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世界職場可能出現的9大改變

人氣 1251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向晴勉編譯報導)35年前,當世界經濟還是傳統工業主導的時代,許多人大概沒想到在日後的今天,電腦、手機及平板改變了人類的一切,網路的盛行更是影響了現代人食衣住行方方面面。職場上,傳統的從一而終效忠公司的使命感幾乎成了過去,現職公司成為許多人暫時的跳板,薪酬、福利、股票幾乎成了員工是否繼續留職的主要關鍵因素。

有鑑於「時間」改變對職場的衝擊,《商業內幕》特別徵詢未來職場預測專家,針對2050年的職場風格做大膽預測,本文摘錄如下,供讀者參考。

1. 公司組織由金字塔型趨向扁平化

過去25年內,有1/4的公司組織結構走向扁平化。鞋類電商Zappos兩年前大舉導入零管理政策,摒棄層層的金字塔階層組織,將權力與管理下放到每位員工身上,形成著重生產力與效率的扁平化組織。

全球期貨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Futures)董事長兼執行長康托爾(James Canton)博士表示:「許多傳統的角色將不復存在,金字塔型階級系統將步入歷史。」

康托爾同時也是《未來智能:好好經營遊戲規則改變的趨勢,它將改變你的世界》(Future Smart: Managing the Game-Changing Trends that Will Transform Your World.)的作者,他表示:「最終人們將面臨的是一個包含人際網絡、人工智慧以及群眾基礎智慧所混搭的系統。」

2.人工智能將取代某些人力工作

2015年5月時,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以數位工具統計20年後某些工作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研究發現,純勞力工作將來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最高,至於需要情感注入的工作,如社會工作者及看護人員,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最低。

牛津大學的一項報告預測,不用等到2050,2030年時就會有50%的人力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該項報告指出,谷歌(Google)等公司所開發的無人駕駛車,將對運輸及配送業的人力僱傭結構造成巨大影響。

對於某些需要真人接觸的工作如老師,也將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危機。在以機器人教學的實驗中,某些孩童表示喜歡機器人的教學更甚於真人教學。

3. 職場也可能出現嶄新的工作機會

時間的流逝不全然意味著人力工作消失的危機。文化變遷實踐(cultural-change practice)的共同創立人及《開始想想:未來我們將如何工作、生活及學習?》(OPEN: How We’ll Work, Live and Learn in the Future.)作者普萊斯(David Price)表示,未來也會出現嶄新的工作機會,我們要想的是到底是哪種新型工作會出現?

康托爾預測,某些情境下是需要真人與機器人共同合作,包括由真人操作人工智能科技的新型工作以及舊有工作,因為機器人的加入而擴大營運。有效運用人工智能仍需要良好的人力訓練。人工智能科技的提供,最終是為了輔佐真人創造更好的服務。

4. 有別於傳統全職員工的招募,雇主將可從全球招募自由工作者

對雇主而言,招募自由工作者不需要提供勞健保、職工僱用也只限在會要工作需求時。相對於傳統全職員工的招募,依據需要隨時僱用自由工作者更便利。

對求職者而言,許多人也開始傾向自由工作的型態,一摒以往全職工作整天被工作綁著,自由工作者在工作時間運用及工作型態的選擇更具彈性。

然而,普萊斯也提醒,千萬別因此過度剝削勞力,否則自由工作者的素質也將改變。到底哪些自由工作者是出自於對自由工作時間彈性的嚮往,或只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淪落於此?若公司將越來越多工作外包,有些人或許會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而被迫成為職場上需求較多的自由工作者。

一旦人們成為自由工作者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找不到全職工作,當越來越多人領的是自由工作所帶來的最低薪資時,那又將是怎樣一個社會?

