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宰相盧懷慎家風清廉

作者:陸真

盧懷慎死後,其子始終保持清廉家風而不變,這也是盧懷慎平時教育和影響的結果。(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54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盧懷慎(生年不詳─716年),唐代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他早年以進士及第,累官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御史中丞等。在任時,見時政多弊,曾多次上書,請朝廷整頓吏治,任用人才,治理貪贓枉法等腐敗現象,惜多未被朝廷所採用。唐玄宗開元初年,他和姚崇同時為相。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盧懷慎自己覺得才能不如姚崇,於是事事推讓。當時人因他無甚政績,譏他為「伴食宰相」。不過他倒是很善於推薦人才,臨終之時,還上表推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等人,後來他們均是當時廉政的傑出人物。

儘管盧懷慎在政治方面無甚成就,但其家教及家風,卻很值得人們敬佩。盧懷慎從小就清儉廉約,不營家業。後居高官多年,其儉樸家風,絲毫未改。平時所穿衣服,所用器具,無金玉之飾,極為樸素。雖貴為宰相,妻兒老小的衣食,並不豐足。他的俸祿本不算少,但是他領到以後,總是隨手散給窮困的親戚朋友,毫無積蓄,他對此毫不吝惜。一次,他奉命外出主持科考,隨身所帶用具,只有一個布袋,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盧懷慎後來生病臥床,宋璟、盧從願來看望他,見他身下僅墊一領破蓆子,此外別無他物。門上連個簾子也沒有。正碰上那天颳風下雨,風雨直灌進屋來,盧懷慎拿所墊的蓆子,擋住門口。天晚時,請宋璟、盧從願兩人吃飯,只有兩盤蒸豆,菜蔬數莖。臨別時,盧懷慎執著兩人之手,念念不忘的仍是朝廷之事,提醒兩人,時時注意小人乘機得寵於皇帝。他病故之後,家中什麼東西也沒有,只能草草下葬。四門博士張晏,見到盧家窘境,便上疏皇帝道:「盧懷慎忠良清廉,為臣正直,因之家中清貧,如果始終不加賞賜,只怕無以勸人為善。」這樣,朝廷才賜給盧家米物。第二年,玄宗出外行獵,遠遠看見盧懷慎家鄙陋矮小的房子裡,似乎正在辦什麼事。問起來,才知道,盧家在舉行盧懷慎忌辰周年祭奠。唐玄宗憐惜其貧窮,特意賜給絹匹。見盧懷慎墓碑未立,又流涕親自為他寫碑。

難能可貴的是,盧懷慎死後,其子始終保持清廉家風而不變,這也是盧懷慎平時教育和影響的結果。盧懷慎之子盧奐,為官以清白見稱,歷任御史中丞、陝州刺史、兵部侍郎等職,均有政聲。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回到京都,經過盧奐陝州刺史衙,讚其政績,曾親自在其廳堂上,題寫讚詞,稱讚盧奐「為國之寶,不墜家風」。

時南海因有山海之利,物產瑰奇,堪稱富饒,故前任太守劉巨麟、彭果等均因貪贓枉法去官。朝廷為整頓吏治,便命盧奐任南海太守。盧奐到任後,清廉治郡,貪官污吏都為之縮手,商人等再也不敢行賄干預法令,南海為之安定。當時人感慨地說:「自開元以後四十年來,治理嶺南而有清廉節操的,只有宋璟、李朝隱和盧奐三人。」後來,盧奐官至尚書右丞。(《新唐‧盧懷慎傳》)@#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有的殊榮都寫在「聖祖」康熙的歲月裡,駕駛著泱泱古國的航船,經過半個世紀航行,歷經「亂世」——「治世」——「盛世」的過程,終駛向康乾盛世的局面。瑰麗的歷史畫卷裡,還譜寫著明君與忠臣的千古佳話。
  • 在(有文獻記載的)中國古代女藝術家中,管道昇是位才藝傑出又福慧雙全的女子。她不僅擅畫梅竹蘭、工山水佛像、精翰墨詞章,而且是大書畫家趙孟頫的溫婉賢妻、知音伴侶,同時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
  • 古語云「積善餘慶」是指積德行善之家,福報盛大,恩澤及於子孫。以下為古籍中記載幾個與科考和功名有關的故事。
  • 蘇瓌對典章制度尤其熟悉,又明曉法令,故一朝典儀、文書格式等,均由他刪訂。他任職期間,革除弊政,惠民利國,多有政績。
  •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勢,做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難欺天。
  •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各不相同。齊、燕等國發行刀幣,趙、魏、韓等國則通用鏟形布幣,秦和東周流通圓形方孔錢,楚國卻使用貝幣。秦始皇下令規定:在全國統一發行使用圓形方孔錢,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這種銅錢沿用到兩千多年後的清朝。
  • 秦國以及統一後的秦朝非常重視治吏。為了加強吏治,秦法對官吏的選任、官吏的職責、官吏的考核以及官吏的獎懲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 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著一百八十三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其中一個名字已不可辨識,據說這是因為歷代來到碑前觀瞻的人們都因為緬懷與敬仰,不禁會用手指摩挲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碑字竟被磨去,且沉沉凹陷下去,這個名字就是包拯。
  • 清代阿克敦,章佳氏,字仲和,滿州正藍旗人。他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進士,入朝為官,一直做到工部侍郎、刑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 廣東顏希深,乾隆時官至平度知州,因公事赴省,正趕上大水為災。低窪地區都淹沒了,民眾都登上城牆避難,環顧四週沒有吃的,哭聲很大。顏希深的母親太夫人聽到了很是不忍,因而命顏希深盡發倉裡的糧食,賣米賑濟,活了數萬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