袋提把。(孟憲騰/大紀元)

從竹山旅遊景點保安宮李勇廟出發,沿著「竹籟文創」的綠色指標前進,在別有洞天的竹林工作室中,賴進益與兒子賴彥池也在這裡為竹產業尋找新方向。他們期望以竹藝結合在地深度旅遊,更要讓世界看到竹山的竹工藝。

竹山高中美工科退休的賴進益竹藝深根竹山30多年。他熱愛竹子,製作竹藝技巧精湛,指導過許許多多的學生。民國74年就曾經協助縣政府規劃南投縣竹藝博物館,博物館更成為全台第一間地方特色館,帶動了全台的竹藝風潮。民國75年後更多次受政府徵召赴海外,指導友邦人民竹藝,聲名遠播。

看盡竹山竹子工業起落的他,一直想要為地方盡一份心力。他認為,在竹山有孟宗竹、桂竹生產,原料取材都相當方便,再加上文化局竹藝博物館與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培訓了許多優秀的竹工藝師,為竹山發展竹工藝奠定良好的基礎,一定有發展的機會。最近,因為具有觀光背景的兒子賴彥池返鄉協助父業,父子讓竹工藝發展產生更多的火花。

他們開始嘗試開發新世代的竹藝品,並配合在地的深度旅遊,試圖找到竹產業發展的方向。「台灣的竹工藝是世界的水準,可是很奇怪,外國人不會來台灣學竹工藝。如果能將竹藝結合觀光與學校的概念,那一定能帶動竹山的發展。」賴彥池說。在一次美國遊客不期的來訪後,更堅定了他這個看法。

他興奮地說,一次,一個美國遊客,就騎著腳踏車順著指標來到竹籟文創。經過介紹後,他坐下來開始玩竹編。在兩小時內,沒有接觸過竹編的遊客,竟然滿意地完成了作品,這樣的經驗讓他信心大增。當然,賴彥池心裡很明白,「遊客不會因為一個竹工藝就跑到竹山。」所以,他開始結合地方返鄉創業青年,形成旅遊套裝行程。讓茶園、手工肥皂、觀光工廠和在地文化導覽結合,彼此扶持繁榮地方。

除了套裝竹藝旅遊學習之外,竹籟文創開始設計生活化的竹工藝品,讓遊客擁有自己喜歡的竹製品。例如,手工雕刻茶則、攜帶式的竹管煙灰缸、竹製塑膠袋提把、客製化的竹杯,這些都是價格合理又具有文創精神的產品。

為了製作出這些產品,他們克服了許多技術瓶頸。想要製作竹杯和竹管菸灰缸就必須將竹子磨成一致的口徑,所以在選材或是在工業技術上都必須有所掌握。為了開發竹管煙灰缸,他找上了退休的機械老師傅,好不容易才克服技術上的困難,讓竹管口徑一致,進而能生產密封阻隔空氣的竹管菸灰缸。

另外,客製化的竹杯也很討喜,他在竹杯用雷射雕刻相片,讓竹杯不但獨一無二還具有紀念價值。竹賴文創整合竹藝旅遊學習與文創產品,讓竹山更能發揮整體特色,為遊客展現豐富多元的在地風貌。

責任編輯:羅令尹

相關新聞
傳統竹材新可能   阮建彰戶外藝術創作個展
竹藝居家生活  南投竹博館展出
龍應台訪竹鄉  為文創找產業鏈
竹山鹿谷魅力景點 花茶竹之旅首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