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玲新州教育講座之二:注重孩子心理發展 打造身心健康的孩子

人氣 344

【大紀元2016年06月10日訊】

文/李荔

教育專家陳彥玲擁有心身醫學與整體心理學博士(Ph.D. in Mind-Body Medicine and Holistic Psychology)、臺大醫學院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兒童發展碩士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特殊教育碩士四個學位,可以說是教育界的奇才。二十多年來, 陳教授培育過無數的教師與家長,也成功的輔導過許多孩子。近年來,陳教授致力於能量醫學與中華文化之間的研究,取得驚人的突破。本文記載陳彥玲女士於5月14日在新州橋水鎮明慧學校為家長老師做的題為 「打造身心健康的孩子」 的教育講座主要內容(之二)。陳彥玲教授從孩子小時候家長們在教育中比較容易忽視的細節開始講述,一直講到打造身心健康的孩子以及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

孩子教育的成果反映家長從小教給孩子的價值觀。家長和老師們期待把孩子教育好,期待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並成才,家長和老師先要常去看看自己腦子裡裝了多少不適合幫助孩子學習的價值觀,進而調整自己,積極進取,突破以前的觀念,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教育理念,才能期待孩子的正向轉變。

語言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成功孩子的特質包括:能抗拒集體的壓力,有忍耐力; 做事有耐性,不懼怕麻煩困難;無論成功或不成功願意去冒險嘗試;不排斥複雜的東西或事情,喜歡開放式的問題;有主動性,自己知道做甚麼事情;體驗自我創造的能力和快樂。在諸多方面,家長如果經常在言語上給予孩子鼓勵、欣賞和正面的肯定,將會給孩子很大的助益。

為甚麼家長和老師需特別注重對孩子的語言?因為那些東西會一輩子存儲在孩子腦子裡,影響他的一生。例如,常用言語鼓勵孩子體驗自我創造的快樂,孩子就會有興趣不斷去嘗試新的事物,自我探索和進取。當孩子寫出第一個字時,家長怎麼去對待?有好幾種説法:一種是「怎麼那麼醜!」 一種是「你寫的我怎麼看不懂!」還有一種是「哇!你真了不起,你的手終於能夠拿筆寫字了!」哪一種反映,能讓孩子有繼續學習的熱忱呢?

又如孩子做錯數學題時,對孩子說:「你做對了一半呢,來,讓我們來研究一下,另一半怎麼做?」。這樣孩子對做題完全沒有失敗感,或「我總是做錯」的挫折感。這樣孩子就能長期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啟發式的語言也會讓孩子有更多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機會。如讓孩子回答問題或考試時,盡量嘗試用開放式的問題。通常考題有兩種,一種是固定的,答案已經有了,讓學生去選擇;另一種是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申述。後者會讓學生更有收穫。

身體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陳彥玲老師建議家長嘗試帶著孩子去做的另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認識自己的身體、感謝自己的身體。例如,從來不休息不打烊的心臟;還有我們的眼睛,每天要辛苦眨動十萬次……人體是非常複雜和奇妙的。當孩子睡醒的時候,你要讓他知道,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活著真好!」當孩子很感恩自己的身體時,也會發自內心愛護自己的身體。

孩子身體的協調也會影響他們人際關係的協調。一個人有協調性,就像他的身體的協調性一樣,他在環境中的協調性和能量也會比較高,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會少麻煩。還有一個有趣的事,經研究,發現了人的身體和精神協調的一個秘密。如果我們講話和表情是比較正性的時候,那麼用到的肌肉和神經就比較少一點。如果說罵人的話,或負面的語言,所牽扯的肌肉和神經就比較多。所以如果你一整天下來覺得比較累,可以測試一下,用錄音把自己一天講的話錄下來,分析自己講的負面的話多還是正面的話多。

還有,不鼓勵孩子喝飲料,因爲飲料中含有大量糖分。糖到身體裡面以後,會把身體裡維持道德的維他命B群(也叫「道德維他命」)消耗很多。當「道德維他命」消耗很多時,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這些研究是基於對一些罪犯的分析,驗血發現,罪犯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身體裡的維他命B群比一般人低很多。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這麼神奇的時候,就會亂用它而不知愛惜。孩子要學習,他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學習就會很辛苦。

情緒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教育好孩子的另一個重要功課是「怎樣認識自己的情緒?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 」

很多華人家長自己很情緒化。比如因為忙,不自覺地每天把自己的情緒加給孩子,對孩子不斷重複:「吃飽沒有,該去睡覺!」 「作業寫完沒有,快一點!」殊不知,這些情緒化的導向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日本曾研究為甚麼出現白領年輕上班族死亡增多現象(稱為「過勞死」),後來發現其中一個共同點是這些人在幼年時期,他們的母親每天嘮叨「快一點」超過6次以上。可是,家長常常也很困惑,自己要上班趕時間,不催促孩子快一點,還能説些甚麼?陳彥玲老師建議,哪怕在日常細微教導中,家長都要傳遞給孩子正向的價值觀,比如家長可以說「專心一點!」來代替「快一點!」

情緒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嬰兒喝母奶時期的經歷。母親餵奶時的心態和情緒,會影響母奶的質量及幼兒的成長。孩子吃母奶之所以重要,不僅是母奶本身的營養價值,而且脯乳期還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和人相處的能力,影響孩子將來畫畫、寫字的手的能力!例如,喝母奶的孩子手的抓握力比較強。當孩子吃母奶時,嬰兒的眼睛看到母親眼睛的距離就是天生幫助孩子眼睛視力聚焦和健康發育的距離,等等。所以,如果孩子的母親懂得這一點,她會以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去餵母奶。完全不同的心情、不同品質的母奶,也會養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另外,嫉妒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非常大,而且對孩子的學習絕對產生不好的影響。嫉妒心重的孩子一生都缺乏朋友。小孩為甚麼會產生嫉妒心?當大人做甚麼事情讓孩子覺得不公時,例如:比較誰好誰不好,或不一樣的對待方式,就會讓孩子滋長嫉妒心。當孩子嫉妒心一出來時,他就要開始故意搗蛋,或做出破壞的行為。

據統計,孩子小時候在學校和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字就是「我的」。孩子發生矛盾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的!」。因為孩子剛長大時,對其生命價值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要開始學習「分配生活的資源」。所以,在家庭早期教育中,要教育孩子「如何認識資源?如何使用資源?如何做好正確的分配?」。而使用權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先他後我」。陳彥玲老師說,從小她父親教給她的就是:「當你有一口水時,要想到其他還沒有水喝的人」。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將促成今後的人生準則。(待續)◇#

責任編輯:郭茗

相關新聞
尋找生命中的寶藏 陳彥玲環球開講
陳彥玲教授品德教育講座—多元精彩 受益良多
陳彥玲親職講座  家長學生都受益
陳彥玲講座:發現孩子 創造有效學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