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治療失智症自閉症 台灣中研院有妙招

人氣: 14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3月18日訊】(中央社台北18日電)臺中央研究院研究證實,增加蛋白質合成,對神經細胞突觸數量有決定性影響,相關研究未來可望用於治療失智症、漸凍症、自閉症等神經細胞病變。

學界瞭解到,「纈絡胺酸蛋白質」的突變與失智症有關,若能進一步瞭解其中機制,可望找出治療方法。

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薛一蘋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早於2011年證實「纈絡胺酸蛋白質」與其他蛋白質的結合,可以控制神經細胞突觸的形成。本月17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論文,更進一步破解其中奧秘。

研究團隊發現,當「纈絡胺酸蛋白質」突變或表現量減少時,「內質網」及所附著的核醣體會明顯減少,引發細胞突觸活性低落。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利用「白胺酸」,可增進細胞突觸的數量,當細胞偵測到大量游離的「白胺酸」時,會下令促進蛋白質合成。如此一來,一些細胞突觸缺陷,就可能被有效地修補。這項基礎研究的成果,未來或可用於治療失智症、漸凍症、自閉症、遺傳性痙攣截癱等神經細胞突觸病變。

17日發表於「自然通訊」的論文,第一作者為中研院國際生研究生學程博士生石育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