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日關係(3)

【文史】隋朝時中日兩國的有趣「碰撞」

作者:劉曉
日本正史《日本書紀》中記載了隋日兩國互通使節的歷史事件。圖為《日本書紀》平安時代抄本(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387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從公元600年起,自南北朝以後中斷了百餘年的中日兩國官方交往重新恢復,這一年,日本向中國派出了第一批遣隋使。至614年的十五年間,中日雙方使節往來共五次,應該是相當頻繁的。彼時,正是中國的隋朝。

雖然隋朝在歷史大舞台上僅僅停留了短短的三十幾年,但它在華夏歷史上卻被視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王朝。它那似乎在漫不經心中上演的一切,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隋朝在完成了天下統一的大業後,承繼南北朝時的興佛、禮佛、敬佛舉措,重新大舉宏揚佛法,讓自周武帝滅佛後處於相對低潮的佛教重新興盛起來,並使之在唐代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另一方面,隋朝文帝為安定天下,制定了許多新的制度。可以說,唐朝盛世華章的書寫,是與隋朝奠定的基礎分不開的。而且唐高祖和隋煬帝楊廣還有親屬關係,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唐朝是隋朝的延伸,基於此,一些史書常將隋朝和唐朝並稱為「隋唐」。

日本政局變化與恢復邦交

隋朝統一天下之際,日本政局也發生了變化。推古天王(593年-628年)在位,聖德太子攝政。聖德太子自幼就十分聰慧,早年即受中國文化熏陶,且尊奉佛法,在日本大興佛教。他攝政後,在推古天王的支持下,進行政治改革,並借用儒學的道德觀念、陰陽五行學說的自然規律理論闡明王權、君主制度的合法性。

603年,日本確立了冠位十二等制度,引用了儒學的五德來區分官階,冠位十二等表示干支十二屬性,乃天地之循序。604年,頒布《憲法十七條》,為何是十七條?這是因為按照陰陽五行學說的說法,陰的極數為八,陽的極數為九,十七乃陰陽之和、天地之道。《憲法十七條》中還廣泛地引用了中國的儒學、法家、道家的典故或成語。

451px-Umayado_Miko
聖徳太子畫像,選自菊池容齋《前賢故實》。(公有領域)

 

當聖德太子了解到隋朝統一了天下,而且國勢日益隆盛,是「禮儀之國」時,一改以往的強硬外交政策,開始派遣隋使前往中國,恢復邦交。

《隋書‧倭國傳》曾記載了公元600年日本遣隋使與隋文帝的對話。日本使者向隋文帝介紹說日本天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天未亮就開始處理朝政,太陽一出來就停止工作,交給「弟弟太陽」。隋文帝表示「這沒有甚麼道理」,訓令改變這種做法。不過,日本使者是否回國後轉達了訓令,沒有人知道,但關於隋文帝「重興佛法」等,使者一定回國做了匯報。

隋煬帝大度應對日本的「無禮」

隨著日本的發展,聖德太子開始謀求與隋朝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不過,對於中國而言,日本的遣隋使依舊被視為「貢使」,雙方的「碰撞」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607年,聖德太子派遣與天王有血緣關係的豪族小野妹子、漢族歸化人後裔鞍作福利為第二批遣隋使,帶著數十名僧侶前往中國,並向大隋遞交國書。隨團的數十名僧人,可以說是日本歷史上派出的第一批留學生,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來學習佛法。

640px-Horyu-ji11s3200
日本聖德太子執政期間的飛鳥時代在奈良縣興建的法隆寺。(663highland/維基百科)

 

此次日本遣隋使遞交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顯然,曾經仰視、尊崇、請封的「日出處」的日本天王開始渴望與「日沒處」的中國皇帝平起平坐。《隋書‧倭國傳》記載,隋煬帝看到這樣的國書很不高興,但他只是命令鴻臚卿:「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就是以後不要把這樣無禮的國書給他看,但是對於日本使團仍熱情接待。按照日本學者的考證,虛榮心極強的隋煬帝沒有大發雷霆,而是採用了「寬容」的態度,大概原因一方面是小野妹子解釋在日本沒有一人長於文章,因而難免言不盡意;另外一方面是隋煬帝對於經百餘年未來朝見的日本能夠在自己臨朝時主動前來朝見,還是非常滿意的,因此選派使節回訪。

大隋使團回訪受隆重歡迎

608年,大隋使者裴世清率團共十三人攜帶隋煬帝賞賜的禮物,跟隨日本使團回訪日本。兩團成員在山東半島乘船,入南海,前往日本。根據《隋書》和《日本書記》記載,中國使團受到了日本朝廷的熱情歡迎。為了表示與隋朝交往的誠意,日本官方專門擇地建造新館,隆重接待使團。在隋使裴世清率團到達後,有官員專程去九州迎接;隋使前往新館時,更有多名大和國高級官員乘彩船30艘陪伴同行。登陸後,一路上數百人的儀仗隊敲鑼打鼓,熱烈歡迎。隋使前往倭國都城時,又有高級官員率領的、由75匹五彩裝飾的馬匹組成的歡迎隊伍前來迎接;最後,執政的聖德太子以下文武百官皆錦衣玉冠、穿戴一新,列隊相迎,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不過,讓聖德太子等感到不快的是,在隋煬帝的詔書中,隋煬帝並未以君主之禮對待日本,而是仍然以「皇帝問倭王」這種居高臨下的口氣看待倭國,並對其能夠「遠修朝貢」表示讚許。這可能是《日本書記》中將「倭王」改為「天王」的原因。但聖德太子並不想因小失大,而是繼續設宴歡迎隋朝使團,並任命小野妹子為大使、吉世雄為小使,鞍作福利為通事,護送隋朝使團回國。

