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讀三國」系列之七:三顧茅廬 高賢何處

【義讀三國】賢臣明主 千古傳誦的遇合

柳笛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三顧茅廬。(公有領域)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三顧茅廬。(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39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人生初見,金風玉露一相逢,看似偶然的際遇,往往決定了一生的命運,甚至是歷史的走向。三國的故事,跨越短短百年光陰,世事變幻與興衰榮辱,看似紛繁交錯,這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安排的某個節點,已有了定數。

恰比如,曹操集「五子良將」,創下建安基業;孫權重周瑜、魯肅,演繹君臣之義;劉備遇關羽、張飛,締結生死至交。三國的英雄們,各有所遇、所得,而其中開蜀仁君與千古神相的相會,兩人烹茶問道、坐論江山,堪稱最經典的一幕。

這一段往事,在史冊中僅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一句,而在小說家的筆下,敷衍成兩個章回的細膩故事,之前又用兩章筆墨鋪墊。這樣的刻畫手法,彷彿是為了成就一片汪洋,於細無聲處匯聚涓涓溪流;追念先賢的後人讀之,恰似峰迴路轉不見前路,不經意乍見花明而分外欣喜。

從小說的情節來看,志向難伸的劉備訪求隱世高臥的諸葛亮,似乎只是他一廂情願的事情。劉備先從水鏡處得知,「臥龍」「鳳雛」若能得一,可安天下。但水鏡第二次見他卻說,諸葛亮若出山輔佐,卻是「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謀士徐庶臨行之前,將諸葛亮讚為絕代奇才。而當他們私下會面時,徐庶提及引薦之事,諸葛亮卻勃然變色,拂袖離去。

三國亂世賢才輩出,諸葛亮又是當世眾賢才最推重的一位,他自比古時的管仲、樂毅,而他人更認為他堪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良。劉備未見其人,早已心馳神往,無懼前路多阻,毅然踏上求賢之路。

三顧茅廬,戴進繪,絹本墨筆。(故宮博物館藏)
三顧茅廬,戴進繪,絹本墨筆。(故宮博物館藏)

一顧茅廬,悵對空山

劉備攜關、張兄弟至隆中,遙遙聽見山中農夫的歌聲,當聽到「南陽有隱士,高眠臥不足」之句,劉備立即勒馬求問。農夫回答,這首歌乃是居於臥龍岡茅廬的諸葛亮所作。三人依言尋去,行至諸葛亮的山莊,下馬親扣柴扉。一童子出來答話,說先生今早出門去了,既不知踪跡,也不知歸期。

第一次尋訪,劉備尋隱不遇,只得惆悵而還。然而他得以目睹諸葛亮生活的環境,山清水秀,林木交翠,彷彿是仙人清居的世外桃源。雖與主人失之交臂,劉備卻在清氣飄然的山水,隱隱感受到臥龍超邁高蹈之氣韻。

歸途中,劉備三人迎面遇見一個豐姿俊爽的文士。劉備見他器宇不凡,以為得見臥龍,遂下馬拜會,誰知那人卻是臥龍之友崔州平。劉備雖然失望,卻不失禮數,更因他是諸葛亮結交的好友,對他多了一分親近之心。他邀崔州平對坐詳談,備道來意,欲向諸葛亮討教定國安邦的大計。崔州平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古以來治亂無常,此時正是由治入亂之時,恐怕即使是諸葛亮也無法扭轉乾坤。

劉備自知天命有常,但他既為漢冑,匡扶漢室的責任義不容辭,豈敢以命數為由漠視漢室存亡?劉備復請崔州平入帳下效力,而隱士嚮往自然,無意於功名,便飄然遠去。

劉備塑像(王嘉益/大紀元)
劉備塑像(王嘉益/大紀元)

二顧茅廬,誰是真龍

又過了數日,在朔風凜冽、瑞雪霏霏的嚴寒時節,劉備探聽到諸葛亮返回,立即出城拜訪。出發前,最乏耐性的張飛以風雪為由,勸阻義兄。劉備立即正色說道:「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他或許早已預料到,塵世意外之人豈可輕易去就,非至誠之舉不能打動其心。

劉、關、張三兄弟第二次登上臥龍岡,途中經過酒肆,又聞意味深長的歌調。一人唱「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又一人唱:「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歌詞慷慨悲壯,既詠時事,又道歸隱之志,卻不知這可是臥龍先生的心聲?

