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叢談:避開方圓說方圓

作者:莊敬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朱自清在當年講學時,曾經說過:「作詩之法,貴在避開方圓而說方圓。」這句話形象生動地闡明了一條作詩的重要原則。

避開方圓說方圓,這就意味著:詩人的主觀見解,作品的思想意義,不宜直接說出, 而要用生動具體的形象,把它顯現出來。陸機〈文賦〉有言:「雖離方而遁圓,期窮形以盡相。」在詩歌創作中,對於自己所想表達的思想傾向,不直接地去呼喚,卻間接地去暗示。並且在這暗示性的描寫中,應該竭力做到:筆酣墨飽,情深境真;窮形盡相,繪色繪聲。使人讀後感覺:言不及而意到,形所至而理暢。如飲糖水,不見糖而口爽;似食橄欖,久咀嚼而味長!

李白有一首五言絕句〈玉階怨〉,是反映宮女之怨的: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
玲瓏望秋月。

寫一宮女亭立玉階,立久而羅襪皆濕,然後又退入簾內,下簾望月。通篇並未寫一怨字,更未直接呼喚「宮中多悲傷,宮女怨情長」之類的話。然而,此女通宵不眠之狀,寫得淒冷逼人,非怨而何?所以有人說:這詩不著怨字,而怨實深;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稱妙品。

有一本英國詩選,在它的「給讀者」中說道:「詩的重要,不在特殊的結論,而在鼓勵沉思。」這話講得十分中肯。而「避開方圓說方圓」,正是「鼓勵」讀者「沉思」的一個有效辦法。詩人不將自己的「特殊的結論」(即自己對生活的特殊感受和獨創性的見解)直接說出,而是有意避開,用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把它描繪出來。讀者對於這種作品的主題思想,只有經過「沉思」,才能領悟得出。這樣的詩,才是好詩。

正是:
欲求詩藝得精湛,
避開方圓說方圓!

【附錄詩一首,供品味】

標題:〈網〉(作者:隱名)

網呵,網!
生活的海洋裡
到處張設著網——
金線銀縷的網
情絲意綿的網
網網糾纏覆蓋
網網牽扯碰撞

根根網繩殷紅殷紅
競相網著腥臭的慾望
網著不盡的詛咒
網著不盡的悲傷

我有幸從層層網眼裡溜脫
隨潮水又沖到沙灘上
撫摸我受傷的心瓣
將傷口滲出的血絲捻長
摘千縷陽光、月光、星光
引萬道聖潔明亮的目光
揉進我童心純真的音韻
欲結一張鋪天蓋地的網
網盡大大小小、光怪陸離的腌臢網
還原一個乾乾淨淨的海洋……

【品賞】
人民都在中共邪黨的統治下(網中)生活,邪佞者都在編結著網,只是網的大小、形 狀、有所不同罷了。詩中所寫的網,網的是「腥臭的慾望」,網繩上染著「殷紅殷紅 」的血跡。可見這是一種害國害民之網 。所以,詩人也「欲結一張鋪天蓋地的網」,去一網打盡這些「腌臢網」。也許有人 講:「詩人這是異想天開!」其實,只要大家都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堅守正義,群策群力,是可以將中共邪黨的網絡打碎除盡的。

明代范受益詩云:「此人如果太奸豪,天網恢恢豈可逃?」人不能治之惡奸,天必怒 之以鏟! @#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過,無論如何,讀書與寫作二者之間的關係,還是密切的。一方面固然有借鑒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還有繼承別人的知識和經驗,讀書明理的作用。
  • 畫鷹豈能似木雞, 靜態寫真亦何奇? 須知丹青可貴處, 不在一毛共片羽!
  • 恰似音韻悠揚的笙簫聲裡,間或傳出戰鼓的隆隆;清雅溫柔的琴瑟音中,時而傳來洪鐘的嗡嗡!——噫!這就是「笙簫夾鼓,琴瑟間鐘」。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多麼需要有這種相反相成的勝境啊!
  • 歌德很欣賞德國畫家魯斯的動物畫。有一回,他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魯斯的版畫冊,裡面畫的是各種各樣的羊。這些羊,在不同的情境中,現出不同的姿態:那含情的面孔,那捲曲的羊毛,都畫得維妙維肖,逼真動人。
  • 寫好文章,不深入生活、認真觀察分析,那是絕對不行的。金代大文學家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有一首這樣說:
  • 蛙鳴的特點是多而無益,多而不當;雞唱的特點是少而有益,少而精當。雞唱與蛙鳴比較起來,堪稱以少勝多、以一當十。我們從事文藝創作也應該是這樣。要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表現力更強一些,蘊藏量更多一些。
  • 所謂襯托,實質上就是一種間接描寫。如欲寫甲,並不從甲的本身著筆,或者說不單純地從甲的本身著筆,而從乙或丙那一邊繪形繪聲,恣意盡力,使人透過乙或丙,間接地卻又是更深刻地去認識甲。
  • 藝術欣賞中,確實常常有這種情形:你說得「少而精」,讀者卻聯想得「多而深」,你越說得「鉅細無遺」,讀者卻越感到「厭煩無味」。
  • 清代著名藝術家鄭板橋,平生最擅畫竹。他在六十歲以「始余畫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層功力,最為難也。進六十以後,始知減枝、減葉之法。蘇季子曰:『簡煉以為揣摩。』文章繪事,豈有二道? 」
  • 文藝創作確實是一件艱苦的勞動,需要的是認真而嚴謹的態度。不細心地調查研究,「想當然」的率意之筆,往往會產生謬誤,鬧出笑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