而從第二次派使團前往中國含有相當比例的留學人員後,日本此後派的每一個使團,都包含有留學人員,他們根據各自的學習任務,分散到各個領域,學習中國的典章制度、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醫學以及宗教哲學等。他們的學習時間都很長,有的竟長達二三十年,直至充分掌握中國的文化和制度後才回國,而他們在大化改新及律令國家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再「無禮」被隱匿不報

608年九月,小野妹子一行護送隋朝使團回國,同時作為代表第三次出使中國。第三次遣隋使的陣容比前兩次更強大:增加了漢學修養深厚的吉世雄為小使,另外有四名留學生和四名學問僧。

在608年底或609年初,使團到達了隋朝的都城長安。《隋書》中僅有「使者隨清來貢方物」之語。《日本書記》則載有日本天王致隋煬帝的國書,其中用的是「東天皇敬白西皇帝」。雖說與上次所言不同,但渴求平等的態度躍然紙上。也許是隋朝官員認為此語「無禮」,該國書並沒有上奏給隋煬帝,因此日本使團沒有遇到甚麼麻煩。小野妹子在將留學生等安頓好後,於609年九月回到日本,通事鞍作福留而未歸。

614年,日本再派遣隋使犬上君御田鍬、矢田部造前往中國。此時的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中。

小結

在隋朝存在的短短三十年裡,日本朝廷先後四次派出了使節團和留學生,其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一斑。在隋朝之後的唐朝,日本派往中國的使團和留學生也更多。派遣隋使和留學生除了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繫,還可以學習中國的制度、佛法等各個方面,同時,隋朝的典章文物等也直接或間接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飛鳥文化的形成。飛鳥文化的核心是佛教。前文說過,聖德太子篤信佛教,而隋朝則大興佛教,日本在佛經、佛寺等方面深受南北朝和隋朝影響。

此外,日本留學生通過在中國的長期學習,返國後,紛紛要求仿效中國,實行變革,這才有了後來的大化改新等變革。而中國對日本的巨大影響在隨後走來的唐朝中更為彰顯。@#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希臘和羅馬人眼中,遙遠的中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絲國」,直譯叫「塞里斯(Seres)」,意思就是「絲的」或者「絲來的地方」。Seres被認為是源於漢字「絲」,也是拉丁文中的「絲」(serica)一詞的來源。
  • 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也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而民國史學家柳詒徵的評價是:「蓋嬴政稱皇帝之年,實前此二千數百年之結局,亦為後此二千數百年之起點,不可謂非歷史一大關鍵。」
  • 統一了天下的秦始皇,不僅確定了「皇帝」稱號,做了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等諸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還留下了較為完整的法律制度,並成為後世各代王朝的範本。
  • 德國柏林有一座現存的巴洛克式的雄偉的宮殿,它是十八世紀初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索菲‧夏洛特委託建築師Arnold Nering設計的。在1705年夏洛特去世後,為了紀念她,腓特烈一世將宮殿和附屬產業命名為「夏洛滕堡宮」。此後幾經擴建。
  • 《易.繫辭》曰:「伏羲為上古,文王為中古,孔子為下古。」從今時回溯大約一萬年,正是中華文明萌生的上古時代。那時鴻蒙初開,天與地,神與人,初次在這中原舞臺綻放風采。那時的故事,流轉萬年光陰,歷經一代代世人口耳相傳,翰墨相續,似乎早已化作面目朦朧的傳說。儘管如此,那些散落在歷史縫隙的片段,始終為後人吟詠懷念,也教人不知疲倦,投入浩瀚煙海,追尋最初的記憶。
  • 越國,齊海,陶地;謀士,相國,富賈。三種角色,三重人生,卻在春秋時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現出神奇的統一。「重農抑商」歷來是古代中國的治國傳統,故而歷史上能征善戰者有之,輔國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揚天下的卻屈指可數。范蠡以布衣之身,不僅官至將相,位極人臣,更能果斷轉型,投身商海,確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豐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學與經歷已教人驚嘆,他所奠定的「中華商道」更為後世傳頌。
  • 秦末漢初叱吒風雲、並開兩漢之基的大將軍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漢書補注》引唐朝大將李靖的話說:「張良所學,《六韜》、《三略》是也;韓信所學,《穰苴》、《孫武》是也。」《穰苴》和《孫武》都是古代著名的兵書,《穰苴》的作者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田穰苴,《孫武兵法》又稱《孫子兵法》,是同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所著,該書計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
  •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中原有著數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關於先秦的奇書《山海經》中出現過。其《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稱謂。既然有「倭」的記載,必定有來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這說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時就已經存在。據考證,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鮮半島,從半島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從日本到達半島,再從陸路去往中國的遼東。
  • 漢朝滅亡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與日本的往來依舊持續,中華文明繼續照耀著扶桑之國。在此期間,更多的漢文典籍輸入日本,日本人也開始大量使用漢字記事;而由西域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在此時東傳到了日本。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