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話題】「安倍經濟學」正徘徊十字路口

文/金谷道

人氣 627

【大紀元2016年04月08日訊】三年多前,日本安倍晉三首相二度回鍋,導致日股大漲和日圓重貶,其大膽的貨幣和財政擴張等多管齊下的經濟主張讓「安倍經濟學」頓時成為一門顯學。今日,隨著日股指數年來下跌近17%,日圓兌美元也逼近17個月高價,「安倍經濟學」正陷入光環退盡的困局。

日本的出口狀況也不盡理想,今年2月已出現了連續5個月的下滑,工業生產更創下2011年迄今最大降幅,核心物價連續2個月零增長,顯然日本央行近年推出的各項刺激政策未能有效提振各項經濟指標。

有鑑於此,近期訪日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呼籲,由於通縮威脅未除,日本政府不應於此時將消費稅由8%提高到10%,以免重蹈2014年4月將該稅率由5%上調至8%時的覆轍。但如果不調高稅率,財政負擔勢必加重,未來刺激經濟的動能勢將彈盡援絕,「安倍經濟學」已陷入政策的兩難。

曾被市場寄予厚望將引領日本經濟走出「失落二十年」陰霾的「安倍經濟學」,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地步?其癥結是人為地刺激景氣只能收到短暫的治標效果,而真正病根的長期結構問題的解決卻付之闕如。

結構性問題最關鍵的一點是日本的少子化和高齡化,其中日本平均壽命達83歲,但人口卻連續9年衰減,《日本人口白皮書》更估計到2050年人口將從目前的1.2億減至9,000萬,這不但加重政府的財政包袱,也不利於內需的長期發展。

其次是年輕族群低薪情形普遍,主因是同工不同酬的非管理職派遣工占了4成,占比遠高於1997年首度調高消費稅時的23%,這種低薪工作占比的不斷升高,除掩蓋了日本失業率降至3.6%的假象,也讓年輕族群瀰漫失敗主義氣氛。

然後是日本企業的競爭力大不如前。幾十年前曾叱吒全球市場的日本白色家電巨擘夏普,如今已因連年虧損而折價賣給台灣的鴻海集團。許多評論家認為,這是日本企業經營階層自滿且頻於內鬥所引發的惡果,讓曾經「製造第一」的日本企業市占率被韓國和中國等新興競爭者不斷鯨吞蠶食。

如果「安倍經濟學」真的如金融市場所預示的將功敗垂成,這對全球經濟絕非好事,除了日本為全球第三大經濟國在全球經濟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外,其負面的示範效果也將衝擊全球各國,其中歐洲的狀況與日本同病相憐,很可能接著淪落。

此外,「安倍經濟學」若失敗也將暗示人為刺激政策的失效,以及刺激經濟不存在特效藥這個事實,而對主政者的啟示則是:財政紀律和結構性改革才是經濟長期正本清源的王道。#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安倍出訪  關注南海與經濟議題
經濟數據不佳 日股收黑
日修正Q3經濟成長 躲過衰退危機
日幣貶值 台工具機業衝擊最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