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陪四川抗戰老兵造訪國史館、軍史館

人氣 217

【大紀元2016年03月18日訊】這次在熱心臺商白中琪的贊助下,九名來自大陸四川省的國軍抗戰老兵實現了他們的願望,於今年3月2日到3月6日之間造訪了臺灣,實現自己向昔日的老長官,即先總統蔣公獻花致意的心願。

雖然筆者在事先就已經透過白中琪先生的姐姐白中琫的聯繫,得知九位先輩即將造訪臺灣的事宜,但是因為工作繁忙的緣故,沒有辦法從頭到尾陪著他們走完所有行程。也因此,我沒有親眼目睹到老兵們痛哭著向蔣公下跪磕頭致意的感人畫面,實在是感到十分遺憾。不過,我倒是利用3月4日,也就是星期五上午的時間,陪著老兵們走了一趟國史館與軍史館。

由於除了抗戰期間參加71軍通信營的廖沛林外,其餘八名老兵都要依靠輪椅才能行動,因此國史館與軍史館刻意安排他們重點訪問幾個重點展示廳。令筆者感到頗為可惜之處,在於老兵訪臺的時間實在是太晚,錯過了前陣子在國史館與軍史館舉辦的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紀念特展。然而,這並不代表參訪國史館與軍史館,對這些可愛的老兵們而言是毫無意義的。

首先,就以國史館的參訪的過程來說,當年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隨國軍來臺灣的這群前輩們,可以瞭解在他們缺席的這七十年時間裡,中華民國政府是如何一點一滴的在復興基地實踐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理想。除了改善臺灣人民生活素質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九年國民教育、加工出口區與十大建設等符合民生主義的政策外,最重要的,就是讓老百姓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政治了。

所以,在館方人員的安排與導覽下,九位老英雄參觀了總統副總統文物館。在那裡,他們不僅又再一次的見到了蔣公,同時又再度溫習到了一段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歷史,即《中華民國憲法》頒佈的過程。其中有幾位老兵,就參加過1947年到1948年的國大代表、立法委員與總統選舉,稱得上是中華民國民主發展的歷史見證人。

儘管那一場慘烈的內戰,讓他們就此與戰後中華民國的民主發展絕緣,但是沒有人能否認,如果沒有這一群老兵拋頭顱灑熱血般的在戰場上與日本侵略者拚搏,保衛了國家與收復了臺灣,那麼也不會有民生主義與民權主義在復興基地上的開花結果。只是跟著這群老兵一路參訪下來,筆者深深的感覺到,此一民主果實的大多數栽種者,並沒有辦法像我們這群幸運兒一樣享受到這顆果實的美味。

結束了令人感嘆的國史館參訪行程以後,我們又接著前往國軍歷史文物館。由於館內沒有電梯的原因,老兵們在家人的攙扶下,爬樓梯走到二樓,集中參觀對抗日抗戰的展示廳。雖然沒有如同國史館那樣,派出專業的嚮導人員向老前輩們一一介紹展示廳內的陳列物品,但是仍有身穿便衣的年輕一代國軍弟兄出面接待九名抗戰先進,場面令人動容。

老國軍見到小國軍,尤其是留在大陸的抗戰世代老國軍與在臺灣成長的年輕世代小國軍碰面,那個畫面在過去是很難想像,也見不到的。然而,可能是兩代軍人之間都存在著共同的黃埔精神,世代與疆域之間的隔閡很快的就得到了突破。雖然,那位國軍小哥的年紀,一看就知道與所謂「天然獨」世代差不了多少,但是他仍好奇的跟在一旁,親切的詢問老先生們從哪個省份來,參加過那些戰役。

記得去年參觀軍史館抗戰勝利紀念特展時,時任代理館長的陳彥璋中校就告訴筆者,中華民國國防部的政策,就是希望能夠超越一切的政治與黨派立場,以超然的態度,搭配真實的歷史文物向年輕一代的官兵與國民們介紹抗日戰爭的歷史。因此,軍史館秉持這樣的精神舉行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特展,目的就是要讓參展的群眾們對國軍的光榮傳統產生自豪感。

儘管老兵們沒有趕上軍史館舉辦的抗戰勝利特展,但是筆者卻藉由觀察老國軍與小國軍的互動,察覺到去年陳彥璋中校所提到願景似乎已經實現了。雖然筆者並不知道,臺灣的一般青年有多少人曾花時間去參觀國史館與軍史館的相關文物特展,但是從年輕一代國軍阿兵哥對老先生們所展現出的關懷來看,中華民國的軍人教育還是相當成功的。

活動結束時,看著老國軍與小國軍彼此勉勵的畫面,筆者真的認為隨著這批兩岸「最偉大的世代」日漸凋零,臺灣與大陸對歷史真相有興趣者,真的有必要加快口述歷史訪談工作的腳步。老兵們的口述回憶,受到環境的影響與時間的流逝,很多時候或許無法完全反映歷史的真相,但是卻能夠反映出那一代人的真實想法。若能搭配第一手的史料文件一同研究,對還原歷史真相必然能有所幫助。

--原載《公民議報》

責任編輯:趙元

相關新聞
黃埔三代人共緬抗戰老兵功蹟
參與戰力展示 台抗戰老兵激動感傷
還原抗戰 台國史館發表三名將日記
20名老兵獲頒「抗戰勝利紀念章」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