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魚塘屢傳污染 專家談淡水魚食用安全

人氣 1987

【大紀元2016年03月04日訊】日前大陸南方網先後報導廣東肇慶魚塘被扔進200頭死豬、江蘇高郵魚塘魚類受化工廢水污染致畸形等消息。近日網上另傳,廣東大批魚塘受污染,有大陸孕婦吃鯇魚和酸菜後感染病毒死亡,後者雖已澄清為不實傳言,但食用淡水魚的安全性還是頗引人關心。有專家指,淡水魚常含有大量中華肝吸蟲,染病風險主要在於生食,但其它致病因素也需留意。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引述香港食安中心報告指,生食淡水魚的風險比海魚要高。有100多種淡水魚可感染中華肝吸蟲,其中主要為鯉科魚類(如鯇魚)。中華肝吸蟲感染在大陸、台灣、韓國及東南亞盛行。香港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個案中,逾八成是由中華肝吸蟲所致。

感染大量中華肝吸蟲,會引致食慾不振、腹瀉和發燒,亦會造成膽管梗阻和肝硬化,重者可致慢性黃疸,使罹患膽管癌風險增加。故而中華肝吸蟲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入致癌危害風險分類中最高的Group 1 。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教授梁美儀告訴港媒,淡水魚和海魚都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海魚若生長在人煙稠密地區,有機會接觸到糞便,就可能含有沙門氏菌。而鯇魚片若徹底煮熟,還是可放心食用的。(香港餐飲業中,三文魚生魚片可合法出售,淡水魚生魚片則在禁售之列。)

香港超市出售的火鍋用鯇魚片。(Simmremmai/Wiki Commons)

他也提到,淡水魚除含中華肝吸蟲外,魚膽更含有毒物質。曾有香港婦女食用燉鯇魚膽後出現急性肝腎衰竭而入院。而大陸淡水魚還常常依附於含有毒素的藍綠藻,即便以高溫滅菌也會發生食物中毒。

香港衛生署也指,鯉科魚類(包括鯇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等﹞的魚膽有毒,可影響肝、腎、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甚至致死,籲市民切勿進食。

香港食安中心建議,在食用淡水魚時,不但需要確保徹底煮熟(特別是火鍋和粥品中的魚片),也要注意廚具生熟分開,以防交叉感染。@*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肉解凍後再凍沒關係 揮別五個食品安全誤區
基因改造食品多可怕?檢驗得出來嗎?
英專家:避免使用微波爐加熱剩菜
食物中毒訴訟專家:這六樣東西最好不吃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