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起來的房間

作者:江鵝

老房子平常無精打采,終於能盼到幾天燈火通明的日子,連空氣也振奮起來。(fotolia)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逢年過節和寒暑假特別令人期待,因為叔伯姑姑們會帶著小孩回老家來,餐桌上會多出好吃的菜,堂表兄姐弟妹也會與我分享他們的旅行零食,平常被規定得死死的作息,因為家裡有其他人出現,難免受到影響,可以堂而皇之地晚睡看電視,做了什麼壞事,爸爸媽媽也會因為牽涉到別人的小孩,罰得輕一些。不過,最讓我感覺鬆一口氣的是,平常那些黑暗的房間,終於可以亮起來。

老家有許多房間,阿公蓋房子的時候,分配了許多生活空間給各個子女,大家一路各自成家,往外發展以後,空房間漸漸多了起來。好處是躲大人的時候很方便,一樓二樓上下前後都有地方可以躲,壞處是,到了晚上,暗的地方永遠比亮的地方多。大人為了省電,不許我四處開燈,我只好在腦袋裡想像自己擁有各種防禦魔鬼的絕技,才有勇氣獨自走進陷入黑暗裡的二樓房間,去做功課,並且入睡。

有人能一起來點亮二樓的燈真是太好了,老房子平常無精打采,終於能盼到幾天燈火通明的日子,連空氣也振奮起來。阿公和阿嬤當然開心,會特別上二樓來看看棉被夠不夠蓋,需不需要多搬一台電扇,要不要點蚊香。尤其是阿嬤,我感覺得到她的快樂。

年紀還小不必負擔工作責任的我,和年紀大了可以隨意翹班的阿嬤,共享的日常比任何家庭成員都多。每一天,我聽她抱怨姑姑的婆家不夠慷慨,擔憂大伯的營收,苦惱該怎麼安排叔叔的人生。她煩惱,我也憂愁;她憤怒,我也不平。所以當她的臉忽然亮光采、步伐特別有勁的時候,我就知道她所掛念的子女們回家來,令她異於平常地快樂,就好像腳踏車的輪胎,平常跑起來穩穩當當的,也沒什麼不妥,但是忽然充飽氣的那一陣,轉動起來特別有氣勢。

每一次假期結束,大家各自回到自己的城市,老家恢復原來的平靜,我和阿嬤又成為彼此相伴的老搭檔。後院曬著客用棉被和枕頭,等著烈日消毒過後要收回被櫥。被櫥就在二樓那些難得點燈的房間,曬好的棉被混雜著舊棉絮和陽光的氣味,對摺再三摺,一床一床疊進櫥底,被單上張牙舞爪的紅豔花朵,被收服在方形長條裡,一款壓著一款,最後放上繡有鴛鴦水鴨滾著荷葉邊的枕頭,闔上櫃門,繼續用霉味收藏心底的盼望。

我曾經以為,阿嬤的盼望也是我的盼望。她盼望家人回到身邊,有人陪她說體己話、垃圾話,而我盼望的是新鮮的生命力。這兩件事往往同時發生,讓我誤以為是同一件,以為為她帶來快樂的家人,也是為我帶來快樂的家人。相聚太美好,便顯得平日的生活像是次要的、無聊的、暫時的等待。我和阿嬤一起期待著團聚的美好,盼望等待能夠趕快過去,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平日生活的一部分。

表弟們和弟弟都長到可以追逐爭吵的歲數以後,玩在一起難免有事端。有一次,我眼看阿嬤對於頑皮鬧事的表弟沒有意見,卻對同樣頑皮鬧事的弟弟予以責怪,覺得很不公平,於是開口問她為什麼。阿嬤破口大罵,說我大漢了,敢黑白講話了,居然指責她。阿嬤的怒氣令我手足無措,但是我瞥見避開阿嬤視角站在廚房的媽媽,臉上的表情很微妙,像笑又不是笑。這才意外地發現,媽媽其實偷偷在同意我做了這樣違逆長上的事,原來我為弟弟出了一口氣,也同時為媽媽順了一口氣。我自此開始意識到,我和阿嬤一起盼望著的「家人」,其實是我的「親戚」,除了阿公、阿嬤之外,安靜的爸爸、媽媽,和需要保護的弟弟,才是我的「家人」。

阿嬤生我的氣生了很久,大概是第一次有人敢這樣挑戰她的權威,爸爸不得不出面處罰我,罪名是「沒大沒小」。但事實上,當時已經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挾著他們慣出來的長孫女的驕氣,乘著青春期的敏感,開始懷疑這個家庭試圖植入我身上的家庭觀。一直以來,阿公和阿嬤都物以稀為貴地,抱持著「人以罕見為親厚」的態度。雖然我因為機靈又狗腿,向來都在他們親厚的圈圈裡,但是忽然明白自己的父母是親厚圈外的無聲人,令我非常不安。

