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藍圖】大唐盛世(序篇)《秦王破陣樂》

作者:夏禱
font print 人氣: 2434
【字號】    
   標籤: tags: ,

貞觀元年正月初三,中世紀亞洲霸主大唐的天子——李世民在大明宮麟德殿大宴文武百官。這時,他登基才三個月。只見李世民穿一身金黃繡龍大長袍,腰上是一圈嵌玉大腰帶,英姿勃發,端坐龍床上。這一年,他29歲。所有的人都知道,打下大唐江山的不是別人,正是這位在戰場上屢立奇功、膽魄非凡、如有神助的秦王李世民。

在中世紀的大唐,大明宮的御宴是當時的盛事。流淌著遊牧民族血液的唐人熱愛樂舞,也熱愛歡慶。杯觥交錯之間,奇獸、樂伎、特技和那赫赫有名的舞馬、胡旋舞、戲曲輪番上陣,賓主盡歡,氣氛熱烈非常。而時常,這些宴會的座上賓是西域和蠻夷各國的雄主,還有大唐一個個胸中自有韜略的大臣。

這一天,在御宴的高潮,只聞玄武門外傳來天搖地震的聲響。百來名武士身披銀甲,排成大陣勢持戟而舞。武士腳下的軍靴如馬踏千蹄,虎虎生風。這陣勢前有戰車,後有戰陣,隨著陣勢左右移動,車輪子觸地滾動,發出轟轟雷鳴,天搖地動。

一身繡龍黃袍的李世民帶領群臣大步來到了舞陣前方,目不轉瞬地瞅著孔武有力的大唐武士。鐘鼓齊鳴,鐵戟森森,在轟轟的雷聲和海濤一般的鐘鼓聲中,百名武士旋身踏舞。萬馬奔騰聲夾著激昂的角鼓,一直傳到了百里外。

一旁,宮廷大樂隊擂大鼓,吹長角,在清揚的清商樂之上,激越高拔的龜玆篳篥、隆隆的戰鼓相交,鐘磬交鳴,威震上天,感天動地。

李世民還是秦王時平復叛將立下大功,百姓夾道歡慶,軍中為了慶功而依舊曲填入新詞,譜成了《秦王破陣樂》。那時節,贏得勝利的兵將們手舞足蹈,隨高揚的舞樂而高歌: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聖開昌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現在,誰能想到,這首軍中歌舞大麴成了李世民登上帝位的大慶之樂。《秦王破陣樂》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即後世仰慕、千年不衰的大唐盛世。

傳說和真實

自從在大明宮親眼瞧見了這驚天動地的《秦王破陣樂》,西域和西南地域的各國國王和使節就把這首樂舞的盛況傳揚到了四方。很快,《秦王破陣樂》名揚海外,說起大唐李世民登基後的這一盛事,人們無不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到後來,就是當年沒有躬逢其盛的人們也不免拿這傳奇一般的大曲來抬高自己的身份,把那年正月初三大明宮的景象描繪得比親臨其境的人還要入木三分,口若懸河。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穿過西域沙漠去天竺取經。據說玄奘到達天竺後,在羯若鞠闍國見到戒日王,戒日王說起了太宗和《破陣樂》:「一早就聽說中國有個秦王太子,從小就聰慧有靈,長大了更是神武。那時中國分崩離析,兵戈兢起,生靈塗炭,而秦王天子早就懷有遠略,聖心仁慈,平定了海內,德澤遠被,異域遠國無不仰慕稱臣,受其化育,都奏起了《秦王破陣樂》。」

天竺的迦摩縷波國國王拘摩羅王也曾問玄奘:「今天在天竺諸國多有歌頌唐朝《秦王破陣樂》的人,我聽說很久了,那莫不是您的家鄉?」

玄奘回答:「不錯,這首大曲就是讚美我君王的美德。」

拘摩羅王說:「想不到您是唐朝人,我常愛慕唐人的風化,朝東以盼很久了,可惜山川道遠,沒法子自己去啊。」

在遙遠多難的異域,三藏多回聽見外國君主說起《破陣樂》。從南到北,大唐開國的傳奇傳遍了西域沙漠,更傳入了東瀛。

《七德》之舞

 

