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桐梅畫在硅谷展出:氣節高堅 清香如故

人氣 218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博硅谷報導)從洛杉磯趕來參加劉如桐梅畫展開幕式的劉如桐長子劉安國和次子劉安民都說,看到這一幅幅梅畫,感覺父親又回來了。

現代梅畫大師劉如桐的55幅梅畫於中國新年期間在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展出,硅谷文化界人士和愛梅者前往觀賞、絡繹不絕。

「花中氣節最高堅」(宋. 陸游)

梅花位列蘭花、竹子、菊花「花中四君子」之首,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其冰清玉潔、凌寒飄香的品性成為宋代以來中國士大夫用以表達堅貞勇毅情懷的象徵,文人詩書畫印雅集。臺灣國立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客座教授、原聖荷西大學東方美術史教授高木森在畫展開幕式上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表達,要想表現出梅花的精神風骨相當不易。

東方美術史教授高木森參加劉如桐的梅花畫展。(梁博/大紀元)

高木森介紹,北宋楊補之應屬畫梅第一人,他畫的墨梅清秀洗練、簡約輕快;明清時期徐渭、石濤的梅畫自由奔放,為「表現派大寫意」;及至20世紀初,嶺南派梅畫重振寫實畫風。

「劉如桐將梅畫拉回到寫實風格,重視梅花本身的生命力,寫實與寫意並重,整個結構完美的表現了梅花的氣節、向上生長和向周邊擴張的力量」,高木森說。

劉如桐(1901~1985),字子琴,生於河北保定,早年曾習武從政,歷任民國政府河北完縣教育局長、山西汾陽縣長和滄洲行署專員,曾率軍民參加抗戰。1948年赴臺灣後從事文教,以畫梅著稱,被推為「畫梅聖手」、「當代畫梅第一人」,曾在臺灣香港和美國成功舉辦多次畫展。

現代梅畫大師劉如桐的55幅梅畫於中國新年期間在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大紀元)

「我是梅花,梅花是我」(元 .景元啟)

劉惠如女士非常珍愛父親用過的豹狼毫毛筆、十八羅漢鎮尺和梅花印章,她說,梅花是父親的老師,父親的個性和人品都像梅花。

劉如桐是一位頗有氣節的優秀文人,很有從政才能。據劉安民回憶,父親在臺北縣政府任主任秘書時,早出晚歸、勤勉敬業,每天晚上都抱著一大堆公文回家處理,作風務實。並且,劉如桐非常清廉,從不收禮。

「他一有時間就畫畫,畫梅花,他把他的感情放到梅畫裡」,劉安民說。

現代梅畫大師劉如桐的55幅梅畫於中國新年期間在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大紀元)

「只有香如故」(宋.陸游)

今年九十五歲的蔣雲仲先生年輕時曾向劉如桐大師學畫,並與大師的長女劉惠如結為伉儷。他讚岳父「身材很高,集各代梅花優點於一身,有些畫畫技法古人都沒有」。

在四個子女中,繼承劉如桐梅畫風格與技法的只有長女劉惠如。她的梅畫有乃父「佈局得體、低昂得勢、疏密有致」的大家風範,透出點點女性的稚趣秀雅,在當代國畫中自成一家。她和夫婿蔣雲仲一起來灣區創辦中華文武學院,現在仍以耄耋之年在美國盡力傳揚中國醫學、武術、文學藝術等中華文化。

劉安國是劉如桐大師次子,工程師。他不無遺憾的說,他畫的圖除了橫就是豎,「一點藝術感都沒有」,但是他會謹記父親的品格和教導,為人做事都像梅花一樣。

蔣雲仲、劉惠如夫婦之子蔣力軍從小在臺灣長大,十幾歲來美國後已經融入美國文化,但是他仍然喜歡外祖父的梅畫,熱愛中華文化。開幕式上,擔任翻譯的他遭遇了「中鋒」一詞很難找到對應英文詞彙的尷尬,他說,優秀的中國文化需要長時間學習和薰染,是快餐文化所理解不了的。

畫展觀眾以華人為主,但也有不少西人面孔在梅畫前陶醉流連。他們表示,藝術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梅花在美國不常見,但是在他們內心深處,也有對梅花精神的嚮往。

畫展共展出劉如桐大師的55幅梅畫,從2月6日開幕,為期十天,將於2月16日落幕。

責任編輯:盛源

相關新聞
美華藝術家聯展即將在硅谷開幕
馬逸輝師生書法展9月下旬舉行
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藝術展徵集通知
硅谷第七屆全僑迎春揮毫:寫毛筆字  過中國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