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研究所:中企收購歐美公司意在技術

人氣 76

【大紀元2016年12月20日訊】 (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這兩年中企在歐美大肆收購高端技術公司,尤其今年德國的幾筆交易引起德國各界關注。最近柏林一家中國問題研究所發出警告,中企來買德國公司不似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醉翁之意不在酒。

機器人公司庫卡(Kuka)、照明公司歐司朗(Osram)、晶片生產商愛思強(Osram)……中企相中的德企名單很長。一項調查顯示,中企對德企的大收購有可能給德國帶來麻煩,會「削弱其經濟發展」。

把歐美先進技術買下來

在研究了中國工業製造戰略「中國製造2025」以後,柏林中國問題研究所Merics認為,中企收購歐美擁有高端技術企業的目的是竊取技術知識。

從今年1月開始,中企加快了收購歐美公司的步伐,尤其是德國和美國公司。到年底,中企收購德企的交易達190億歐元,而它在今年上半年在美國的交易就已經超過170億歐元了。

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國方面意識到自己與西方先進國家在高端技術方面還存在差距,它採取的策略就是用錢把這些公司買下來,最終用中國技術取代歐美技術。

根據李克強2015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將在2025年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到2035年,中國的製造業將實現趕超德國和日本的目標。

德企不可掉以輕心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德企不能被眼前的生意蒙蔽,要有遠見。而德國必須制定一個聰明的對策,對付中企的海外收購。

在晶片生產商愛思強收購案中,美國總統歐巴馬本月初最終否決了這筆交易。他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調查得出結論,中國可能把德國愛思強公司的技術用於軍事用途,從而危及美國的安全。

柏林中國問題研究所的專家認為,歐洲以及德國都應該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外國企業收購本國企業時,要把國土安全納入思考範圍,同時要在IT安全、智慧財產權方面做功課,保護本企業機密不會在中國泄露。

德國駐中國大使Michael Clauss在其官網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德企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時,擔心自己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一旦對方有了足夠的技術知識就會被丟棄,那麼對這種合作,德企就要三思而行。

聯邦政府擬限制中國國企收購德企

今年10月,經濟部長加布里爾訪問中國前,經濟部國務秘書Matthias Machnig表示,在一些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聯邦經濟部今後將加強對德國企業的保護。「我們將仔細審核:投資人是誰?資金來自哪裡?特別是那些掌握關鍵技術的企業被收購時,我們還要調查投資人的具體動機。」

按照目前的法規,來自歐盟之外的投資者收購德國企業時,德國政府在一定情況下可以予以否決,這主要涉及電信、IT、軍火、電力、供水等事關國家利益以及安全的行業。

德國經濟部在明年9月大選前還打算引入一個投資監測機制,阻止中國國企收購德企。經濟部稱,非歐盟國投資者收購德國企業時,德國政府要嚴格審核,投資者是否有國企背景。如果聯邦經濟部懷疑,中國政府以企業收購的名義竊取德國技術,傷害德國的競爭力,那麼經濟部就將阻止收購交易。

據報導,近年德國20宗最大交易中,有70%涉及由中國政府持有多數股權的中國國企。

美國也計劃採取類似行動,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上個月提交報告,建議國會修改法律,禁止中國國企收購、或以其它方式獲得對美國企業的有效控制權。

責任編輯:文婧

相關新聞
LED專利大戰 三星反咬德國歐司朗
槓歐司朗 LG尋求禁售德國車
德國藍卡引入一年 近八百中國人領證
德國成功研發第一種茲卡病毒血液篩檢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