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拿什麼來拯救競相自殺的官員?

人氣 538

【大紀元2016年05月17日訊】《廉政瞭望》5月12日報導稱,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媒體公開報導的官員自殺事件上百起。報導稱,根據自殺的扭力理論,當個體無法放棄兩個衝突因素中的任何一個時,就會體驗到心理痛苦。心理的痛苦和沮喪會迫使個體做出選擇,極端的可能會通過自殺緩解扭力。事實上,自殺官員內心深處存在不能承受的這些心理衝突。

報導稱,官員是公民的雇員,是「公共人」,又是公民中的一員,是「經濟人」。這兩種角色的衝突會使官員產生「公權私用」的衝動,有可能變成「兩面人」。官員在眾多誘惑和高壓的反腐態勢之間,常常處在心理矛盾和失衡之中,容易產生嚴重的心理危機,自殺就成了某種解脫的選擇。

最近幾年,官員競相自殺事件頻發,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畏罪自殺!不可否認;官場腐敗由來已久,很多官員擔心受到清算人人自危,貪官外逃、官員自殺頻現,讓官場中人有一種末世的感覺。

十八大以來,打虎運動轟轟烈烈,官場中人無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特別是前朝遺老遺少更如驚弓之鳥!除了一批新貴,誰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會被打掉,而對於早己麻木的圍觀者來說,官方的打虎運動也不再喚起人們起初的興奮,因為反腐真要繼續大規模反下去,官場就得推倒重來,因為在這種體制下,腐敗是常態,反腐力度再大風暴再猛,也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在老虎被打圍觀者愈加麻木的同時,官員頻頻自殺只是某種花邊新聞,人們對官員頻頻自殺也缺乏起碼的同情和憐憫!官員頻頻自殺,說明官場生態正在惡化,無論是官員還是平民,自殺的主要原因無外乎被逼迫走途無路或絕望,所謂的抑鬱之說不過是一種托詞。

比如不了了之的原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文蓀與秘書孫德強在江邊散步時溺亡之說就很離奇,有目擊稱其秘書拉都拉不住跳江的市長。還有一個吉林省蛟河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郝壯,大冬天據說是站在公安局六樓辦公室外擦玻璃從窗臺不幸墜亡,也是秘書沒有拉住。

誰會相信這些自欺欺人的說法呢?老百姓不會相信,官員也不會相信!官員頻頻自殺,意味著長期以來官方自詡的官員選拔機制出了大問題,自殺能否喚醒官員的自我覺醒意識?倒逼官員深刻反思這種政治體制和選拔機制,進而推動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制文明建設?

官員頻頻自殺抑或說「老虎」「蒼蠅」一抓一大把,只能說明官場的腐敗已經遍地開花滲透到政權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腐敗分子數量之多斂財之多己完全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官僚制度缺失造成的腐敗是整體性的全域性的,腐敗分子現在不是極少數,而是很普遍,只望靠一場運動就能改變政壇的格局,也是自欺欺人。

毫無疑問,只要制度存在貪腐的漏洞,只要權力沒有全方位的監督,任何人都可能蛻變成新的腐敗分子,任何人只要擁有不受監督不受制約的權力,都會抑制不住瘋狂斂財的衝動!也就是說,現在官員頻頻自殺並不能警醒更多官員,打多少老虎也沒有太多意義,重要的是要改變這種產生腐敗的政治制度,如果不從制度上來改革,打掉一批老虎,又會衍生一批老虎,趕走一個孫悟空,還會來一群猴!

美國作家梅斯奎塔對腐敗體制有過精闢的論斷:當一個體制是圍繞腐敗而建立的,任何重要人物無論是領導人還是支持者,都被腐敗污染。他們如果從不曾把手伸進錢箱,就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提高法律懲處力度無非是使領導人又多了一項懲戒他人的工具,對付腐敗的最佳方式就是改變深層誘因。

如何改變?才是當今政壇必須面對的挑戰,當務之急是抓緊制度性建設,尤其是民主與法制建設,緊緊依靠人民監督、輿論監督、制度監督,才能正本清源,解決體制弊端。

現行的體制中,連黨員也沒有機會和權利來推舉官員來監督官員來制約權力,更甭提連選票都沒有的普通公民了!要遏制官場的腐敗拯救自殺的官員,唯一的出路是還權於民,讓公民政黨通過公開選舉來推選官員監督官員約束官員甚至罷免官員,全社會包括政黨和官員都必須自覺接受法律約束和輿論監督。這既是對官員的一種保護,也是保證社會公正官場自律的最好出路。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前長江證券董事長楊澤柱受調查期間墜樓身亡
深圳前副巿長陳應春墜樓亡 傳被中紀委問話
蔡慎坤:官員頻頻自殺能否倒逼改革?
花玉喜:東北特鋼董事長自殺身亡背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