劉備立即下馬入店,見兩位形貌清奇者憑桌對飲,便長揖求教。原來他二人亦是臥龍好友。劉備復請二人一同入莊談論國事,他們卻如崔州平一樣,自言是山野慵懶之徒,不通治國安民之事,請劉備自行尋訪。或許他們已料知,自身才學不及臥龍,劉備得他一人足矣,無需他們班門弄斧。

此番登門拜訪,童子告知他們,先生「現在堂上讀書」。劉備大喜而入,於中門處偶見「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對聯,又聽草堂中傳來吟詠之聲。原來有一少年,擁爐抱膝,朗聲吟唱:「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細品此歌的意境,竟似比酒肆之歌還要超然高俊,這位隱士安居山野,不問世事,並非對末世亂象心灰意冷,而是懷著高遠之志,靜待棲身的良木、賢明的人主,還有恰當的天時,便要青雲直上,創造不朽功業。劉備聽出歌者擇主而仕的意味,想來眼前的奇少年定是諸葛現身,趕忙上前相見。

那少年的回答讓劉備又一次失望。原來他是諸葛亮的幼弟諸葛均,而兄長又於昨日結伴出遊。劉備卻一如往日的從容淡定,不僅對諸葛均禮敬有加,更特意留書信一封,致以殷勤款款之意。待要離去時,童子一聲「老先生來也」,引得劉備又去察看,遙見一暖帽狐裘裝扮的男子乘驢踏雪而來。他大喜而嘆:「此真臥龍矣!」立即施禮拜見。

諸葛均不得不提醒他,來者實為臥龍之岳父。劉備第二次到訪,不辭苦寒路遠,滿懷希望而來,竟然三番錯認主人。當他回望臥龍岡,風雪撲面,高賢無影,此時心情可想而知。

劉備對賢才的渴慕幾乎達到忘我的境界了,遇到的每位異士都寧願認作諸葛亮,只為不錯過任何一個可能結識他的機會。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即使他得知將他人誤認,也絲毫不改恭謹謙和的態度,更是表達出同樣的招賢納士的希求。禮賢下士的君臣之義,在劉備求賢的事蹟上展得淋漓盡致。

三顧茅廬,神仙降世

來年早春,劉備不忘訪賢之志,準備第三次登上臥龍岡。他對諸葛亮幾乎奉若神明,先是卜問吉時,齋戒三日,沐浴更衣後才肯出發。關、張兩兄弟對劉備折節下士的舉動頗為不滿,一齊出面勸阻。劉備卻不改初衷,願效法昔日齊桓公五次求見東郭野人,周文王禮待姜子牙的敬賢故事,恭請臥龍出山。

距離高賢愈近,劉備行止愈恭。在草盧半里之外,他便下馬步行,巧遇諸葛均。諸葛均道家兄今日在莊,可以一會,便飄然自去。劉備感嘆自己精誠所至,終於有幸得見臥龍。在莊前,童子出門答話,說先生正於草堂晝寢。劉備便吩咐關、張在門口等候,自己親自至草堂階下,隱約瞥見諸葛亮高臥席上,幾如臥龍之姿,便靜立一旁,神態恭肅。

三人候了一個多時辰後,忽聽臥龍口吟一時:「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又翻身問童子:「有俗客來否?」童子答曰劉皇叔等候多時,諸葛亮這才轉入後堂更衣,半晌後整理衣冠出迎。

世人形容諸葛亮「羽扇綸巾」,未出茅廬即定三分天下之計。(大紀元資料圖片)

等待了一冬的會面,心底期待了無數次的高賢,都在千迴百折之後變成了現實。究竟是怎樣的英雄,引得劉備三次拜訪,一次又一次以大禮相待?且看劉備眼中的臥龍先生:「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果然是一位超凡入聖的絕世聖賢!

劉備立即自報家門,施禮下拜,諸葛亮亦謙謙還禮,兩人便分賓主而坐,對飲香茗。他們將在這人間仙境中,展開一場開闊宙宇的神思,分疆定國的高論。這位足不出戶的諸葛孔明,心中早已為神州大地勾勒出三國鼎力的版圖,只待一位明主來完成這使命。

從諸葛亮作的幾首詩歌來看,他未必沒有濟世安民的宏願,反而一直相時而動,等待出山的機遇。那麼,當他得知劉備欲請他出山時,為何要設置如此多的障礙,令其幾次三番求而不得?