太宗曾說過:「往日做藩王時常要出征,所以做了這首樂曲。想不到,今天這曲子竟然成了雅樂。這曲子發揚蹈厲,雖說和文樂不同,但我的功業都因其而成。為了這,我把他記下來,好叫自己不忘本。我雖然以武功定天下,日後卻要以文德治天下。」

貞觀七年(西元633年),太宗命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等人為《秦王破陣樂》譜寫歌詞,太宗親自為《秦王破陣樂》繪製《破陣舞圖》,以自己在戰場上豐富的經驗來編舞,並命太常丞呂才依照繪圖,教樂工一百二十人被甲執戟,揮舞著大旗操練。到這時,《破陣樂》已成為大型宮廷樂舞,改名《七德》舞。

這位音樂家呂才背後也有一個故事。就像許多古時候的天才一般,呂才不僅是譜寫了《七德》、《白雪歌》的音樂家,他還是個哲學家,懂得天文、地理、軍事、歷史,寫有《教飛騎戰陣圖》。我們可以想像,當這名博學多才的音樂家在唐朝宮廷指揮著太宗的一百多名樂工披上盔甲,在空中揮舞大旗,踏步而舞,那定是個神奇時刻。

《破陣樂》從軍中大曲脫胎換骨,成了宮廷儀典中必奏的雅樂,正是象徵太宗化干戈為玉帛,以文德治天下的聖王之風。

太宗所繪的《破陣舞圖》中,舞陣的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陣勢的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是隊伍。隊伍如魚群相呼應而進退(魚麗),又如鵝群首尾相連(鵝貫)。陣勢展開來的時候像是伸出去的扇形兩翼,交錯屈伸,首尾回互,模仿著戰陣之形。

若是從高處俯瞰下來,在鐘鼓和明亮的鑼聲中,浩大的舞陣左右移動,如翼如魚又如雲覆蓋大地。在這左右移動的方陣中,武士來往擊劍,手中或搖晃大旗,或持森森鐵戟在空中揮舞上下,氣勢之壯闊,可說是舞蹈史上一絕。難怪那時凡是親臨其境的人,無論中外,都愛訴說那百年不遇、千年難逢的一幕奇景。

貞觀七年,《七德》舞畢之後,觀者歡聲雷動,熱血沸騰,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十幾種蠻夷請求加入大唐武士的方陣率舞,太宗慨然允諾。只見西域、南蠻部落酋長穿著風格色彩特異的衣袍,頭戴各式奇形尊榮的冠冕,夾在大唐武士威武的陣勢中手舞足蹈,舉戟揮動,久久不歇。從這個生動有趣的插曲來看,《破陣樂》驚人的渲染力可想而知。

早在貞觀四年,李世民已為西域諸國拜為天可汗。在震天的樂聲中,西域諸國首領和大唐武士一起持戟踏舞——百代之下,這一景象無疑使這個時代足以為後世傲。這景象出現在李世民登基之後第七年,可說是天象之所庇護,眾望之所皈依,預示了之後的大唐盛世。

此後,《破陣樂》每年在大唐節慶大典上演出,成為象徵大唐文治武功的雅樂。凡是宴請三品以上的大臣及蠻夷酋長,都在玄武門外演奏,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對於當時的西域諸國,唐朝顯赫的聲威在這《破陣樂》/《七德舞》中一回回加深了他們的印象。

然而太宗創造《七德舞》的深意往往為人們所忽視。在《七德舞》中,白居易道出了太宗的苦心懿旨。
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
豈徒耀神武,豈徒誇聖文。
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在中國音樂史、舞蹈史上,無論在規模或音樂風格上,《秦王破陣樂》都少有匹敵,而太宗親自畫下舞圖編舞也是史上一絕。太宗之後,盛唐的幾位皇帝都是文武兼備、善鼓善樂之人,攜手開創了大唐恢弘大器的文化格局。

