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珍事:愛民為本 周忱理財利國利民

作者:默安

一切都有安排,走進我們生命中的每個人,發生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無緣無故的。(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洪熙五年(1430),明仁宗朱高熾感到國家的財政管理很不完善,有漏洞。特別是江南地區更為嚴重。僅蘇州、松江兩個府,就欠應交中央政府的稅賦糧食八百多萬石。他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幹的官員,到那裡去監督整頓這件事。他問朝臣們,誰能勝任這個任務?大學士楊榮推薦了周忱。

周忱是永樂二年(1404)的進士。明朝在朝廷中設立了「庶起士」,是些準備用作朝廷的官員,事先進行練習的人,有點類似見習生的性質。成祖又從庶起士中挑選二十人,到文淵閣繼續學習。那時有一個人自薦道:「稟陛下,學生年紀尚小,願前往繼續學習。」這個人就是周忱。成祖覺得這個年輕人挺有志氣,就選中了他。後來他任了刑部主事、員外郎等職。一做就是二十年,儘管他滿腹經綸,卻無人賞識。仁宗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後,同意讓周忱到江南去,任他為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

到任後,周忱找了一些當地父老,向他們詢問欠稅的原因。父老們都說,那些大戶他們的土地增加了,卻不肯加稅,這些稅都讓貧苦農民負擔。小民負擔不起紛紛逃亡。這樣稅額的缺口就更大,貧民下戶的負擔也就更重。

他覺得父老們的說法是對的,便制定了一個「平米法」,公平地分配稅賦負擔。他又上書仁宗,讓戶部鑄造標準鐵斛分發到各縣,作為量器的標準。這就避免了糧長用大斛進、小斛出,盤剝農民。

所謂「糧長」,是上方指定的負責徵收糧賦的人。過去的慣例是每縣設立糧長三人,一正二副。每年七月三個糧長一起到南京核對賦稅數量,然後還要以送糧為名,到北京戶部。這往返路費花銷都要攤派到農民頭上,大大地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周忱規定:只設立正副各一名糧長,到南京、北京辦理有關手續,每次只去一人,二人輪流著去。百姓都很擁護周忱的這個辦法。

各縣收糧,原本並沒有固定的倉庫,就放在糧長的家裡,因此出現了許多弊病,人們認為這是造成稅賦短缺的一個重要原因。周忱讓各縣在漕運水道旁修建倉庫,倉庫設「糧頭」管理,而不是設「糧長」。如果稅賦總額超過六七萬石,才設立糧長一人,稱為「總收」。並且官府還要派專人監收糧食,而不是由糧頭、糧長一人說了算,他們只是履行一下手續。每年上繳中央政府的稅賦,並不是收上來多少就交多少,而是按規定的數量交。因為減少了許多中間盤剝的環節,所以上交後總是有餘。餘下的糧食繼續存在庫中,叫做「餘米」。一些與稅賦有關的花銷就從這些餘米中支出,不再向農民徵收。第二年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稅賦的時候,總數就增加餘米的百分之六十,第三年則增加百分之五十。這樣中央的和地方的收入都有所增加。

明太祖朱元璋,征伐江南的時候,把那裡原來元朝政府賞給功臣及子弟的土地都沒收了,稱為「官田」。以後犯法的惡霸地主們的土地,也都沒收,充作官田。這些官田租給百姓耕種,收一份租賦,共達二百六十多萬石;而原來地主的租籍仍在,還要徵收一份租賦,達二百七十七萬石。這樣,這一地區的租賦負擔比其他府重得多,百姓承擔不起。周忱與蘇州知府況鐘經過一個多月的認真核算,把這裡的租賦總數減到七十二萬石。其他各府也按照蘇州府的辦法核定新的租稅總額。這樣作,表面上看稅收減少了,但實際上因為農民負擔減輕了,生產的積極性提高,糧食增產,國家的收入反而多了。

洪熙七年,也就是周忱來到江南的第三年,江南大豐收。除去繳納租賦,農民手中還有大量餘糧。明仁宗自然也很高興,下詔讓各府縣以官鈔用平價從農民手中購買餘糧,貯存備荒。僅蘇州府就得米二十九萬石。當時全國公侯俸祿、軍官的月俸,都可以從南方儲備的米中支取。

過去,蘇、松地區輸送到南京的租賦,每石要加收六斗的運輸費用。現在,由於各地都有了糧倉,不必運往南京。僅這一項多得的糧食就達四十萬石,加上用官鈔購得的糧食,總計達到七十多萬石。都在各地建倉儲存起來,準備賑災之用,稱為「濟農倉」。這些糧食,每年賑災後仍有餘裕。運輸費用、損耗甚至丟失等等,都從這些糧食中支取。修河工程用糧以前都是從農民那裡徵收,現在也從這裡取用。

