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羅馬帝國興衰記(30) 歷史地位

文宇

羅馬夫人宮(意大利參議院所在地)內的壁畫,呈現了羅馬元老院進行終極議決的場面。(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493
【字號】    
   標籤: tags: , , ,

第五部份:羅馬帝國的歷史地位及對後世的影響

自奧古斯都從愷撒大帝手中接過初具雛形的帝國,並於公元前27年完成帝業,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羅馬帝國」開始,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延續約500年。雖然存在的時日並不算長久,但羅馬帝國在歐洲歷史乃至世界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在人文、社會等等各個領域對後世的影響也非常巨大。

1.政治體制

普林斯制和多米那特

兩者均為帝權專制的政體。普林斯制一般稱為元首制,是拉丁文 principatus的音譯,意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奧古斯都(屋大維)是元首制的首創者。普林斯制的本質是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普林斯制下的王權受到法律和元老院的制約,在形式上尊重元老院。

多米那特制是拉丁文dominatus的音譯,意為君主制。是去除共和外衣,效仿東方宮廷朝儀,秉承君權神授理念的君主集權制。戴克里先帝王首先採用多米那特制,君士坦丁大帝時期君主制得到加強。

羅馬元老院遺址(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2.法學

人們總是習慣於把希臘羅馬相提並論,實際上希臘與羅馬的文化有著完全不同的特徵。雖然羅馬文化繼承自希臘文化,但相較於奔放自由浪漫的希臘文化,羅馬文化則是嚴肅、果敢、虔誠。簡言之,希臘代表了自由,而羅馬則代表秩序。「羅馬法」正是這種羅馬精神的重要表徵。

自愷撒大帝時期便訂下統一立法的目標,到哈德良帝王時代,對羅馬法的立法方式作出重大改革。哈德良帝王委任著名法學家薩爾維烏斯.尤利安努斯把以前行政長官的一切敕令彙編成冊,頒布為「永久敕令」。

拉文納聖維他教堂的查士丁尼大帝鑲嵌畫(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帝王查士丁尼編纂的《查士丁尼法典》(民法大全),收錄之前所有的羅馬法律。該法奠定了後世法學,尤其是大陸法系民法典的基礎。

在羅馬帝國歷史上有五大法學家的著作被公認具有權威意義,他們是,烏爾比安、帕比尼安、保羅、蓋尤斯、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學家之首的烏爾比安即是前文述及,亞歷山大.塞維魯帝王身邊的輔政大臣。他的重要貢獻是「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查士丁尼法典》的《學說匯纂》引用了烏爾比安著作中的論述達2,464條,占引用比例的三分之一多。

「羅馬法」包括自然人法、財產法、萬國法等等,體系完善、邏輯性強,且適應不斷變遷的社會形式,成為現今許多國家法律體系的基礎。

3.公眾事業

羅馬帝國的公共事業相當出色。自帝國初建時便開始營建的公路網,長達十萬公里。除了陸路交通方便外,帝國時期的海路也十分發達。從羅馬外港奧斯提亞至埃及的亞歷山大港僅需十天時間。

卡拉卡拉大浴場平面圖,浴場佔地13公頃,能同時容納2,000人洗浴,浴場配套設施還有圖書館及購物中心。(Sailko/維基百科)

除此之外,奧古斯都還建立非常完備的郵政制度。至於公共娛樂設施則是羅馬帝國的一大特色。歷代帝王興建的圖書館、大型公共浴池、決鬥場、鬥獸場、競技場比比皆是,還有海港燈塔等等。

羅馬帝國時期的城市建設非常先進,上下水設施完備。在保存至今的城市遺址中,仍可見到為城市供水的水渠、下水道等設施。(待續)@*

責任編輯:畢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安敦尼王朝不能稱其為一個王朝,因為這時期繼承的幾位帝王之間並不都是親族血緣關係,帝位承傳實行在任帝王收養具聲望人士為養子作為繼承人的體制。
  • 安敦尼‧庇護家世殷實,卻從不揮霍,甚至把自己的私產捐入國庫。他善於理財勤儉治國,羅馬在他治下度過23年的安穩和平時期,死後國庫充盈,結存27億塞斯退斯。安敦尼‧庇護終年74歲,統治羅馬23年。是五賢帝時期統治時間最長的皇帝,因此這個時期以他的名字命名,稱為安敦尼王朝。
  • 奧勒留統治末期,經年的戰爭、大瘟疫、地震、火災、水災,不斷的天災人禍的蹂躪下,帝國民窮財盡、滿目瘡痍。
  • 公元193年~公元395年,這個時期是羅馬帝國衰落期。帝國命運起伏跌宕,歷經3世紀危機,再也沒有出現過如奧古斯都及安敦尼王朝時的繁榮穩定。
  • 塞維魯王朝的七位皇帝,除王朝奠基人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外,其餘均是被殺身亡。這個靠討好軍人建立的王朝,最終還是被軍人推翻。
  • 公元238年,羅馬帝國有5位帝王被殺。其後,元老院推舉年僅13歲的戈爾迪安三世為帝。
  • 有史學家稱,造成三世紀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羅馬帝國沒有出現一位能夠拯救帝國於水火的強有力的領袖。其實不然,有能力的帝王不是沒有,德西烏斯就可以算作一位,但人的能力再強,也強不過天意,所謂「審時度勢」就是能認清天意所向,順天而動才能所向披靡。
  • 公元260年,波斯薩珊王朝的第二位帝王沙普爾一世大舉入侵羅馬帝國的東部領地敘利亞,瓦勒良親率七萬大軍迎敵,戰況慘烈,羅馬軍兵敗,瓦勒良帝王被俘,羅馬軍團被解除武裝,派往波斯境內建造攔水壩等基礎設施,帝國領土被占,大批百姓被擄為奴。瓦勒良成為羅馬帝國歷史上第一位被敵國俘虜的帝王。
  • 公元274年,元老院為奧勒良舉辦久違的凱旋式。一分為三的帝國終於在奧勒良帝王的手中回歸一統。元老院授予奧勒良帝王「帝國重建者」稱號。
  • ,帝國實際被分為四部分由兩位奧古斯都和兩位愷撒分別治理。從更準確的意義上來說,雖然叫四帝共治,其實四人是有等級分別的,帝國分為四個部份,在戴克里先時代,主要是由四人分別守衛。這也是為解決三世紀以來蠻族頻繁入侵,帝王四處奔忙,首尾不得兼顧的應對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