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少年于謙 抱負不凡

作者: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443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國明代前期,有位民族英雄以傑出的政治才能,擊退瓦剌入侵,使明朝轉危為安,而留芳青史,他的名字叫于謙。

于謙幼年聰慧,讀書忘餐,少年時就才華閃耀,志氣不凡,被譽為「神童」。

一天,他上學前,母親為他梳了個雙角髮,途中被一個名叫古春的和尚瞧見,戲謔曰:「牛頭喜得生龍角。」

于謙見出家人出言不遜,想「回敬」他一下。於是便道:「狗口何曾吐象牙。」弄得那和尚十分狼狽。

後來,于謙由於學業出眾,被破格選為「博士弟子員」。一天,眾博士弟子員陪同巡撫,遊覽淨慈寺,那高官為示風雅,指著大雄寶殿上的三尊佛像,笑出上聯:「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接著問:「你們誰能答對出下聯?」

于謙略一思忖,拱手上前說:「晚生願出醜一試,請大人斧正。」旋即朗聲而哦:「一介書生,攀鳳、攀龍、攀桂子。」眾皆異口稱讚,巡撫大人更是撫掌叫好:「對得妙!妙!妙!」

這一對句,不僅對偶貼切,更妙的是流露出了于謙青少年時代,就有不凡的抱負,決意勤奮苦讀,金榜題名,將來作一番留芳百世的大業。難怪巡撫連連稱妙。@*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時,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中央集權,動輒殺人。一次,又令袁凱將一批死刑案卷,送皇太子覆審。那皇太子生性忠厚,主張寬大減刑。袁凱如實稟報太祖。
  • 朝有個宰相韓侘胄,為示風雅,廣交文人學士。
  • 末明初,瑞安(今屬浙江)有位才子,名叫高則誠。他的一個朋友王四,學問很好, 金榜高中後,卻拋棄了前妻,當了朝廷太師的乘龍快婿。他那位賢慧的前妻,在災荒 年間,為了照顧公婆,自己以糠充飢。
  • 作詩要嵌入預先規定的數字,又要保證詩意清新自然,那是很難寫得好的。詩中出現數字,那要符合詩意的需要,或者作家本人的愛好,如唐初詩人駱賓王,他喜歡在詩中穿插數字,當時有「算博士」之稱,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
  • 明代有位「鼓勵學校,賑濟饑民,有水鏡慈母之稱」的七品縣令米萬鐘。他雖為朝廷命官,卻多才多藝,詩、書、畫名噪一時,且愛石成癖,與宋代米芾,並稱為「石迷二米」。
  • 「紅學」是我國一門研究《紅樓夢》的學問。「紅學」一詞的由來,據清末李放的《 八旗畫錄》說:「光緒初年,京朝士大夫尤喜(人名)讀之,自相矜為『紅學』云。 」這是「紅學」一詞,見諸典籍的最早記載。
  • 「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十二歲就中了神童舉,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然而,他一生很不得志,只在朝廷和地方上,擔任過幾年「清職」或「參軍」、即縣令之類的小官。而那些才疏學淺之輩,憑藉趨炎附勢、攀龍附鳳之技,而青雲直上,且神氣十足。楊炯對此輩,嗤之以鼻,並常常藉機對那些酒囊飯袋們,進行辛辣的諷刺。
  • 同治年間,南方有個名叫謝松岱的窮書生,進京趕考,沒有中第,正心灰意冷之時,忽然想到偌大的考場,一片研墨之聲,費去了許多工夫,實為書生之苦。於是他靈機一動,將研好的墨汁,端到考場外面兜售,頗得眾考生的欣賞。
  • 一年之後,又值中秋佳節,蘇東坡在官邸設宴,招待名流雅士,共賞皎月。席間,有個梨園藝伶楚瓊,她為眾賓客彈唱了一曲《惜分飛》,眾人聽得如醉如癡,流下了同情的淚水。
  • 據清朝文學家袁枚《隨園詩話》記載:杭州有個官員趙鈞台,一次出遊蘇州,聽說此地麗女如雲,便想在蘇州娶個嬌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