明仁宗對周忱在江南的政績非常滿意,下詔嘉獎他。周忱在江南任職的這些年,州府郡縣不知道什麼叫荒年,應上繳的租賦從來沒有拖欠過。

在修河治水、鹽賦管理、造船管理等方面,周忱也都有自己的建樹和成績。史書說他:從政以「愛民為本」,這是他能夠取得突出的政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皎皎者易汙」。周忱政績斐然,也招致一些人的誣衊和攻擊。仁宗在很長時間內,不相信那些謠言和惡意中傷。但後來有些話他還是聽信了。但讓周忱離任後,那裡的賦稅情況很快就會惡化。而百姓心裡有數,在周忱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到處為他建立了生祠,經常拜祭,感恩不盡。

(《明史·周忱傳》《明史·食貨志》《明會典》等)@#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阿克敦,章佳氏,字仲和,滿州正藍旗人。他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進士,入朝為官,一直做到工部侍郎、刑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 傅山是明未的秀才,明朝滅亡以後,他便「改黃冠裝,衣朱衣,居土穴以養母」,隱居不出,自稱居士、道人。順治十一年(1654),他因河南一個案子牽連,被捕入獄,便開始絕食。一連九天,幾乎要死,被他的一個學生,用奇計救出。但傅山卻深以為憾,認為不如死了痛快。清朝開博學鴻詞科,實是要以此招攬人才,傅 山拒絕別人的推薦,不肯入京城應試。去徵召他的官員強迫他,以至於將他連床抬著走。到離京城二十里時,他死也不肯入京。別人無法,只好代他向朝廷稱老病。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表示他「不事二主」的民族氣節。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表現了一種十分可貴的精神。 傅山博通經史、諸子、佛道、醫藥等學問,也能詩文、書畫、金石,尤其以音韻學見長,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物,對後人很有影響。 傅山從小就是個神童,很小就開始讀十三經等經史典籍,後來其書法和繪畫又非常有名。傅山對待傅眉等幾個兒子,要求十分嚴格。他常常周遊四方,出遊時,總是叫兒子們,拉著他乘的車子行走。晚上到了旅舍中,他就點上燈,督促兒子讀經史等書籍。晚上誦讀過後,要求兒子們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能夠背出來。如果傅眉等背不出來,傅山便用杖責打他們,絲毫也不姑息。
  • 陳寔,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今河南許昌)人。他為官以寬厚待人著稱,時人說:「他有善,則歸於別人;有過,則歸於自己。」他少時作縣吏時,有次地方上殺了人,同縣有位吏員,懷疑是陳寔所殺,將他抓起來加以刑訊,陳寔吃了不少苦頭, 好不容易才獲釋放。後來陳寔當了督郵,卻並沒有報復這位當年抓他、拷問他的吏員 ,而是請縣令許某禮遇他。遠近之人,聽說此事,均極為欽佩他的雅量。史書記載: 「他代人受過之事,甚多。」可見其性格之寬厚。
  • 盧懷慎,唐代滑州靈昌(今河南滑縣西南)人。他早年以進士及第,累官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禦史中丞等。在任時,見時政多弊,曾多次上書,請朝廷整頓吏治,任用人才,治理貪贓枉法等腐敗現象,惜多未被朝廷所採用。唐玄宗開元初年,他和姚崇同時為相。姚崇是唐朝著名宰相,盧懷慎自已覺得才能不如姚崇,於是事事推讓。當時人因他無甚政績,譏他為「伴食宰相」。不過他倒是很善於推薦人才,臨終之時,還上表推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等人,後來他們均是當時廉政的傑出人物。
  • 自古以來,喜歡珠寶的人趨之若騖,用以炫耀他們的富有。然而,歷史上卻偏偏有人不重視這些虛名,把錢用在貯藏糧榖上,從而致巨富。
  • 韓延徽走的時候,太祖像失魂落魄了似的,連作夢都夢見韓延徽,所以韓延徽的歸來,使他非常興奮。他還賜給韓延徽一個名子叫匣列,在契丹語中,是歸來的意思。還封他為魯國公。太祖把他視為佐命的功臣。他助遼農墾,惠民播益,當時的百姓,都很感戴他!
  • 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有時也自稱東坡居士。他不但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而且還是一位憂國憂民的「父母官」。為官期間,他總想造福於民,蘇堤就是他在這方面的一個傑作。
  • 但有一位元朝的漢官,也曾使忽必烈認識到漢人的智慧和才能。他就是張文謙。
  • 蒙古士兵雕像
    孫威是金末元初的人,作戰勇敢,聰明靈巧,尤其善於製造鎧甲。他曾經獨立設計製造了一具「蹄筋翎根鎧」,獻給元太祖鐵木真。
  • 宇文融每到一處,首先招集當地的父老鄉親,宣揚皇帝的恩德。由於宇文融領導著一大批勸農使,設立義倉、救濟災民。鄉親父老們聽了他們的宣講,看了他們的行動,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甚至把宇文融比做自己父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