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推崇神韻:展現新一代中華人的氣質

2016年03月22日 | 15:52 PM

【大紀元2016年03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新北報導)2016年3月18日晚間,新北市台灣藝術大學表演廳內坐著一位軍方高層的退伍中將,這位連看三年神韻晚會的陳先生(化名),今年觀賞神韻世界藝術團演出後的感想更為深刻。

「這是我們身為中國人,當然也是台灣人,一個最嚮往的地方。」陳先生感慨:「這是我第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因為她傳承,並充分表達中華文化的傳統。」

「第二個,是舞蹈的精緻度,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活力。」陳先生認為這一點相當難能可貴:「就是活力、自信、創意。」因為晚會展露出未來的希望,「可以將新一代中華人的氣質、熱誠,充分表達出來。」

「神韻用現代科技表現純正華夏文化」

曾任軍方高階領導要職,陳先生提到,「裡面有個節目表現法輪功平和反迫害,也把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權存在的價值突顯出來了。」他強調,「特別是1966年開始,(中共)文化大革命毀棄中華文化,這是一個歷史的事實跟真相。」

「因為那在台灣大概是民國55年(西元1966年)左右,而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的,這兩相一對照,差異很大!」

中華文字內涵深厚,每一筆劃皆有其緣由,《淮南子》提及倉頡借字於天,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華夏正統文明流芳百世。陳先生感嘆:「尤其中共已把一部分文字做成簡體的修改,其實已經背離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跟元素。」

「這個演出一方面以古為鑑,」他繼續說:「讓我們現在台灣的人,不管本省外省,可以從歷史的回溯中,看到歷史的片段,很有意義。」

陳先生並且推崇神韻用現代科技表現純正華夏文化,「把舞台上的肢體的表演,帶到天幕上去。呈現一種很精緻的變化,也是一個很科學的科技展現,這非常好。」他用書法舉例:「演出把蘭亭序,把書法家王羲之的每一個字真跡,透過天幕表現出來。」

敬佩神韻復興正統文化的價值精髓

書藝在過去其實就是寫字,然而陳先生感歎,「現在因為高度電腦化的結果,對於中年以下的現代孩子來說,慢慢不太動筆了,書法退化了。這個晚會可以帶給我們一個更新的思考。」

「就是說中華文化正統的文藝,要保留、要發揚。尤其是給現代人,雖不能之,但心嚮往之。」

「每年神韻都到台灣演出,每一年節目都有創新。」晚會不但啟發觀眾以古鑑今,還孜孜不倦十年如一日,讓觀眾體驗神聖的文化,陳先生敬佩說:「特別是從海內外培育出很多年輕的舞蹈、歌唱家,其實這也是一個民族文化與精緻文化的推廣。」

他表示:「傳統藝術文化的發揚,第一要先求普遍性,來參與觀賞過的人會『有感』。再從量的增加,到質的體會,這才會深入。」

「文化的推廣,藝文的落實,可以幫助社會的暴戾之氣,或是爭鋒相對的排斥性,化為祥和。」陳先生讚揚:「神韻的節目是以藝文以載道。她不但讓人賞心悅目、起到心曠神怡的作用,但是觀眾如何從中得到一種體會跟覺察,這很重要。」

「神韻展現天人合一高深意境」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而從晚會裏面可以看到我們真正的文化底蘊,就是在這個地方。」陳先生語重心長說道:「不管今天台灣的國家認同也好,省籍堅持也好,其實都給台灣帶來了一些消耗。我們可以看看這個晚會,可不可以提供一個最大的公約數。」

除此之外,陳先生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強調天人合一,而中國大陸卻強調無神論。」他領悟到,神韻晚會展現的天人合一意境高深,不只是「天道跟人道是合一的;還有從天神的下世下凡而與人的合一。」

「這裡呈現出了中華文化一種更大的天、地、人合一的更高意涵。」華夏神傳文明,源遠流長,最後讓陳先生開懷讚佩:「我感到心曠神怡,來的人都感覺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