貞觀元年正月初三,在《秦王破陣樂》的赫赫舞容和鐘鼓齊鳴中,輝煌的大唐盛世揭開了序幕。@#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們知道,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兩個大力扭轉了人類文明方向的時代,而路易十四時代正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站立在文明的十字路口,這偉大的世紀扮演了甚麼角色?十六到十七世紀,在太陽王登基前後,歐洲經歷了全方位的衝擊。把他所身處的時代放入歷史的大背景中,我們將更能理解路易十四時代的意義。
  • 出現在凡爾賽宮的第一個中國人——沈福宗所描述的古國文明深深吸引了路易十四。同時,同行的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也向路易十四轉達了南懷仁的請求:儘速遣使去中華帝國。無論從貿易、科學或宣教的角度來說,太陽王深知法蘭西必須趕上西班牙、葡萄牙,深入新大陸和古老的東方。也就是說,對於法蘭西,遣使前往中國是十分自然而必要的一件事。
  • 來到了地球另一端的中華帝國,博學勤奮的耶穌會士學會了滿文漢文,孜孜不倦的展開了工作。他們奔波四方繪測中國地圖,在最偏遠的鄉下向貧苦的百姓熱誠的宣教,教授皇帝及皇子幾何、樂理、人體結構。在每天忙碌的工作之外,他們以灰色藍色,睿智的一雙眼睛觀察記錄中華帝國。在歐洲,飛來了一封封來自地球另一端的書簡。
  • 一年後,東印度公司收購了一箱又一箱琳琅滿目的青花瓷、一匹匹絲綢、上好茶葉、紅木、花梨木傢俱、玳瑁屏風和一冊冊厚重的典籍,放入準備回航的海之女神號船艙中。碼頭工人抬著一箱箱沉重的木箱爬上船梯,把船艙塞得結結實實。海之女神號的吃水量達到了飽和,船身沉甸甸的壓在海面上。
  • 還記得第一位出現在羅浮宮裡的中國人沈福宗嗎?1684年,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帶沈福宗去凡爾賽宮覲見了太陽王路易十四。他們獻上了殷鐸澤、柏應理等人編著的拉丁文《四書》,並要求太陽王在巴黎出版。這就是包含了《論語》、《大學》、《中庸》在內的《中國哲學家孔子》。出版時,書中對太陽王的致謝詞是這樣開始的:「今天,從遠東,來了一位君子,他出自中華帝王的皇家血統,人們稱他孔夫子——被所有中國人一致尊奉為他們國家史上最有智慧的倫理學與政治學老師和聖賢。」
  • 在前面我們提到過,太陽王世紀處在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她介於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之間。經歷了文藝復興以人為主的人本主義、歐洲脫離中世紀以宗教為中心的素樸生命觀,為十八世紀朝向啟蒙主義理性及科學的轉向做了鋪墊。
  •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是一個關於人類的故事,是一個人類在地球上生活、變遷的故事。由於故事牽涉到的是東西半球的人們,地理上橫跨海洋和歐亞大陸,要看明白這個故事,我們也得把時間拉長。也就是說:因為這戲的舞臺太大,要演完這齣戲,這劇本也得拉長了時間,才能看出來人類近代文明史這一齣大戲背後藏的謎。
  • 整個十八世紀,歐羅巴吸收著各種思潮帶來的養分,在自己強壯的胃中咀嚼著,消化著,長成一個令人生畏的巨人。在這巨人不斷變化的視野中,遙遠的中華古文明也在不斷變化。到了十八世紀晚期,東西方已各自蛻變成全新的文明。在這全新而陌生的兩個文明之間,一百年來的水乳交融、吸收互補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過去。當東西方文明一起把久遠前擘畫的藍圖忘記,不可避免的,人類文明走進了一條漸行漸窄的胡同。
  • 和當時許多歐洲知識分子一樣,馬戛爾尼伯爵熟讀了萊布尼茲有關中國的著作,還有杜赫德圖文並茂的《中華圖誌》。不久,他將率領英國使節團出使中國。對於自己的這一使命,馬戛爾尼充滿了興奮和期待。
  • 郭氏是史上唯一經歷八朝皇帝,五次位居皇太后、太皇太后之尊的女人。她享受過無以復加的榮華富貴,帝王都要向她行子孫之禮;親歷過朝局動亂和生離死別;目睹了皇位走馬燈似的更換,她輕而易舉就可奪取。可是,她始終穩坐於後宮,扶持子孫皇帝,沒有非凡的定力,是很難做到的,因而這些帝王對她非常敬重。史書評價,她所立下的「社稷之功」,可與她的爺爺郭子儀相輝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