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27) 阿提拉入侵

文宇

Mór Than作品《阿提拉的飲宴》(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70
【字號】    

2.

西羅馬帝王:瓦倫丁尼安三世(Valentinianus 425年~455年在位)

東羅馬帝王:狄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II 408年~450年在位)

匈奴王:阿提拉(Attila 434年~453年在位)

瓦倫丁尼安三世是狄奧多西一世的女兒、西哥特王阿道法斯的寡妻普拉奇迪亞與君士坦提烏斯三世的獨子。

410年羅馬城被攻陷之後,本就脆弱的帝國統治權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各地叛亂不斷,將領們紛紛自立,不列顛行省更是建立自立機構,從羅馬帝國中獨立出去。雖然帝國的分崩已呈不可挽回的局面,但仍有一部份將領忠於帝國,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就是這樣的軍人。

由於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平叛有功,公元421年霍諾里烏斯宣布他為共治帝。但君士坦提烏斯三世在位7個月後即病死。

匈牙利阿提拉博物館中的阿提拉像(A.Berger/維基百科)

瓦倫丁尼安三世4歲登基,在位的30年正是匈奴王阿提拉所統帥的匈奴帝國的極盛時期,羅馬帝國疆土不斷遭受入侵,城市被劫掠,帝王一度被趕出都城,西羅馬帝國已名存實亡。

匈奴族是古代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中國史書記載,秦始皇時期,大將蒙恬戰匈奴,收復河套地區,匈奴人北遷入漠北。其後諸年,中國陷入紛亂,中央勢力衰弱,匈奴人勢力漸強,開始南侵。

漢朝初期,高祖遂遣皇室女和親並納歲貢與匈奴。漢武帝時,改變國策開始以武力對抗匈奴。在史上著名大將衛青、霍去病時期,匈奴被打得無力還手,開始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依附漢朝並逐漸與漢人同化,北匈奴則一再西遷,從歷史記載中失去蹤影,直至4世紀在歐洲歷史中出現。

公元350年,位於頓河附近的阿蘭國被匈奴人擊敗,強悍野蠻的匈奴人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歷史上。征服了阿蘭國後,匈奴人一路向西挺進,於375年打敗了剛建國不久的東哥特王國,繼而擊敗西哥特人的防線,幾十萬西哥特人渡過多瑙河逃入羅馬帝國境內,此後源源不斷的西哥特人、阿蘭人遷入羅馬帝國,終於引發378年的大暴亂,導致羅馬帝王瓦倫斯被西哥特人打敗殺死,嚴重動搖羅馬帝國的統治根基。

公元432年,匈奴人首領魯嘉完成匈奴各部落的統一。434年魯嘉死後,他的兩個侄子布萊達和阿提拉兄弟倆繼承了他的統治,之後匈奴人開始大肆擴張。

東羅馬帝國自阿卡狄烏斯帝王時代便以外交和談來解決周邊鄰國及蠻族入侵問題,也就是花錢買平安。因此在西哥特人入侵羅馬時,東羅馬並未遭受更多侵犯。在阿提拉兄弟上位時,東羅馬帝國根據協約每年上繳歲貢給匈奴人,儘管如此,依舊不能阻止匈奴人的擴張野心。

公元443年與447年,被基督教稱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兩次圍攻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狄奧多西二世不敵投降。其後東羅馬與阿提拉簽署的協約條款,每年向匈奴人繳納的歲貢從700羅馬鎊漲到2,000羅馬鎊(約787公斤黃金),同時還一次性賠償違約金6,000羅馬鎊(約2.25噸黃金)。

馬爾西安帝王肖像的金幣(Classical Numismatic Group, Inc./維基百科)

公元450年,東羅馬帝王狄奧多西二世去世,新任帝王是君士坦丁堡元老院議員馬爾西安。這位軍人出身的帝王一改前任的軟弱,一上台便宣布撕毀與阿提拉的協約,整備軍隊準備與匈奴帝國開戰。