深厚的感情基礎讓我和阿嬤終究恢復良好的祖孫關係,心裡即使明白對方的愛在某些方面會有界限,並不妨礙彼此在其它方面互相付出。家人之間的愛沒辦法非黑即白,相互依存就是同時損耗又修補著。

我仍然是最懂她腰痠腿痛的人,她也還是我閃避父母威權時的避風港,我們仍舊一起翻著月曆,期待假期和年節的團聚。只是她抱著一樣的盼望往老裡活,而我逐年地驗證,她的失望來自於把親厚寄望在長距離之外。

令她感到滿足家族團聚越來越短,次數越來越少,直到她離世。多年以後,我為她感慨沒有更珍惜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感到安慰,並且讓自己活在更容易獲得的滿足裡,直到來不及。

人世原來是重逢的少,別離的多。

──節錄自《俗女養成記》/大塊文化出版公司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 【朝鮮26歲女舞蹈家,得人民功勳獎章,趁到中國演出逃到遼寧,跟一個農民結婚生子,兒子不到一歲被發現。朝鮮要求遣返。中國警方送人到邊境,對方手裡拿著一個鐵絲,一把鎯頭,人在橋上交接完,用鐵絲穿過她的臉,用鎯頭敲碎她兩個膝蓋,帶走了。】
  • 顏鳳英已是76歲老婦,丈夫是南下軍人,曾榮獲一等軍功;顏桂英71歲,丈夫是退伍軍人;顏蘭英67歲,丈夫原郵局黨委書記退休,已見第三代兒孫,應該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但是,2009年9月8日一夜之間,家族5人(顏鳳英、顏桂英、顏蘭英、顏秀蘭及丈夫陳志方)被刑事坐牢,白髮蒼蒼老婦被定罪「集團犯罪、結伙作案、聚眾擾亂」黑社會。顏秀蘭被判緩刑(2014年2月1日釋放),其餘四人被剝奪陳述權和申辯權,被指控、被終審判決是顏秀蘭刑事案件「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的同案犯(有罪),又是轉行政處罰「擾亂單位秩序」的被處罰人(無罪),即「一案二罰」的司法腐敗。
  • 近日,來自重慶的四位旅遊愛好者成為了各大網媒紛紛報導的焦點。他們將集裝箱貨車改成豪華房車的創意之舉不僅讓媒體聚焦於此,更令親眼看到那輛被堪稱為「移動別墅」的房車的圍觀者驚嘆不已。人們的驚嘆不僅來自於集裝箱車體竟能如此改裝的巧妙構思,或許也來自於車箱中一應俱全的傢俱設備和娛樂設施,然而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改造裝潢這輛房車所需支出的高昂費用。
  • 這是一篇縈懷於心而又一直不敢動筆的文章。是心中繃得太緊以至於怕輕輕一撫就砉然斷裂的弦絲。卻又恍若巨石在喉, 耿耿於無數個不眠之夜, 在黑暗中撕心裂肺, 似乎只須默默一念, 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塵世這一點點虛妄的自足。
  • 親情,讓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增添許多能量和希望。它像強力膠般地將全家人黏在一起,讓親情更緊密。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姊姊,讓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讓我每天都過得自在快樂。
  • 導讀:這是一個承傳5代的珠寶世家,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沉澱和積累,歲月如河水般漸漸淘去了泥沙,為Gross家族留下的是彌足珍貴的信譽。經過百年的考驗,「誠信」二字已如真金般鐫刻到Gross家族的名字中,永不褪色。
  • 孩子到了10歲前後,幾乎都會出現所謂的反抗期。典型表現是,講話高高在上,教訓父母,或封閉自我,禁止入房間,或排斥、厭煩、動則大喊大叫,或埋怨父母為何要生下自己等等過激的或消極不振的行為表現和態度。很多父母因此目瞪口呆:我那從小可愛貼心,無話不談的孩子怎麼就像突然變成了一個「惡魔」,怎麼會態度如此無禮,愛答不理,經常跟個無賴或仇人一樣,又摔又打,冷言冷語,以折磨父母為樂。讓父母憂心煩惱,苦不堪言,素手無策。處理不好,嚴重的幾乎會讓父子之間變成水火不容的仇敵。彼此互相傷害。或傷心欲絕,無可奈何。
  • 尹德秀曾兩次努力從共產黨軍隊的槍口下逃生,但他並不曾當過特種兵:他是個普通的韓國人,只是碰巧見證了許多歷史事件——從近得令人難受的距離。導演尹濟均(代表作《海雲台》)暌違五年的新作《國際市場》(Ode to My Father,直譯:父親頌)以一個視角宏闊的人生故事致敬了他的父輩,該片正在韓國熱映。
  • 秋月仔是87歲的歐巴桑,老伴已經離開人世二十幾年了,留下她一個人住在鄉下的矮厝,獨自打理生活。她時常坐在門口,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子,讓她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偶而也會與路過的村人微笑招呼。
  • 我的名字從出生便藏著最微小卻遙遠的夢想嗎?我有嗎?有成為爺爺心目中美好的作家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