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古代中文世界地圖 舊金山首次公開展

【大紀元2016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舊金山報導)以「世界中央的中國」為題的兩幅木版刻印的古地圖,週五(3月4日)即將在舊金山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它們是17世紀當時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巨幅作品,記錄400年前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這兩幅古地圖分別是利瑪竇(Matteo Ricci)的《坤輿萬國全圖》和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的《坤輿全圖》。《坤輿萬國全圖》由James Ford Bell基金會收藏,在明尼蘇達大學的James Ford Bell圖書館寄存,《坤輿全圖》則是由美國國會圖書館提供,首次公開展出,本次展覽是亞洲藝術博物館慶祝成立50周年舉辦的系列特展中的一大亮點。

利用高科技讓觀眾們可以「觸摸」古地圖,可以放大,還有中英文介紹。(曹景哲/大紀元)

雖然當年繪圖資源和技巧多數源於歐洲,但利瑪竇和南懷仁的地圖不同之處在於,兩幅地圖明顯受到中國傳統製圖影響,都將歐美洲大陸放置右側,亞大陸和非洲放置左側,中國和太平洋則放置地圖中央。
亞洲藝術博物館長許傑認為,這些精雕細琢的古地圖,代表中西方國家從古到今的合作與開端。(曹景哲/大紀元)

「世界中央的中國很完全地體現了我們的視野:以時間為起點連結世界文化。」亞洲藝術博物館長許傑(Jay Xu)說:「這些精雕細琢的古地圖,代表中西方國家從古到今的合作與開端。」

明尼蘇達大學詹姆斯•福特•貝爾(James Ford Bell)圖書館榮譽總監Ford Bell說,「『世界中央的中國』是一個很特別的展,你一直盯著兩幅地圖看也不會累,你會了解到17世紀早期,人們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同時事實與幻想交織在一起會更加引人入勝。」

16世紀末,歐洲耶穌會傳教士來到中國,與中國學者合作繪製展出的這兩幅木板刻印古地圖,頗現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的情況。

以「世界中央的中國」為題的兩幅木板刻印的古地圖,3月4日開始在舊金山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曹景哲/大紀元)

利瑪竇是天主教耶穌會意大利籍神父、傳教士、學者,1583年(明神宗萬曆11年)來到中國居住。在中國頗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稱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傳播天主教教義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傳播西方天文、數學、地理等科學技術知識。他的著述不僅對中西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認識西方文明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南懷仁在滿清王朝初期來到中國。他博學多識,成為清廷謀士,尤其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康熙充分利用傳教士所掌握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欽定南懷仁協助天文預測、曆法研究和火炮鑄造等工作。《坤輿全圖》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在於它對廣闊的南方大陸,即所謂早期的假想之地,稱為「麥哲倫之地」,以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命名。上面對動物還進行了詳細描繪。

梵蒂岡圖書館東亞官員余東表示,中文古世界地圖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曹景哲/大紀元)

梵蒂岡圖書館東亞官員余東表示,「西方的科技知識傳到中國來,傳到東亞來。還有呢,他們把當年的孔子、四書,這些中國的哲學、思想介紹給歐洲,」「不僅僅是地圖,還有各種文字的介紹,所以這個對於這些當時比較先進的地理知識,地理大發現的知識介紹到中國,這個是第一幅,也是當時起的意義最重要的一幅。」
利用高科技讓觀眾們可以「觸摸」古地圖,可以放大,還有中英文介紹。(曹景哲/大紀元)

這次展覽還利用高科技,為觀眾們提供「觸摸」古地圖,可以放大,以便更加清晰的瀏覽,此外還可以顯示中英文介紹。

利瑪寶在1602年製出六屏木版刻印《坤輿萬國全圖》,迄今僅有6幅刻本完好地保存下來,本次展出的版本為其中的一幅,也是現存最早繪有美洲的中文世界地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於3月4日到5月8日,到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李(Lee)展廳參觀展出。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秦兵馬俑
組圖:舊金山撞鐘祈福 迎接新年
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青銅珍寶求徵名
舊金山撞鐘祈福 迎新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