5. 所謂的「退休」將不復存在

根據金融保險提供商UNUM的一份未來工作報告指,由於未來醫學發達,使人們即使在較老時,擁有的活力及體力仍可應付工作。

當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生活費越來越高時,人們也不得不加長工作年限來維持生活。老一輩的人懂得儲蓄養老,將來年輕一輩賺得少,扣掉生活費後可儲蓄的所剩無幾,所以在體力許可下只好繼續工作爭取收入維持生活,所謂「退休」似乎遙遙無期。

6. 員工可能需要更多雇主,讓跳槽機會增加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未來工作》(future of work)報告中預測,人們將持續遠離只過同一種生活、只投入同一個工作的心態,這樣的趨勢在千禧年出生的世代中已經明顯出現。職工將隨熱情工作,一旦熱情轉向,對許多人而言,往往也意味著工作跑道的轉換。

但此現象背後的另一個推手,則是一種對社會意識的需求:公司是否具有道德意識?公司在乎客戶、在乎員工工作環境、在乎員工嗎?

普萊斯認為,以社會目的而言,公司應該具備的更多,因為現在人更具有道德意識,人們通常不會對那些沒有強烈道德觀的公司投入太多。公司往往透過願景、某些價值的投資、對社會責任承擔目標等向員工證明公司是值得員工投入的,藉以吸引及留住員工。

7. 未來監控員工可能不僅止於工作範疇

PwC報告中預想在未來,雇主將可透過更先進的方式監控及篩選員工,以感應器確認員工所處位置、表現及健康狀況。這樣的監控方式甚至可能深入到員工私生活,如同今日的毒品測試一樣。

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發現,這樣深入監控員工很可能面臨員工反彈。《每日電訊報》於一月初建置動態偵測器以追蹤其記者的位置,然而員工的憤怒反彈很快就迫使公司放棄此追蹤建置。

普萊斯表示,或許某些公司會採取「大哥」型方式密切檢視其員工,但大多數公司仍較傾向對員工予以較多的支持而非監測。目前有不少硅谷科技公司執行長為自己及員工的小孩建置學校,為的是提供這些小孩更好及更科技導向的教育。

為了公司最大利益著想,與其時時擔心並且過度監控員工,不如採取更正向的方式:給予員工更多的支持,贏得員工的心。

8. 越來越多公司可能裁撤傳統的辦公室及總部

未來所謂的「共用工作空間」可能越來越流行,不只自由工作者與企業主之間,公司之間也可藉此安頓員工。裁撤傳統的辦公室及總部可使公司從世界各地僱用最適合的員工,不需要受限於員工與辦公室或總部的距離。

社交媒體參與平台巴菲(Buffer)2015年10月份宣布裁撤現有辦公室。巴菲以遠端遙控的工作方式,提供免費的共用工作空間供員工使用。如此,開會將不再因為要等全員到齊而耽誤了時間。

巴菲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加斯科(Joel Gascoigne)認為,做事情一定要選擇可以立刻處理的方式,忌諱拖拖拉拉。巴菲內部使用谷歌Hangouts及HipChat,就是為了讓會議的召開、訊息的傳達,以及面對面的溝通更加迅速便利,不讓員工所處的位置阻礙了相關會議及訊息溝通的進行。

9. 無人駕駛自動車將使早晨的通勤更快更便捷

普萊斯及康托爾都想像,未來無人駕駛車的出現,將會衝擊到大眾交通及運輸類工作,但同時也可減少每日通勤塞車、車禍及小擦撞。這種車輛會彼此互相監測及溝通對性能及科技,可以追蹤車輛間的速度、視道路壅塞情況而進行車速等調節,不僅使通勤更加順暢,康托爾更預估每年或許因此可減少3萬起車禍相關意外。

飛躍的科技並非用來讓人們因此自滿、甚至期待人工智能取代現有需要人力的工作,重要的是透過科技的協助,讓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更加得心應手。康托爾認為,對於某些工作,電腦及網路做得比人工來的有效率,也因此改變了現有的工作型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工因此要被消減掉,而是該想想如何透過適當的訓練讓人力更加有效率。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這些歷史名人的遺言令人深省
科技新創的薪酬跟你想的一樣嗎?
管理明智建言 聽聽億萬富豪怎麼說
想在華爾街工作?要避免十大常犯面試錯誤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