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行者:感謝豬 讓中國經濟看上去很美

人氣 1433

【大紀元2016年04月13日訊】前兩天我看到一個段子:大蔥八塊錢一斤了,換算過來就是16,000元一噸,比汽油貴8倍。

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說話有一嘴蔥味,絕對是炫富。

拜訪客戶前吃一根大蔥,客戶一聞到大蔥味,這公司有實力。

相親前吃一根,姑娘一聞大蔥味,這小夥一定有錢!

現在最流行的土豪生活方式是:喝咖啡加蔥花。

段子反映的經濟事實是,今年過年以來中國菜價和豬肉價格的瘋漲。而在中國通脹的歷史上,食品價格,特別是蔬菜和豬肉價格從來都是最主要的表現。但是,作為一個經濟研究者,我要很慚愧地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究竟是貨幣寬鬆引發了蔬菜和豬肉價格的上漲,還是豬肉的上漲引發了通脹,從而引發了貨幣的寬鬆,這個問題,迄今沒有定論。

比如,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份的價格資料表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PPI同比下降4.3%。導致CPI上漲的因素包括蔬菜價格的上漲和豬肉價格的瘋漲。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解釋,與去年3月相比,市場供應相對不足,鮮菜價格同比上漲較多,漲幅達35.8%,影響CPI上漲約0.92個百分點。由於前期豬肉價格長時間低迷,養豬場戶積極性受挫,導致生豬存欄下降,生豬產能處於近年低位,市場供應偏緊,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8.4%,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在這裡要指出的是,豬肉價格上漲28.4%,漲幅高於上海房價今年以來的平均漲幅。

由於過去歷次通脹,都是食品,特別是豬肉,價格的一輪上漲開始。加上一季度,央行放出的新增貸款高達4.3萬億,這個量甚至超過當年4萬億時的水準,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內的房價也是飆漲,老百姓非常擔心通脹重來,貨幣貶值和財富縮水。我在去年展望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時曾判斷:2016年中國經濟面臨極大的通貨緊縮的壓力而不是通脹。在一季度貨幣大放水,豬哥哥大鬧和蔬菜不再論斤,而是論個買的情況下,這個判斷是否還有效?

答案是肯定的:2016年,中國通縮的危險並沒有過去。

我承認房價的大漲是貨幣寬鬆和房地產政策刺激的必然結果,而且上漲還沒有結束。但眾所周知,在CPI裡只包含了租房價格而沒有包含買房的價格,我也多次強調,在貨幣寬鬆的情況下,大城市的房價很少有下降的先例。

但至於蔬菜價格,這次瘋漲,實在蹊蹺。有關部門解釋的寒潮等因素還不太有說服力,但正常情況下,3月份之後,蔬菜價格隨著供應的增加會回落,這個在3月份的價格資料裡已經反應,CPI環比已經下降,蔬菜價格也已經下降。

至於豬肉價格,我不認為像媒體炒作的那樣瘋漲,現在的反彈,不過是對過去價格的修正。我過去多次抨擊中國的豬政策很「豬」,我們多年來搞不定一頭豬,豬肉價格漲的時候,政府鼓勵大家養豬,而豬肉價格跌的時候卻沒有刺激政策,真是令人啼笑皆非。這樣的結果是中國的物價總是受到這種豬週期的影響。今年價格即使出現了所謂的瘋漲,不過剛剛到了豬肉價格的歷史高點而已,其實養殖戶並沒有多少錢可賺,生豬存欄數由於過去多年豬肉價格的低迷仍然不足。中國生豬養殖的低端和原始,以及主要以散戶為主的模式並沒有改變,這意味著,在豬肉價格漲到一定程度以後一定會迎來下降。

如果剔除蔬菜和豬肉價格,中國的核心通脹率是多少?不過1.5%而已,連溫和的2%都不到,何來的通脹?

而從生產這一端看,3月份,儘管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縮小0.6個百分點。環比由降轉升,比上月上漲0.5%,是2014年1月份以來的首次上漲。一方面仍然處在負的區間,已經連續49個月為負,另外,PPI的反彈主要還是因為包括石油、有色金屬的價格到了最低點後的反彈所致,而且,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這種反彈幾乎沒有可持續性。

在去產能的大週期下,中國經濟今年最大的問題仍然是通縮問題,而不是通脹問題。這一點一定要撥開豬肉和蔬菜價格的迷霧搞清楚,一定要以核心通脹率來預判貨幣政策的走向,而不是隨著豬翩翩起舞。

但是,3月份的資料為什麼讓很多人感覺通脹來了,經濟復甦了呢。這就是數字背後的秘密了。3月份CPI2.3%,PPI-4.3%,多美的數字啊,既沒有達到通脹的紅線,又讓人感覺沒有通縮的危險,經濟儼然在溫和復甦。一切是那麼的妙不可言。這背後,豬可謂居功至偉。豬實在是太善解人意了,通脹的時候,豬肉下跌壓住通脹,通縮的時候,豬肉飛漲使得中國經濟遠離通縮的陷阱。豬最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了。感謝豬。

最後我想說,多年來,「萬能」的政府在三個問題上基本搞不定:一是股市,一是足球,一是豬。今天我看到發改委出臺了中國足球中長期規劃,「規劃」到2030年,中國會成為足球強國!

豬笑了。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中國菜價大跌 菜農損失慘重
大陸「天價」大蔥 種植減少與中間剝削所致
蔥產量減價格漲 買菜難送蔥
荷蘭豬肉價格暴跌 農戶與農業部會談無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