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灣區陶藝家林新春:用陶器記錄生命

人氣 1000

【大紀元2016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博硅谷報導)沉靜、專注,當林新春用雙手輕輕呵護著在轆轆上旋轉的柔軟陶土,小小工作室裡充滿了一種讓時光凝固的感覺——他每天都要重複很多遍的動作,更像一個為普通黏土注入靈魂的莊嚴儀式,有著信仰般的虔誠。

或許是有過機械專業經歷的緣故吧,林新春看上去有些拘謹的書卷氣,和陶器一樣的質樸土感。他1962年出生於臺灣六龜鄉下,從小就不可遏制地迷戀「玩泥巴」。

林新春對童年記憶深刻,他與陶宿命般的契約即從那時開始。他用浪漫的語言形容,他和小夥伴們一起樂不可支地「翻田」、在太陽下曬土、在河畔簡陋的柴窯邊癡望——在那個溫度漸漸升高的神秘世界裡,土火共舞,自然造化。

林新春的「玩泥巴」情結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讓農老師的陶藝課上復活,那時,他在工教系讀二年級,陶藝是選修課。吳讓農是臺灣現代陶藝的標誌性人物,曾從事陶藝教學長達四十三年時間,桃林滿天下,對林新春的陶藝創作產生重要影響。

那時,林新春幾乎天天待在師大陶瓷工廠,關於「原料製備、成形、釉藥、燒窯」等相當完整的製陶技藝都是在這段時間訓練完成的。同時,林新春在這段「打基本功」的重要階段,還遇見了一位志趣相投的愛陶女子,後來成為與他相伴至今的太太。

林新春開始在臺灣嶄露頭角,榮獲多項陶藝比賽大獎,他的兩件陶藝作品也被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1988年秋,林新春來到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主修陶藝,在這裡,他完善並成熟了陶藝創作理念。畢業後定居灣區,開始三十年的職業陶藝家生涯。

三十年歷練與感悟,林新春與自己手中溫潤醇厚的陶瓷作品渾然一體、物我兩忘。他相信自己的選擇,可以實現一個夢想——人生短暫有如驚鴻一瞥,如何才能為生命留下永恆的痕跡?經烈焰淬礪、歷千年而不腐朽的陶,讓林新春找到了答案。

陶藝是人類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手工藝,當人們學會用火的時候,便以黏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製成不同形狀的器物,後幾經流變,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門類。古代中國是陶瓷藝術的發源地之一,曾創造過世界陶瓷的輝煌成就和藝術巔峰。

林新春陶藝作品中,散發著中國商周朝的青銅色彩與宋代陶瓷造型的獨特美感和歷史感,被譽為「端莊厚重、簡潔典雅」,每一款造型都「細密篤定」,像是穿越歷朝風雨,與現代和未來之間自如地吐納、開闔,每一種色彩都像經過歲月打磨,呈現深邃內斂的微微光澤。

他相當注重傳統,強調「唯有秉持本身文化的傳承,從傳統中再創新,才能創作出與眾不同的風格來」,林新春深信自己的陶藝創作「沒有枯竭期」。
近年來,林新春最大的希望是能夠將自己的陶藝技術傳承下去。他因此將自己幾十年的陶藝技法錄製成200多個教學視頻,上傳到YouTube網站,「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受到全世界陶藝愛好者的熱評和追捧。

目前,林新春成為活躍在臺灣和舊金山灣區的陶藝家和陶藝教育者。在灣區,他的作品除了獲得多項陶藝比賽的頭獎,也常常被刊登在報章雜誌及書籍內,並得到相當數量擁躉的收藏。

林新春的陶質樸無華,卻總能令人驚艷。他相信,那就是他對人生快樂的表達,和他將給後世留下的痕跡。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王洪生

相關新聞
組圖:陶瓷藝術像修行 帶有禪意
【灣區人物 】王崇智的第二波
臺灣玉山舉辦「矽谷科技高峰論壇」
硅谷陶瓷藝術展:每一件都有獨特的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