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寬恕

幫助孩子理解別人行為的動機,有助於他們產生同情並且寬恕。(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75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麗婭編譯報導)孩子常常被要求原諒別人,例如原諒兄弟姐妹搶了自己的玩具,原諒淘氣的小朋友悄悄扯自己的頭髮,原諒媽媽遲到了。

當你要求孩子原諒別人,要你的孩子在別人說了「對不起」時回應「沒關係」,你的孩子真的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他們真的原諒了嗎?還是他們只是重複你要他們說的話?

對孩子而言,了解同情心、愛心仁慈和寬恕很重要。教導你的孩子學會原諒是一個重要的生活工具,能使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更容易教導。持續的憤怒和怨恨是兒童和成人焦慮和抑鬱的來源。越早教導寬恕就越能阻止兒童成為受害者,反過來也有助於防止焦慮和抑鬱。

那麼人們應該如何教導寬恕呢?以下為教育兒童學會寬恕的七個方法。

一、雖然沒有確定的方法教會孩子學會原諒,但其中一些思路可以有所幫助。寬恕不是忘記。兒童,甚至許多成年人對原諒感到猶豫,因為他們認為這意味著容忍他人的行為。也有一種誤解認為寬恕意味著忘記,這可能帶來類似事情再次發生的恐懼。在現實中,原諒是指說出這樣的話:「我不喜歡你的言語或做法,但我不去在意,因為懷著這樣的感受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二、有時為了原諒,我們需要了解事情背後的原因。例如,如果在課間休息時一個孩子給你的孩子取了個綽號,令你的孩子感到不安,那就幫助你的孩子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也許那個孩子當時在看別的孩子玩跳房子的遊戲,而且也想玩,但別的孩子沒有邀請她一起玩,或者她看別人玩心生嫉妒。幫助你的孩子理解別人行為的動機有助於他們產生同情並且寬恕。

三、在要求你的孩子不去在意、原諒或寬恕某種行為之前,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感受。是憤怒、尷尬還是失望?在寬恕別人之前,孩子需要了解自己對發生的事情的感受。

四、在寬恕之前談談感受,而不是要求你的孩子立即接受兄弟姐妹的道歉,讓他們說出他們的感覺。例如:「Jenny,你借了我的襯衫卻沒有事先問過我,我很生氣。下次用我的東西之前請先問我一聲。這次我原諒你。」

五、當感到被理解時,形象化的東西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擺脫沉悶的感覺。給你的孩子一個假想的氣球,請他/她考慮自己的感覺,如憤怒、悲傷、尷尬,然後請他/她將所有這些感受吹到假裝的氣球裡,告訴他/她氣球被假想的繩子綁在他/她身上。當他/她準備好釋放感覺時,拿出假想的剪刀剪斷繩子並釋放氣球,讓孩子想像氣球飛到很高的天空中。準備好了,想像一下,氣球輕輕的爆了,向雙方散播出愛和同情的粉塵。提醒你的孩子,這可能需要多做幾次,他們可以儘可能多地用形象化的東西來練習。

六、寫一封信。這很有用,特別是對青少年。練習寫一封信,說明造成困擾的原因,以及他/她對此的感受。然後讓孩子寫一封同情或寬恕的聲明給冒犯者或自己。結束練習時,讓他/她把信扔到垃圾箱,表示已經原諒了別人。

七、那自己做榜樣,向你的孩子展示你是如何原諒別人。

重要的是孩子需要明白,學習寬恕可能需要時間。重要的是不斷嘗試努力,理解寬恕和慈愛。憤怒加憤怒只是等於更多的憤怒,同情和愛才具有治癒力。

責任編輯:瑞木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樂於助人,學會感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和厚待,而且他們也更容易成為快樂和健康的人。教育心理學專家教導人們如何培養品德高尚的孩子。
  •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赫伯特•斯賓塞
  • 年輕父母有時會為教養孩童的問題與配偶起爭執,甚至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當,向親友請教,又常得到莫衷一是的答案。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史坦堡(Laurence Steinberg)綜合30年研究經驗揭示,某些教養原則與兒童健全發展關連密切。而且這些原則具有普遍性,適用跨文化的家庭,單親家庭亦可運用。
  • 捨棄一些名利之心,你會體會到你獲得了更大的快樂......
  • Trong Pham第一次聽說神韻時以為是從中國來的演出,差一點與神韻失之交臂。當他細細地讀了神韻介紹後,他立即為一家人買了票。看完3月17日晚神韻世界藝術團在聖安東尼奧托賓表演藝術中心的最後一場演出後,Pham先生慶幸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 萬全,字全仁,號密齋,是明朝著名醫學家,生於弘治十一年,今湖北羅田縣人,他不僅醫術高超,其醫德更是令人欽佩,他為人寬恕,不計舊怨,對於同自己有舊怨的人一視同仁,竭力救治。
  • 古時候有三字經,有四書五經,有傳統道德觀念,現在大人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對與錯,怎麼教育孩子呢?比如說好孩子不說假話,可現實生活中就要吃虧。到底是教孩子誠實呢,還是見風使舵、明哲保身呢?一打開電視就是什 麼老鼠欺負貓,妖魔鬼怪成了影片英雄,這世界完全顛倒了。小孩腦子都裝的是這些,他能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嗎?
  • 《爸爸去哪兒》中,每一對親子都有讓人欣賞之處。而小公主夏天,更是擄獲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而我認為夏天非常幸運,有一對懂得做EQ教育的父母。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