賢臣擇主而仕,何況是千載難逢的賢士。諸葛亮懷天下大志,必然要尋得一位才德兼備的明主,才能實現心中宏願。他讓這場初會費盡周折,只為確定劉備是否真如傳言所說的那樣仁德、對招納自己是否是發自內心的誠意。前兩次劉備到訪的言行,或許僅是禮數周全,而第三次肯放下身段畢恭畢敬地靜候諸葛亮,這完全是一個人的本心了。這時,他才肯現身坐論,為劉備指點迷津。

那麼劉備為何甘願猥自枉屈,一心以誠意打動諸葛亮呢?他在勸慰張飛時,曾引《孟子》中的名句:「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是說欲見賢哲,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否則便是自行封堵求賢的門路。那麼何為正確之法?《孟子》在下文又道:「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意即求賢之人必須遵守義的原則,而且要依禮行事,而這些只有君子才能真正做到。是故前路渺茫,劉備仍就心誠意篤,用「義」與「禮」打動臥龍,令其睜開沉睡的雙眸,見證真龍高吟原野、一飛沖天的時刻!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漢靈帝熹平六年(西元177年),首次把書刻文字稱作“書法”。這標誌著作為交流工具的“寫字”,與作為美學欣賞與實用相統一的“書法”,正式拉開了距離,並使後者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藝術。
  • 諸葛亮是琅邪陽都(今天山東沂南縣)人,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是漢末太山(即泰山)郡丞。諸葛亮父親去世較早,諸葛亮跟著叔父諸葛玄在豫章(江西南昌)、荊州(在今湖北省)等地生活,後來在南陽隱居。叔父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以種地為生,安家於襄陽城西二十里的地方,諸葛亮稱之為「隆中」。諸葛亮喜歡吟誦《梁父吟》,常常將自己比作管仲、樂毅,具有濟世之才,被人稱作「臥龍」、「 伏龍」。
  • 自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以丞相身份輔佐蜀漢後主劉禪,主管軍國大政。劉禪恪守父親遺言,將蜀漢軍政事務,無論大小都交給丞相諸葛亮裁決。諸葛亮對劉禪,也恪守他對劉備的承諾,確實做到「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因此,蜀國得到大治。
  • 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已經為劉備規劃了北伐中原、復興漢室的願景。劉備託孤之後,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更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復興漢室,還於舊都」作為他報答劉備、忠於劉禪的職分。然而,蜀國大後方「南中」並未平服。三國時的南中,主要指今四川南部和貴州、雲南等地。這裏居住著一些少數族裔,漢代統稱為西南夷。
  • 三國君王的成長壯大,也吸引無數豪傑投身這場如畫江山中的戰爭傳奇,譜寫出一段段交織著忠義、信義、情義、道義的慷慨壯歌。在這裡,有忠君不二、鞠躬盡瘁的謀臣良將,有一諾千金、情深義重的知己良朋,更有那深明大義、天下歸心的亂世英雄。
  • 受人之託,救援徐州,是義的行為;但是無緣無故得到徐州,那便是無情無義之人。劉備是帝王之才,如何不知徐州在天下意味著什麼?他又如何不知,得到徐州之後可以加速實力的壯大,於漢於己皆有百利。
  • 關羽來時孑然,去時決然,功名利祿一概拋於身後,與曹營兩不相欠。既不負新主厚恩,更兌現舊日盟誓,關羽許都一行當真是忠義兩全,正氣浩然。
  • 諸葛亮這一「自貶責己」的舉動,絲毫沒有降低他的威信,反而使得廣大蜀軍將士更加認識到主帥身上的優良品格,更加堅定不移地追隨他英勇征戰,建立功勳。
  • 關公臨陣往往擒賊先擒王,震懾餘眾。隻字片語間,他便以迅疾凌厲之態成萬夫莫當之勇。赤兔馬與偃月刀,與關羽身心合一,能隨其心意迅猛出戰,助他出其不意,一招定勝負。關羽的武藝正如巍峨堅毅的群巒,而中心屹立天地的,則是他奉行終生的忠義信念,任何人都無法撼動分毫!
  • 漢末亂世,那些意圖稱霸天下的各路諸侯中,似乎沒有一位像曹操那樣,為糧草日夜懸心,將糧草視為作戰的最大顧慮。據淮南的袁術、自霸江東的孫策、鎮守荊州的劉表,無一不是地廣兵多,糧食充足。 實力最強大的袁紹更不必說,吞併冀、青、幽、并四州,帶甲百萬,廣有錢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