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華裔青年被重判14年 母自責疏管教

父母早離異 輟學混跡網吧 作案情節惡劣 17歲被按成人控罪

白東寶在錄像中首當其衝,帶頭進入受害者所住的公寓,意圖行竊。 (大紀元資料照)

人氣: 21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大紀元2016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年齡只有17歲的三名青少年不良於行,吸食大麻後,去年6月從華埠網吧帶走一名33歲白人女子,強暴並搶劫她,三人被控一級強姦、搶劫和二級入室行竊等六項罪行,兩週前於紐約州刑事法庭被法官重判14年監禁。而這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家長疏於管教造成的。

白東寶的母親昨日到聯成公所求助。
白東寶的母親昨日到聯成公所求助。(蔡溶/大紀元)

5月4日下午,涉案青少年之一白東寶(Eric Pek)的母親接受記者採訪時,為兒子獲刑感到自責,很後悔為生計疏於管教,讓孩子誤入歧途,盼能聘請律師替白東寶減輕刑期,強調白東寶是三人中唯一沒有強暴受害者的人。

單親家庭的灰色版本

「我很後悔,沒有花更多時間管教兒子。」白媽媽說,兒子在布碌崙出生長大,7歲時她和老公離異,孩子他爸一毛錢贍養費也不給,由她獨力撫養,為了「生計」,離婚後她把兒子寄養在保姆家,直到兒子12歲才回來與她同住。

「我自己一個人做工、賺錢,沒想兒子不上進,不聽話,走到這一步,我很難接受。」白媽媽說,白東寶「很頑皮、沒有定性,很難教」,平日和她的溝通很少,長到15歲時,因兒子經常逃學,混跡網吧,還吸食大麻,被政府送到少年管教所監管,沒想到,兩年後兒子就犯下此案。

華青「帶頭」犯罪

根據認罪書,去年6月1日凌晨3點半,17歲華裔青年白東寶和兩名同夥在華埠愛烈治街一家網吧咖啡廳見到受害者,該女子當時處於神志不清的狀態,三少年把她帶到附近一個樓梯間,毆打並強暴了她。三人又趁機從她身上偷走手機、鑰匙、證件、錢包、信用卡等,並用偷來的鑰匙進入受害者住的雀兒喜(Chelsea )的公寓,意欲行竊,結果發現公寓門從內反鎖、裡面有人,三人最後逃回同住的少管所。

而血流不止的受害人,醒過來後到附近一家24小時開放的餐館求助,警方根據監控視頻次日在布碌崙將三人抓捕歸案。

白東寶被檢方直指為三人中的領袖;雖然三人犯案時尚未成年(17歲),但亦非極端年幼,因作案情節惡劣,檢控官皆按成人標準控罪,而法官亦重判白東寶入獄14年,外加庭外監管五年。另兩名同夥將在5月6日被量刑。

「在短短兩個小時內,這些被告就瘋狂的在曼哈頓下城區犯下暴力重罪。」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萬斯在起訴書中說,這些年輕人的所為「真正不可原諒,給被害人造成了無法彌補的痛苦和創傷,只希望他們定罪後,受害者可以平復心情、繼續生活。」

 白母盼上訴為兒減刑

三名青少年都住在位於布碌崙公園坡(Park Slope)的少年犯公寓。據悉,案發後,這一少年犯公寓也因偽造記錄以及監管失控等原因被關閉,其中有三名員工遭到起訴。

白媽媽說,雖然兒子有錯,但和成年人相比,這些稚氣未脫的青少年畢竟未成年,卻被政府按成人罪重判14年,令她無法接受。她要告政府少管所監管失控,其次,她也想請律師爭取上訴。只恨自己囊中羞澀,早一點沒有請私人律師為兒子辯護,她很愧疚,因此找聯成公所求助。

白媽媽說,三名青少年和33歲的白人女子當時都嗑藥「嗑醉了」,兒子不記得當時有無參與強暴,但政府安排的代表律師告訴她,根據DNA取證, 白東寶是三人中唯一沒有參與性侵受害者的人。雖然在視頻中,兒子帶頭將受害者拖入冷巷,但他很快走出來,似乎沒有參與冷巷內的事情,與DNA的查證結 果一致。

然而,白東寶已簽了認罪書,量刑當天法官在庭上也確認,白東寶認罪請求輕判。白媽媽說,問題出在公派律師沒有與兒子講清楚「認甚麼罪」,「兒子說,因為自己在少管所監管期間逃出來有錯,企圖入屋行竊有錯,有錯就認了。」

聯成公所顧問趙文笙說,白東寶既然已認罪,上訴後的勝訴機會恐怕不高。不過,他會找律師協助查閱白東寶的認罪協議等相關文件,看看有沒有機會。

華社「留守兒童」問題嚴重

「沉迷網吧、封閉;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單親家庭、缺乏關懷……」趙文笙說,這些違法少年對於家庭的情感都比較淡漠,「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缺少基本的教育和管教,孩子一旦遇到損友,就可能誤入歧途。」

趙文笙說,華人社區普遍存在的「留守兒童」更是社會問題,很多福建新移民,一般在孩子幾個月時就將「美國小公民」送回國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孩子上學前再帶回來,但夫妻雙雙也是忙著打工而無暇顧及教育孩子,教育成難題,也出現許多「問題孩子」。

「母親節(5月8日)就要來了,希望母親們都要想想,怎麼教育孩子?」趙文笙說,希望此案能警醒廣大家長,一定要多與孩子溝通,如果缺少關愛和管教,孩子走偏了方向,做家長的後悔莫及。◇

責任編輯:艾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