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中行穆子的正義之師

作者:慧勉

酌古鑒今。(曉韻/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271
【字號】    
   標籤: tags: , , ,

戰敗是上天示警 不可亂殺忠臣

晉國和楚國大戰於邲,晉軍大敗。身為主帥的荀林父,請求以死罪負戰敗的責任。起初晉昭公也同意了。

士貞伯(人名)卻說:「我們晉國不可以殺主帥荀林父!想當年的城濮之戰,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不僅沒有喜色,反而憂心忡忡地說:『楚國的大將子玉還在。人們說:陷入險境的野獸,還有凶猛的最後一擊,何況像楚這樣大國的主帥?我擔心晉國的麻煩還沒有結束。』等到楚王以敗戰的罪名,殺了自己的主帥子玉,這時晉文公才高興起來,說:『這下子我總算可以放心了。』」

「今天晉軍打了敗仗,我們應該把它視為上天對晉國的一次警誡。而且荀林父對晉國和您一向忠心耿耿,盡心盡力,是晉國得以生存的棟樑之臣!殺了荀林父,不是等於白白又送給楚國一次更大的勝利嗎?」

晉昭公點頭稱是,於是免除荀林父的罪責,依然讓他擔任晉國的主帥。

正義之師

荀吳,史稱中行穆子,是前一個故事中,晉國主帥荀林父的曾孫。他曾帶兵圍攻鼓城,城裡有人要求歸順,並願意想辦法策反全城不戰而降。中行穆子卻搖頭不接受。

手下人覺得很奇怪,問:「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拿下鼓城,不是很好嗎?您為什麼拒絕呢?」

中行穆子說:「如果我方有這類背叛的行為,我們一定很厭惡。為什麼發生在敵人那邊,我們就高高興興的接受?守城而懷有二心,這不是很沒原則嗎?而且有人讓我們不費氣力就能得到一座城,論起功勞是不是應該嘉賞他?不賞賜,是失信的行為;但若賞賜,豈不是嘉許一種不忠的行為。這樣的賞賜絕對是錯誤的!不管是失信或是賞賜錯誤,對人民都有很壞的影響,假如這樣做了,我們將來又能拿什麼來教導人民呢?」

圍攻了一陣子,鼓城的人正式來請降,中行穆子派人去城中查看,發現還有存糧,又不接受投降,一直圍攻到鼓城的人糧食吃完,實在沒辦法再堅守下去。中行穆子才進城受降,並秋毫無犯的班師回國。

(均據西漢劉向《說苑》)@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天久不雨,宮外的百姓正盼望著下雨。百姓見到下雨,個個都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我請求:讓樂工們在雨中繼續演奏和歌舞。與民同樂,共慶天降甘霖!
  • 每克一城,乾隆帝都要舉行盛大儀式,祭告宗廟,重賞有功的將士,破格拔擢將士,並在紫禁城建紫光閣,將戰役中有大功之臣,繪圖像於其上,並為其賦詩立傳,極盡褒揚之能事,以勵將帥奮進之心
  • 陳汝咸因治理漳浦政績顯著,而升調他任。縣民聞訊,聯名請求上官允許他留任。因上官不允,百姓即堵塞縣衙,晝夜環守,不讓陳汝咸離去 。陳汝咸只得乘夜間百姓不注意,以兩騎疾行出門。當百姓發覺後,追送十里許,號泣而歸。
  • 每個鄉里都要置一個木鐸(木鈴),選派一些年長之人,每月六次邊走邊宣講「勸農務本」的道理。各鄉里還都置有一面鼓,凡到農忙季節,每天清晨擊鼓催農民下田。
  • 悠悠蒼天!在中國百姓心中 ,那些能夠為民請命的人,就是他們的保護神!
  • 向敏中作為一名法官,對罪犯已然供認不諱的罪行,不予採信。而是講求證據,並能夠做到盡心竭力探求事實真相,耐心細緻地為僧人平冤洗辱,真是功德無量,不愧為斷獄官的楷模!
  • 李世民一再強調說:「人死了就不可能再生,用法一定要寬簡。」「若刑罰不當,殺錯了人,怎樣追悔都不能使人再活過來。」
  • 當時,官場積弊頗多,地方官以土特產「孝敬」上司,幾乎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一次郡守下帖讓合州送魚。于成龍很不以為然,慨嘆上書,講:「民脂膏竭矣!無憐而問者,顧反乃樂魚,且安所得魚乎?」
  • 若夫聞譽而喜,聞毀而戚,則將惶惶於外,惟日之不足矣,其何以為君子?
  • 杜佑花費了三十多年時間,編纂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專書《通典》。《通典》共二百卷,體大思精,包羅宏富。寫作方式和結構開創了我國史書編纂的新體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