而此時的阿提拉正開始把目光轉向西羅馬,他曾西征至高盧的奧爾良地區,最後在沙隆戰役中,被西羅馬帝國與西哥特人聯軍擊敗,阻止了他西侵的步伐。

拉斐爾作品《偉大的利奧和阿提拉的會面》(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公元452年,阿提拉再次入侵西羅馬,這次他轉向意大利本土,攻陷許多城市重鎮,直逼西羅馬首都拉文那,帝王瓦倫丁尼安三世狼狽出逃,回到舊都羅馬。最後是由教宗利奧一世出面求和,阿提拉同意議和條款後率軍撤出意大利。

公元448至公元452年,在阿提拉的統領下,匈奴帝國疆土達到極盛。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這一區域內的小國、部落均臣服於阿提拉,平時納貢稱臣,戰時出兵打仗。

匈奴帝國疆土在阿提拉統領時達到極盛,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公元453年,匈奴王阿提拉驟逝。他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也如曇花一現般隨著他的逝去而分崩瓦解。

公元454年,西羅馬帝王瓦倫丁尼安三世親手殺死曾經指揮羅馬軍聯合西哥特人在沙隆戰役中擊退阿提拉的羅馬將軍埃提烏斯,表面原因是任西羅馬帝國聯軍司令的埃提烏斯沒有在阿提拉入侵意大利時出兵解圍,更深的原因則是埃提烏斯這些年的權勢過大,令帝王忌憚痛恨。

這似曾相識的景象令人想起408年斯提里科被霍諾里烏斯帝王處決的悲劇,其造成的後果也與幾十年前極其相似。

正如當時一位元老院議員對帝王所說的話:陛下等於是用自己的左手砍下了右手。@*

責任編輯:畢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之後的羅馬帝王依舊不斷重複地犯下天理不容的罪惡,給自身、給民族國家帶來毀滅的命運。弗拉維王朝隨著圖密善的死而滅亡,歷經三任帝王只有27年,元老院推舉...
  • 安敦尼王朝不能稱其為一個王朝,因為這時期繼承的幾位帝王之間並不都是親族血緣關係,帝位承傳實行在任帝王收養具聲望人士為養子作為繼承人的體制。
  • 安敦尼‧庇護家世殷實,卻從不揮霍,甚至把自己的私產捐入國庫。他善於理財勤儉治國,羅馬在他治下度過23年的安穩和平時期,死後國庫充盈,結存27億塞斯退斯。安敦尼‧庇護終年74歲,統治羅馬23年。是五賢帝時期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因此這個時期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安敦尼王朝。
  • 奧勒留統治末期,經年的戰爭、大瘟疫、地震、火災、水災,不斷的天災人禍的蹂躪下,帝國民窮財盡、滿目瘡痍。
  • 公元193年~公元395年,這個時期是羅馬帝國衰落期。帝國命運起伏跌宕,歷經3世紀危機,再也沒有出現過如奧古斯都及安敦尼王朝時的繁榮穩定。
  • 塞維魯王朝的七位皇帝,除王朝奠基人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外,其餘均是被殺身亡。這個靠討好軍人建立的王朝,最終還是被軍人推翻。
  • 公元238年,羅馬帝國有5位帝王被殺。其後,元老院推舉年僅13歲的戈爾迪安三世為帝。
  • 有史學家稱,造成三世紀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羅馬帝國沒有出現一位能夠拯救帝國於水火的強有力的領袖。其實不然,有能力的帝王不是沒有,德西烏斯就可以算作一位,但人的能力再強,也強不過天意,所謂「審時度勢」就是能認清天意所向,順天而動才能所向披靡。
  • 公元260年,波斯薩珊王朝的第二位帝王沙普爾一世大舉入侵羅馬帝國的東部領地敘利亞,瓦勒良親率七萬大軍迎敵,戰況慘烈,羅馬軍兵敗,瓦勒良帝王被俘,羅馬軍團被解除武裝,派往波斯境內建造攔水壩等基礎設施,帝國領土被占,大批百姓被擄為奴。瓦勒良成為羅馬帝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敵國俘虜的帝王。
  • 公元274年,元老院為奧勒良舉辦久違的凱旋式。一分為三的帝國終於在奧勒良帝王的手中回歸一統。元老院授予奧勒良帝王「帝國重建者」稱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