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唐太宗贊成「法律大於皇令」

作者:羅忍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51
【字號】    
   標籤: tags:

《新唐書·列傳第二十四》記載:

唐朝初年,官員選拔制度尚不完善,有的人靠冒名頂替虛報資格,獲得了官位。唐太宗下令,要求這些人自首。若不自首,查出來就判死刑。不久查出來一個人,戴胄依照法律,判處他流放。唐太宗責備戴胄說:「我下詔書說過,不自首的,查出來要判死刑,現在你卻判了他流放,這是失信於天下。你因這案件收受賄賂了麼?」

戴胄說:「我沒有收受賄賂。陛下如果審判此案,若要殺他,我管不了。但若由我審理的話,怎麼敢脫離法律?」

太宗說:「你自己守法,卻讓我失信,我怎麼辦?」

戴胄說:「依法辦事,更能取信於人,言論卻是一時喜怒所發。陛下一時發怒,要殺掉此人,可又知道不應該,這才讓我依法判決,這才是忍自己的小憤怒,而保存國家的大信用!如果再反過來做——依一時的憤怒而違背信用,我將為您深感惋惜。」唐太宗大有感悟,同意了他的意見。

戴胄多次犯顏直諫,每次查案都嚴格依法。在分析案情的細節時,他總是條分縷析,言如泉湧,十分熟練。因此,太宗更加看重他,後來任命他為尚書左丞。又體念他的貧窮,特意下詔書賞賜錢財十萬。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天子震怒,誰不心驚膽戰?而戴胄在此雷霆萬鈞的時刻,還能堅持原則,違抗聖旨,依法辦事,其勇氣難能可貴。

古人講:「明哲保身。」這麼看來,似乎戴胄不懂這個道理。但筆者認為:戴胄的言行,正是對「明哲保身」這個詞的最好詮釋。其中的關鍵,是看明的什麼「哲」,保的什麼「身」。

在古代,「明哲保身」並不是現在的這個意思,而是指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具足了智慧和道德,才能避免災禍,保全自身。《詩經·大雅·烝民》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明哲就是明智,通達事理。原指明達事理的人,能洞見時勢,善於選擇安全而避免危害,保全人們的生命。唐代白居易《杜佑致仕制》云:「書悴事君,明哲保身,進退始終,不失其道,自非賢達,孰能兼之?」

在特定情況下,這種「哲」,表現出來的不僅不是退縮和逃避,而是一種擔當和堅持,這更需要超人的勇氣、意志和胸懷。明哲保身原本是個褒義詞。後來,中共把這個詞義用歪了,成了貶義詞,專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

本文中,戴冑所保的「身」,不僅僅是自己的血肉之身,更是「天下之身」,是天地間的正氣,是人心中的正義。所以戴胄要不惜冒生命危險來保護她。這正是戴胄的遠見所在。因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天下之身」敗壞了,那麼在其中的自己的區區血肉之身,又能苟且偷生多久呢?@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學琴的方法,看來也很樸拙,只是反覆練習而已。
  • 做事,如果意志不堅定,每遇生死關頭,就會瞻前顧後,猶疑不決。
  • 英宗和曹太后,歷來不和,從此,朝廷常有搬弄是非的事發生。
  • 齊國宮殿旁邊,有一株小槐樹,齊景公十分喜歡它,於是派一員小吏,嚴格地看護它,並在小槐樹旁,埋置木樁,懸掛禁令說:「觸摸槐樹者判刑,傷害槐樹者斬首。」
  • 墨子的學說,傳播先王的思想,論述聖王的主張,他把道理告訴了人們。如果他的學說文辭優美,恐怕人們只會陶醉於表面的文采,而忘記它的實際價值。
  • 據《隋書•列傳第四十三》記載: 北周時代,大宰相宇文護執政,有篡位之心,他私下裡,問庾季才:「近日天象,有什麼瑞兆嗎?」庾季才回答:「我受您的深恩,若知不盡言,那不就像木頭、石塊一樣,沒感情了嗎!據我觀察,最近,上台星有變化,這種天象,預示對宰相不利。您最好歸政於天子,請求回家養老。這樣才能安享晚年,並得到周公旦、召公爽輔佐成王一般的美名,子孫也會常為國家重臣。否則,我就不知會怎麼樣了。」
  • 《漢書•列傳第六十》記載:漢代人王溫舒,為官諂媚,善於趨附權貴,對於無權無勢者,又視之為奴隸。他執法時,對當權者的家族,雖罪大惡極,積案如山,也不予追究。對無權勢者,即使是屬於皇親國戚,也會予以凌辱。
  • 第五倫(人名)在鄉里任「嗇夫」的小官時,均平徭役、賦稅,調解鄉裡間的矛盾,公正和善,很得人心。但他認為自己做官發達不了,就帶著家人搬到河東去了。
  •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豫章新淦(江西南昌境內)人。以前,陶侃的父親取她為妾,生下了陶侃。陶家貧賤,湛氏就靠紡織掙錢,供養兒子,讓他結交勝過自己的朋友。這位湛氏賢妾,福蔭了陶門的幾代人!
  • 鄭均和孝章帝為後人樹立了崇尚道德品格的學習榜樣。而孝章皇帝對鄭均的封賞,也是一種對正氣和良知的聲援、表彰和倡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