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海外過年 一樣有滋味

人氣: 8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紐約報導)一轉眼,這馬上就是在海外過的第四個新年。且說新年年年過,但年年味不同。第一年剛剛來美,除了我們公寓全是華人外,一條街上幾乎全是西人,沒有甚麼年味。為了買年貨,我專程從新澤西跑到中國城採購,記得樓下的廣東老移民拖了箱高粱酒回來。

到了大年夜,美味藏不住地從各家的門縫裡竄出,隔壁房間還傳來粵語的拜年歌曲,我們一家三口呆在家裏,雖然菜色也比平時豐富,但甚覺冷清。要說那一年的味道,就是一個「冷」字。

第二年,和朋友們聚餐,一起包芹菜餃子,不忘往餃子裡塞糖,要看看誰最幸運。記得吃到最後,也沒有找到幸運主,原來幸運糖果被當成廢物吐掉了。雖然沒吃到糖,但心裡還是很暖,這一年的年味就是個「甜」字。

第三年,老公大年夜加班(可惜中國新年不放假),我那時懷著女兒、挺著肚子,和兒子在家等他回來涮鍋。一邊看新唐人的直播節目,一邊在嬉鬧中等待團圓飯,倒是另一番滋味。這一年的味道是「等」。

話說今年的中國新年,女兒很快一歲了,朋友聚餐自然少不了。這幾年也陸陸續續地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有放棄國內大學老師工作來陪讀的媽媽,也有當慣了甩手掌櫃的爸爸,到了這卻幹上剪草鏟雪做飯接送孩子的活兒,當然最多的還是為兒女操勞、鞍前馬後的爺爺奶奶輩。

我們聚餐一般是在地方比較大的華人朋友家,大家基本上也是朋友帶朋友,少的四五家,多的一次有幾十人,反正進門都是客。一般主人家準備主菜,賓客們自帶拿手菜,或者外買的燒臘、甜品、酒類。每次聚餐海鮮臘肉、南味北味,甚麼都有。喜歡吃辣的、吃甜的,都能找到自己的最愛。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現在紐約華人也多,要找家鄉特產也很容易。老乾媽、黃醬、豆腐乳,連過年用的對聯、財神、燈籠全都有賣,你站在三大華人聚居地,隨時都是人潮攢動、活力十足。周圍的房價已經芝麻開花節節高,隨著幾波中國資金的外流潮,這裡的房產經紀人都已賺的盆滿缽滿。

再回到聚餐上,基本上都是長桌,或折疊桌拼一塊,鋪上桌布,像極了外面的自助餐。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圍成一個圈兒,邊排邊聊,邊取邊吃。幾輪之後,大家就離開餐桌、自動組群、三三兩兩聊上了。爸爸一堆、媽媽一群、孩子們更是早就一夥玩上了。

看著孩子們在房間裡跑來跑去、你追我躲,聽著媽媽們嘰裡呱啦聊兒女聊簽證聊家庭。盤邊的爸爸們也熱鬧得很,分成兩三年的新移民和八九年的老移民兩撥,聊得熱火朝天,話題總是離不了工作、買房、投資做生意。

當然,紐約華人過年的活動還是很多,最大型的屬法拉盛的中國新年遊行,紐約市市長年年來,各大僑團、地方風俗都能看到。這些慶祝活動,也給人在海外的我們增加了更多的年味。

中國舞龍舞獅、唐裝仙女、鳳陽花鼓,以及台灣鄉民、電音三太子、韓國太鼓,當然不能忘了法輪功團體的天國樂團,是每一年必看的壓軸戲。所以這一年的滋味會是甚麼呢?等過了就知道了。

責任編輯: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